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記者 王硯丹
停牌一個多月后,雙匯發展(000895,收盤價63.14元)復牌后毫無懸念地出現兩個“一”字跌停。
看著跌停板上掛著的數千萬股賣單,雙匯打開跌停板似乎遙遙無期,但是在這兩天盤中停止波動的背后,市場情緒正在暗流涌動。
一方面,在雙匯復牌的第一天,竟然有融資客迫不及待地融資買入10.5萬元;另一方面,多家券商在點評雙匯時表示“瘦肉精”事件不改公司投資價值,僅有海通證券直接將雙匯的評級下調至“減持”。但是《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經過統計后發現,唱多的券商們都沒有將雙匯作為融券標的,偏偏是看空的海通證券肯把雙匯拿出來融券。這其中的矛盾之處,耐人尋味。
復牌當天融資者殺入10萬元
昨日(4月20日)交易所數據顯示,在雙匯復牌的第一天(周二),雖然全天僅成交了約750萬元,但是其中有10.52萬元來自于融資買入。
面對收盤時跌停板高達8000多萬股的賣單,融資買入雙匯的融資者可以稱得上是最牛“敢死隊”。融資買入的投資者昨日已經浮虧1萬余元。
“現在玩融資的投資者一般都是大戶,并且具有一定市場經驗,因此敢于在復牌首日借錢買入雙匯,應該不是菜鳥博傻,可能是因為的確對公司長期看好,利用跌停機會布局。”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市場人士如此表示。
事實上,在雙匯停牌一個月的時間內,已經有融資客為減少利息損失而提前還款。Wind資訊統計數據顯示,3月15日收盤時,雙匯融資余額為1779萬元,至本周二復牌前已經減少至1264萬元,期間減少了515萬元。
3月15日 “瘦肉精”事件爆發當天,曾經有嗅覺極其靈敏的投資者利用市場反應滯后,成功融券賣出雙匯5.3萬股,停牌前市值約413萬元。交易所數據顯示,在第一個跌停板出現后,融券者并未出局,而在第二個跌停后,融券者已經穩賺約80萬元。
僅海通證券可以融券雙匯
值得一提的是,在看到雙匯復牌后無量跌停、巨量封單的走勢,有大戶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希望能夠融券雙匯,卻發現一件很郁悶的事情:自己開戶的券商沒有將雙匯作為融券標的。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查閱券商公告后發現,在目前20多家融資融券試點券商中,僅有一家券商將雙匯列入融券標的——海通證券。
記者以投資者身份致電海通證券融資融券部門,工作人員表示,公司在2月底就調整了融資融券標的名單,基本上在海通證券可以融資的,也都能融券,雙匯就是在那時候被調入融券名單的。4月14日公司公布了新的融券標的證券,但是并沒有把雙匯調出。
這意味著3月15日當天融券出去的券商有可能是海通證券。隨后記者又致電海通某營業部融資融券專員,這位專員表示:“雙匯的確是我們的融券標的,但是我們每個標的券種的庫存有限,如果券融出去了還沒有還回來,那么現在投資者有可能無券可融。”
券商長期看好卻不愿融券
在券商針對雙匯事件的點評中,“瘦肉精”不改雙匯長期投資價值似乎得到了業內高度認同。券商如果真看好雙匯,完全可以融券出去,在進行長期投資時還可以賺取利息和手續費,何樂而不為呢?
但是事實卻是融券者無券可融,這其中的微妙之處耐人尋味。“目前有20多家融資融券試點券商。要融券,首先要券商自營盤買入了雙匯。而現在融券者融不到雙匯,一種可能是試點券商手上沒有雙匯股票,認為雙匯還沒有跌到位,因此不愿意現在貿然出手買入,要等到真正跌出長線投資價值,才會出手買入;另一種可能是券商手上有雙匯股票,但是并不看好,寧愿天天去掛跌停板賣出。”上述熟悉信用交易的市場人士表示。
有趣的是,《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發現,在多家券商關于雙匯復牌后走勢的論戰中,只有海通證券看空最為堅定,直接將評級下調至“減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