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圳商報記者 傅盛寧
近期,高管辭職公告密集推出。僅30日,就有6家上市公司公布了高管辭職公告,包括華東數控、三泰電子、鴻特精密、寧波聯合、北新路橋和中糧生化。統計表明,今年6月以來,滬深兩市的高管辭職公告,6月份有96次,7月有110次,8月有94次。與此同時,高管減持也明顯放大。根據上市公司公告統計,4、5月份高管減持額分別為4.45億元和10.57億元,而6月份即劇增到22.60億元,7月14.29億元,8月為18.85億元。
對于辭職理由,上市公司在公告中會稱是工作調動、個人原因以及身體原因等,但這些公式化的解釋并不能讓市場信服。知情人士說,落袋為安是目前很多公司高管的共同心理。
第一代創業者變現愿望最強烈
珠海一家專門從事小家電制造的上市公司董秘對記者透露,高管集中辭職,主要是為了減持。通常并不是不看好他們從事的行業,而是不看好股市。辭職公告只是表明他們脫離了法定監管,并不等于他們一定離開了公司。有的公司董事長辭職后不再是公司法定高管,但仍然是大股東,對公司重大決策擁有決定權。這種現象其實比較普遍。
一家上市公司副總經理管著下面兩家企業。今年6月,為了能夠在限售期內賣出手里的股票,就提出了辭職,公司也做了公告。但其實這個前副總經理工作沒有變化,仍是下面兩家公司的法人代表。深圳福田保稅區內某上市公司董秘講了這個例子后評價道,這種情況就是為了落袋為安。當股市不好時,持股數多、資金量大的公司高管需要控制風險,以“辭職”為理由擺脫法定監管,以便減持套現。這種情況很常見,也不完全不合情理。雖然會帶來股價下跌,但股市投資者應該給予理解,而不應一味指責。
以上兩位董秘的觀點在現實中也得到印證。朗科科技(300042)原董事長鄧國順去年9月辭職后,仍擔任公司董事。今年朗科中報顯示,他持有的1545萬股限售股(占公司總股本23.13%)沒有發生數量改變。他曾對記者私下透露,可能要另外創業,但自己仍是朗科公司董事,第一大股東,仍然對上市公司承擔相應的責任。
高管逢高減磅
高管辭職和減持,與大盤指數波動有一定關系。當大盤上漲時,減持明顯增加;當大盤下跌時,減持明顯減少,顯示上市公司高管“逢漲減磅、逢跌保守”的操作風格。以2010年9月至11月為例,這段時間正是股市經歷一年多暴跌后好不容易迎來的上漲行情,高管減持數量也創了歷史新高。到了當年12月,高管減持維持歷史高位數,而股指進入暴跌。何為因何為果,一時難以分辨。
今年6月股市出現一小波反彈行情,統計發現,從那時至今,高管辭職數量也急劇增加。滬深兩市的高管辭職公告,6月份有96次,7月有110次,8月有94次。
與此同時,高管減持也明顯放大。東方財富網根據上市公司公告統計計算,4、5月份高管減持額分別為4.45億元和10.57億元,而6月份即劇增到22.60億元,7月14.29億元,8月18.85億元。
6至8三個月高管增持額僅為2.27億元,僅為同期高管減持額的二十五分之一。
以上所說的“高管”減持,減持主體包括上市公司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的父母、配偶、子女、兄弟姐妹及上市公司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所控制的法人或其他組織。
“超級股民”動作隱秘
就具體個股而言,高管減持自家股票,擁有其他股民所不具有的信息優勢,他們的炒股本領更是股民難以望其項背。2009年7月,恒生電子(600570)在公司利好消息刺激下,從5.50元漲到11元(前復權價),而時任恒生電子總經理的劉曙峰在這期間“恰好”減持120萬股,減持均價13.49元,套現1618萬元。同時,其他公司高管也輪番減持,累計套現接近10000萬元。
今年5月和在此后的兩月間,劉曙峰更是共分12次減持,累計賣出了127.59萬股,套現金額高達1837.93萬元。目前劉曙峰仍持有恒生電子近70萬股。
8月29日,就在半年報出爐的后一天,恒生電子發布公告稱:因個人原因,劉曙峰辭去公司副董事長、董事職務,劉曙峰辭職即時生效。這樣的“超級股民”還有什么減持動作?市場不妨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