教訓:漢王科技已經連續5個季度虧損,其市值與最高時相比蒸發124億元人民幣。
啟示:從內容到終端,還是從終端到內容?漢王的回答是先做終端,但事實是,內容才是核心競爭力。
■
文/田昌宇,英鵬蘭德管理咨詢公司高級研究員
漢王(微博)已經褪下了昨日的榮耀。當亞馬遜(微博)Kindle發布會再次襲來,當國產電子書幾近血拼的價格優勢頃刻間散去的時候,有人疾呼:漢王要亡!國產電子書要亡!
漢王是國產電子書中的一個英雄,它最大的功績是做了別人不敢做的,揭竿而起創造了國內的電子書市場環境,對這個市場進行了預熱,并走出了打造品牌的正確路線。但現在,漢王也確實陷入了困境。漢王現在的處境,同時也是國內電子書生產商的一個縮影。
機會的贏家
早在十幾年前,美國市場上就已經出現了電子閱讀器,只是那個時候,電子閱讀器在美國也僅僅停留在一種試探性的概念性產品,并沒有在市場上取得很大的成功。原因很簡單,平板時代還沒有真的到來。
即使在國內,漢王也不是開創電子書市場的鼻祖。實際上,在漢王轉戰電子書之前,市場上就已經有了翰博士、方正等少數幾個品牌。只是這些產品都過早的出世,沒有得到市場的認可,同時也缺乏對市場的營銷準備。
漢王切入市場的時間點是很精準的,當然這并不是漢王有如此眼光和戰略。實際上,漢王作為不算晚的后來者,只是在恰當的時候發現了電子書這個在當時有著較高技術門檻,以及市場潛力的逐漸火熱的市場。相對于前者的失敗,漢王憑借其強勁的資本能力,用無處不見的廣告狂轟濫炸消費者,終于跟著蘋果產品所打開的禮品市場分到了一腿肥肉和一碗濃湯。
據統計,2009年漢王電紙書銷量達50萬臺,在國內市場的占有率達到95%以上;其2010年一季度的訂單也高達30萬臺。而Digitimes 數據顯示,2008年全球電子閱讀器銷量為70萬臺,2009年已增長到350萬臺,2010年更有望達到930萬臺,其中中國市場的成長將是最大熱點。就連電子書的巨頭亞馬遜也透露,其網絡書店的電子書銷售也超越了精裝本紙質書,并且這個差距還將隨著終端的銷售增長而不斷被拉開。
似乎一切的數據都在表明,漢王迎來了一個極好的市場機遇,漢王必然成為國內最大的電子書霸主。當然,漢王也如愿了。PC的普及,使得越來越多的人對電子信息載體模式,這種通過非紙質載體獲取知識以及信息的方式逐漸認可,電子書的出現,只是終端的轉換,在用戶習慣上,實際上不存在一個新的概念。
因此終端的瘋狂普及下,數字化出版業務得到了井噴式的發展,它以海量、便捷、價廉、即時、環保等特點成為了出版業的新寵。數字化出版物,還可以是圖文、視頻、影音等多媒體化的展現方式,這對于讀者來說,無疑是閱讀上的又一次享受升級。
機會造就英雄。
從2009年開始,漢王重磅推出電子書,采用了無所不在的廣告轟炸模式,一時間,電視、雜志、戶外、專賣店、網絡媒體都炸開了花。而最終促成漢王產品大賣的繁華景象,則是漢王模仿史玉柱(微博)的做法,將漢王產品切入到年底即將爆發的禮品市場,“今年過節不收禮,收禮只收電子書”的廣告擠爆了眼球。2010年3月,漢王科技在創業板上市,并迅速被資本所追捧,在國內創業板上創造了第一個資本神話,據統計,漢王上市募集到了幾十億的資金,股票曾在一個月內連翻兩番。也由此,標志著中國的電子書產業開始正式進入蓬勃發展時期。
一夜繁華
初登云巔,還未來得及享受眾人的歡呼與膜拜,漢王很快就感覺到了來自國外和國內的雙重壓力,一面是電子書老大亞馬遜在與蘋果iPad的對壘中,將戰火逐漸蔓延到了中國,另一面國內有盛大這樣的強大競爭者環伺左右。
事實上, 即使現在, 國內的電子書市場也還處于一個培育期,并沒有真正成長,而漢王也并非真的敗于激烈過早的市場競爭,相比盛大的姍姍來遲,亞馬遜對國內市場的撲朔迷離,漢王錯失了坐穩電子書頭把交椅的絕佳機會。
從2010年下半年開始,漢王逐漸褪去了身上的光環。漢王科技公布的2011年上半年業績報告顯示: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2.58億元,同比去年減少了61.71%;凈利潤虧損1.74億元,同比減少300.64%。
報告給出的虧損原因是:電子書產業的競爭環境發生較大變漢王已經褪下了昨日的榮耀。當亞馬遜Kindle發布會再次襲來,當國產電子書幾近血拼的價格優勢頃刻間散去的時候,有人疾呼:漢王要亡!國產電子書要亡!漢王是國產電子書中的一個英雄,它最大的功績是做了別人不敢做的,揭竿而起創造了國內的電子書市場環境,對這個市場進行了預熱,并走出了打造品牌的正確路線。但現在,漢王也確實陷入了困境。漢王現在的處境,同時也是國內電子書生產商的一個縮影。化,電子書產品的銷量及價格較去年同期均有下降,致公司收入與毛利出現較大幅度下降。漢王科技董事長劉迎建(微博)則表示,是蘋果平板電腦iPad降價的沖擊,以及漢王自身運營成本的增加導致了虧損,“iPad推出以后替代了5個東西——數碼相機、游戲機、上網本、MP4和電子書。”
遺憾的是,年輕的漢王,其硬件廠商的思維和大手大腳運營的劣習已經根深蒂固了。我們不可否認轟炸式的廣告加速了漢王知名度的推廣,最終披上黃色領騎衫,也與品牌的推廣和建立有著很大的關系,只是,在上市之后,頻頻出現高管套現現象,漢王就成了一個殼子,一切業務和未來,都是海市蜃樓了。
翻閱過去的銷售數據,漢王的確曾經登上過市場寶座,在禮品市場引發了一小段時間的搶購熱潮,但持續加大的市場推廣投入,產品定價背離市場的形式,在電子書內容上的小氣,在平臺建立上的后知后覺,都埋下了漢王衰落的征兆。
無所不在的漢王廣告,成就了漢王一時的禮品市場機遇,也同時預熱了中國的電子書市場,喚醒了大眾消費者對電子書產品的興趣。而當市場熱情逐漸培育起來的時候,漢王卻沒有及時調整自己的產品定價策略,一根筋地堅持著高端品牌的光輝形象,把大量的新用戶拒之門外。
盛大拉起了千元電子書的序幕,山寨廠商們也蜂擁而至,一時間,各種低端價位的電子書沖擊著尚在培育階段的漢王電紙書市場。
漢王的密集廣告,不僅沒有換來消費者對高價位品牌的支持,反而換來的是消費者的集體倒戈,辛辛苦苦培養出來的用戶,最終卻為他人做了嫁衣。而在產品本身,漢王一直吝嗇于內容的購買,這點與市場推廣的闊綽相比,又顯得那么讓人難以理解的小氣。
當年漢王之所有能獲得禮品消費的追捧,新鮮感是第一個決定因素,再加上當時蘋果在國內的渠道還沒有真正打開,以及國內大多數電子生產商還沒有意識到電子書市場。在潛在競爭對手還沒有發力的時候,漢王先聲奪人,搶到了電子書市場的先機,但搶得先機并不意味著能笑到最后,一晌貪歡過后,竟是滿眼凄涼。
基因與模式的誤區
漢王是做終端設備發家。這是多年積累與沉淀下來的技術基因。在漢王未來的戰略中,在營銷推廣上可以有大的改變,但是對于產品的把握,思維是會受到歷史感影響的。
事實也確實如此,電子書的內容和平臺的構造,實際上屬于互聯網行業,漢王投身電子書一開始就是一場跨行的冒險之旅。不是漢王缺乏想象力,而是漢王一開始并沒有在打造平臺和人才儲備上投入大力氣,在上市之后,漢王本有機會將電子書獨立出去,通過強勁的資金平臺來進行互聯網行業的人才招攬和培養,但漢王在這方面的動作實在是小得可憐。
有趣的是,漢王曾經結合過自身的企業特點,提出過“三年靠終端、三年靠平臺、三年靠內容”的發展規劃,然而除了這幾年在廣告端上看見闊綽的漢王身影外,在各大招聘平臺上,并沒有發現漢王對互聯網人才的求賢若渴。
成功得太快的漢王,甚至以為人才只需要臨時空降,不需要花時間來培養和觀察。要知道在硅谷的一些公司,對人才的跟蹤,有的甚至長達五年之久,而新的團隊能否擔負漢王崛起的使命,與漢王主體戰略的融合,團隊文化以及短期、長期目標的共同確立,都非一日之功。人才永遠是互聯網行業最重要的基因。顯然,漢王忽略了。谷歌能反向收購摩托羅拉(微博)的手機部分,這已經給設備制造商一個警鐘了,在喬布斯所締造的這個移動互聯網時代里,內容服務才是王道,內容服務才是核心競爭力。
盛大電子書的后起,源于盛大文學(微博)背后積累的強勁的內容,盛大文學旗下五家原創文學網站,累積了500億字的內容儲備,包括300萬部網絡小說,近萬部傳統圖書,同時每天有6000萬字的新增原創內容將接入“云中圖書館”。同時,“云中圖書館”還會向所有內容提供商開放,報紙、雜志、論壇、博客等各種版權內容均可自由接入、自主定價,成為浩瀚的數字圖書商城。
這似乎直接點中了漢王的痛處,唯一的好消息是,盛大在營銷端的發力程度以及對渠道上的把握程度,都沒有顯示出足夠的信心。但盛大即使不出電子書,也照樣能賺錢。而對于沒有互聯網行業人才儲備的漢王來說,想靠內容賺錢,簡直太難了。在內容和平臺運營上,漢王科技沒有任何優勢。
先天基因不足,而在后天模式上,漢王同樣模糊。
漢王如果能在這幾年的時間內,完成電子書的產業鏈的建設,把握好“終端+內容”的運轉體系,完全能在中國即將爆發的電子書市場中獲得大的市場機會。但中國的行業者,都太浮躁了。亞馬遜擁有30多萬本電子書的版權,再加上Kindle強大的功能,亞馬遜自身就形成了一整條良性運營的電紙書產業鏈。和內容提供商,亞馬遜的分成是三七開,每銷售10美元的電子書,亞馬遜收入為3美元。
作為國內最大的電子書終端廠商,向上游內容擴張是漢王的最佳選擇。但直到2010年,也就是漢王電紙書上市兩年后,漢王才提出與內容提供商二八分成,共同打造漢王書城。但此時,盛大、中移動也先后推出了云中書城、手機閱讀基地與漢王分庭抗禮。
相比中移動,漢王的二八分成也許對國內內容提供商是個不小的誘惑,但是這一切優勢都隨著亞馬遜Kindle Fire的發布而灰飛煙滅。根據研究公司eDataSource的數據,亞馬遜新款平板電腦Kindle Fire的首日預定量為9.5萬臺,除了KindleFire,亞馬遜還發布了79美元的Kindle。
當亞馬遜也加入到價格戰中來,這對國內如漢王這樣,自身產業鏈尚未建立完善的電子書廠商而言,無疑是一個極奇危險的死亡信號。如果亞馬遜Kindle真的進入中國市場,劉迎建還能氣定神閑地評價Kindle“產品線過于單一”嗎?國內的電子書消費者畢竟跟國外消費者不同,國內的消費者喜歡一些短內容信息的閱讀,喜歡最新的信息,這跟國外的消費者的消費習慣有著很大的差別。對于兵臨城下的漢王來說,如果憑借著還尚在的市場品牌效應,在內容上重新捕獲到國內的電子書消費者,未嘗不是一次完美的涅槃與重生。漢王還有時間,但這一點點時間已經緊迫到必須用天計數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