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茜
江西省上市企業章源鎢業攔截三條河流,利用河道筑壩排放尾砂廢水,致使河道上廢渣堆積如山,堵塞嚴重,對當地防汛抗洪、農田灌溉和生態安全構成直接威脅。
上市公司筑壩排廢水 專家稱人為堰塞湖
據新華網報道,章源鎢業公司旗下有淘錫坑鎢礦、新安子鎢錫礦、石雷鎢礦和天井窩鎢礦等四家礦山。調查發現,前三家礦山都存在截取河道排放尾砂廢水的現象。
崇義章源鎢業股份有限公司位于江西省贛州市崇義縣縣城,創建于2000年,是集鎢的采選、冶煉、制粉、硬質合金與鎢材生產和深加工、貿易為一體的上市民營企業,也是江西省首家鎢行業上市企業。
“章源”品牌被評為“2008-2010年度江西省重點培育和發展的出口名牌”。
該公司現有員工2000多人,擁有5個探礦權礦區、4座采礦權礦山、5個鎢冶煉及精深加工廠,具備年產仲鎢酸銨10000噸、鎢粉5000噸、碳化鎢粉4000噸、硬質合金系列1500噸的生產能力。
2010年該公司營業總收入達13.88億元,利潤總額達1.84億元。
(來源:章源鎢業官網、章源鎢業2010年年度業績快報公告)
在崇義縣淘錫坑鎢礦區,穿過礦區的密溪河被攔腰截斷,建了兩座尾砂壩庫,庫內廢渣堆積,乳白色的廢水渾濁不堪,壩面不時有廢水溢出;在崇義縣新安子鎢錫礦區,人頸河也被截斷。在流經礦區的河道上,章源鎢業建起的壩庫中尾砂堆積,廢水呈深綠色。經沉淀后,廢水與人工渠道上引流的河水匯合,最終流入章江水系;位于大余縣的石雷鎢礦區,左拔河同樣被攔腰截斷。流經礦區的河道成了尾砂庫,庫內積滿了廢水。記者看到,原有左拔河河道上廢渣堆積如山,堵塞嚴重。
其中,被人為截斷的人頸河水,被迫通過新修的狹窄人工渠排放。而被截斷的密溪河水,則被引入新鑿的隧洞,其過水能力防洪標準僅按20年一遇的標準設計。
“截河而建的尾砂壩庫就像一個人為的堰塞湖。”江西省人大環境與資源保護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龔三堂說,一旦發生洪災,壩庫內的尾砂廢水往下排,可能形成泥石流,污染下游水質,破壞生態環境。報道稱,50多米高的石雷鎢礦尾砂壩高懸山腰,壩下不遠就是住著1900多人的左拔村。村民反映,這個尾砂壩曾出現裂縫和滲水,村民表示“最擔心的就是垮壩”。
當地農民反映,左拔村上千畝農田灌溉用水就是尾砂庫排放的,水稻比鄰村的矮一截,糧食也減產了。“河流被截排污后,我養的魚不時死亡。”村民說。
地方政府被指違規審批
援引上述新華網報道,江西水利廳有關人士說,利用河道建壩庫,排放尾砂廢水會造成污染。按規定,有關部門應先開展環評,經論證后水利部門才能審批。
對此,崇義縣環保局局長杜書福說,淘錫坑鎢礦尾砂壩庫上馬,審批符合規定,章源鎢業當時有環評報告。但章源鎢業副總經理賴昌洪卻說,這座尾砂壩庫2004年上馬,當時環保要求沒那么嚴格,就沒做環評,但企業將方案向環保部門打了報告,得到批復同意上馬。“后來環保越來越嚴,2008年后我們補做了環評。”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汛條例》,未經有管轄權的人民政府或其授權的部門批準,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改變江河河勢的自然控制點。
對于為何審批企業截取河道筑壩排尾,崇義縣水利部門有關負責人胡紹林稱,在淘錫坑鎢礦區,只有河道做壩庫比較寬闊,周邊找不到這樣的地方。因為章源鎢業委托第三方編制了廢水處理方案,資料齊全,我們沒有辦法不批復。
對此,龔三堂表示,沒有環評,政府部門就依據企業提交的廢水處理方案,批復同意企業開鑿山體、截河排污,這是典型的為企業利益、稅收增長無視環保的行政亂作為。
江西水利廳有關人士表示,根據國家河道管理條例,企業截河筑壩,改變流向,是不允許的,地方政府不能審批。
章源鎢業曾就污染事件發布聲明
就網友及媒體對于上述污染事件的有關言論與報道,章源鎢業的官網曾于7月13日以及7月18日連續發表“嚴正聲明”。
其中一條聲明提及,“ 關于我公司礦山廢水排放情況,贛州市聯合調查組已進駐公司下轄礦山深入開展調查,根據環保部門的日常監測記錄、報告以及公司提供的相關證明材料,不存在所謂“污水直接排放,無任何處理,嚴重影響下游農田灌溉及村民身心健康”的情況。公司環保設施運行正常,廢水達標排放;2010年3月公司上市前,已通過江西省環保廳組織的“企業上市環保核查。”
章源鎢業另外一條聲明還附上了近日崇義縣環保局及大余縣環境保護局對于章源鎢業的環保監察監測情況說明,前者稱淘錫坑鎢礦“外排污水達到了國家工業廢水污染物排放標準”,后者則稱石雷鎢礦區“僅2008年4月懸浮物和PH值,2011年5月懸浮物略有超標,超標原因主要是汛期降雨量突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