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曉曼
炮制驚天騙局的“紫鑫藥業”成了過街老鼠,而其涉及的關聯交易、集體造假以及多年錯綜復雜的關系讓投資者匪夷所思。巧合的是,這一次機構們卻安然無恙,提前跑路了,散戶們無語地呆在里面,雖說機構投資沒有受到太大損失,但不可否認機構們曾為這一造假公司多次“抬轎”,這其中,券商鼓吹、基金重倉、會計師造假以致股價飆升,讓紫鑫藥業在資本謀局中“得意”。
這場鬧劇,使人們再次想起當年曾“神話一時”的銀廣夏事件,當年的麻煩焦點也多集中在上市公司本身,而如今,普通投資者的追索權是不是更應該被重視,機構們的推波助瀾和遇險跑路的投機行為,再次提醒公眾,紫鑫藥業栽了,機構也難脫干系。
如此說來,可能有機構不服氣,出了這么多事,監管在哪里?地方金融辦有沒有失職?貸款行、會計師事務所、評級機構有沒有過對其質疑?
紫鑫藥業發展到今天的地步,決不會是一日之功。
近幾年來,有概念的醫藥股,的確在大行其道,多家券商在力推醫藥金股,紫鑫藥業作為“人參第一股”自然是得到了眾多機構的青睞,也相繼進入了基金公司的股票池子里,那么,誰來為曾經的買單負責?
曾經的德隆系就栽在資本游戲上,讓我們來看一看紫鑫藥業的董事長郭春生下的這盤棋:紫鑫藥業的周圍環繞著“通化系”、“延邊系”等八家疑似殼公司,八大公司的最終控制方都是郭春生,進行體內自買自賣。
不知是“醫藥股”概念促使紫鑫藥業妄自菲薄,還是郭董事長完全沉迷在資本游戲中,或許到后來,錯綜復雜的資本交易和融資行為也很難讓其弄得清楚。
這讓筆者憶起了臭名昭著的“安然事件”。安然采取的方式就是,利用資本重組,形成龐大而復雜的企業組織,通過錯綜復雜的關聯交易虛構利潤,利用財務制度上的漏洞隱藏債務。而這一切都是經過精心策劃,看上去似乎無懈可擊,環環相扣,從法律上和財務準則上很難找出毛病,但一旦某一個環節出現問題,造假鏈條就會中斷,問題就會徹底暴露。
幕后的推手是誰,紫鑫藥業的一切很難讓筆者相信郭春生有如此高的智商,背后的利益鏈條一定不是這個家族企業所能玩轉的。
因為,它必須要有資本的幫襯。為什么有機構能在紫鑫藥業出事之前出奇地逃脫,為什么有的機構能在增發后公然說成是“只看重交易機會”,而不是堅定的長期持有者?
這一次,機構們出奇的聰明和睿智。
那么,券商在鼓吹股價、承銷增發時所賺的錢,是不是也應該在“紫鑫藥業”造假披露、對股價造成重大波動時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呢?或許應該提醒監管層,是時候對券商以及評級機構予以監督,假設券商所保薦的上市公司有重大造假嫌疑,保薦人、報告撰寫人將被予以吊銷資格,并退出部分所賺的承銷費,以此為懲戒。
反過來想,上市公司的造假一直都屢見不鮮,但基金公司內部,至少也應該設有重倉股預警機制,有了這一次的教訓,對上市公司調研的全面性,應該被提到一定高度了吧,當然,這還要依賴于基金經理人的勤奮與對投資者的責任心。
有機構抱怨,如果調研深入,雖然說可以強化知情權,及時對重倉股作出調整,但調研范圍的確存在局限性,因為證監會規定不可詢問重大未披露信息,無論怎樣,細致、全面的調研還是能夠大幅降低風險,給投資者以警示,希望機構們負起責任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