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者報》記者 劉秀麗
說到A股退市公司,必然會提到目前A股退市呼聲最高的*ST金城。一位資歷頗深的紙業分析師對《投資者報》表示,依照現在的模式,A股很難出現退市公司,大多會被重組,但*ST金城很可能例外。
原因是,截至2010年三季度,*ST金城的總資產為17.33億元,負債總額則高達19.85億元,凈資產為-2.52億元,實際情況還要糟得多。目前在老三板上從主板退市的40多家公司,大多是因為很難被重組因而被舍棄。
重組希望渺茫
*ST金城在職人員張宇(化名)3月29日對《投資者報》表示,作為造紙廠,公司的生產線已經屬于嚴重的老舊設備,多年未更新了。對于季報上顯示的總資產17.33億元,張宇坦言:“能值5億元就不錯了,就差賣廢鐵了”。
據長期關注退市公司的深圳私募人士王琦透露,像*ST金城這樣負擔過重的ST公司,被借殼的可能性太低了,畢竟誰會愿意接手一個負擔過重的公司?
據資料顯示,*ST金城的前身為金城造紙廠,最早的生產線是1939年建成的。*ST金城目前擁有的9條生產線,一共只有15萬噸產能,而其2009年實際生產量不足9萬噸。據了解,現在的新型生產線一條的產能就可以達到20萬噸。
盡管如此,公司真正的問題在于人員安置。根據*ST金城2009年年報數據顯示,*ST金城目前在冊員工2936人,需要承擔費用的離退休員工3560人。一個負債累累只剩下殼資源的老舊公司,再加上超過6000人的人員安置,誰會有信心承接這樣的負擔?
在重組方不見端倪的情況下,公司的股價卻居高不下,盡管*ST金城近日連續下跌至5.5元左右,即便如此,從今年年初到現在股價上漲仍超過20%。
而2010年至今,*ST金城大股東曾大規模減持。早在2010年初,鑫天紙業還持有*ST金城7127萬股,持股比例為24.76%,但在3月24日的減持之后,這一數據已經降至4329萬股和15.04%。顯然大股東在悄然地撤出,這也被一些游資看作是將被重組的信號,也正是在這些游資的“保駕護航”下,*ST金城的大股東鑫天紙業得以安然退出。
其中的代表就是黃木秀家族,截至2010年9月30日,黃木秀位列*ST金城十大流通股東第三位,其兒子黃俊虎位列第五,而另一位身份未被證實的黃超則位列第七。
據私募人士透露,這些游資實際上是在賭博,就是在賭公司被重組。但是,鑒于*ST金城目前的情況,被重組的希望實在渺茫。
退市公司的前世
退市的情況在A股市場早些年并不罕見。ST五環就是其中一家,這是一家擁有多重概念的體育用品上市公司,卻在北京奧運會申請成功后被退市。
實際的情況是,由于ST五環股票暫停上市后的第一個半年度報告仍然虧損,且公司未在規定期限內提交公司股票恢復上市的申請,根據有關規定,深圳證券交易所決定ST五環股票自2003年9月19日起終止上市。
2002年,全球體育產業的年產值高達4000多億美元,并且保持著20%以上的年增長速度。在發達國家,體育產業占GDP的比重,已達1%至3%之間,而中國截至目前,還未達到1%。也就是說,ST五環是在一個發展良好的契機下被退市。
當時,體育產業被稱作新興的朝陽產業,作為專門經營體育用品的上市公司,又有申奧成功,體育產業擁有大好發展的背景下,ST五環何以有如此慘淡的結局?
這得從ST五環的前因來說,ST五環上市以后,主要的一個體育投資項目是,1998年投入營業的五環廣場來看,截至公司退市,從公司公告中看不出五環廣場帶來的任何利潤。
當時,近1億元的投資,連續多年都沒有利潤,本身就可疑。當時公司給出的說法是,沒有專業體育人才經營,而決策層又盲目多元投資,導致這家公司終于支撐不住了。
此外,ST五環的前身北方五環之所以成為奧運概念股的領頭羊,最主要是股票簡稱中的“五環”二字。五環不但廣場項目沒有利潤,反而因拖欠吉林省第一建筑公司900多萬元工程款被起訴,公司曾描繪的以商養體的美妙前景也成了鏡花水月。
在體育產業乏善可陳的同時,ST五環原來的兩大利潤來源——通化白雪山藥業公司和長春第一光學儀器廠在2000年也出現虧損,凈利潤分別為-2755萬元和-368萬元。2001年,占公司主營收入72.37%的白雪山藥業又虧損4764萬元,長春第一光學儀器廠的股權也被轉讓,從此ST五環在虧損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最慘的恐怕是當年套在其中的流通股東,因為公司雖然多次放出重組的消息,最終還是沒能逃出進入老三板的命運,自從進入老三板后,五環1的表現在2006年5月19日跌到谷底,股價為0.28元/股,與暫停上市公司的2.89元/股相比跌去9成。
7年后的現在,ST五環變成了五環1(老三板公司后面的數字代表著一星期交易的天數,1為最低,分別還有3和5),代表著這是一家主營業務已經停頓的爛公司。
投資者損失超9成
據老三板兩網公司之一的京中興5證券代表王煜3月29日對《投資者報》介紹,進入三板后的上市公司,如果已經沒有主營業務收入,一星期才能交易一次;而還有主營業務收入情況稍好的公司,則一周交易5次。與主板相比,只是交易時間受到限定,是A股開市前后,由具有代辦轉讓股份資格的券商負責交易。
據了解,老三板中掛牌的主要是主板退市公司和個別STAQ系統和NET系統遺留下來的公司。從第一家水仙2001年4月退市進入三板至今,老三板已積累了56只股票,在老三板交易的股票中一半有5年以上的歷史。
根據統計,老三板56只股票(其中B股6家,兩網股票8家)有2009年業績記錄的只有26只,不到總數的一半。也就是說超過一半的老三板公司基本業務已經停滯。而《投資者報》記者打了多家老三板沒有業績記錄的公司電話,號碼要不是空號,就是沒有人接聽。
而據國信證券代辦股份轉讓人士此前披露,他們主辦的16家公司中,已有3家失去聯系。雖然多半業務停頓,但老三板56只股票均在交易,截至3月30日,除了B股外,只有5家掛牌價低于1元,這其中并沒有包括五環1,其上個收盤價為1.02元/股。
在老三板上,與五環1類似的還有國嘉1,這只股票曾經連續創出30個跌停。從2004年4月30日起,國嘉實業退到老三板,變為每周開盤一次,但無一例外的均以跌停報收,從退市前股價3月17日的4元/股,連續跌停。
截至2004年12月24日,國嘉1收盤價為0.49元,短短9個月的時間,國嘉1市值跌去了9成。套在其中的投資者的情況可想而知。
短炒熱情消失,則收益率應該會快速下降。
上述分析表明,ST組合在牛市初期能夠跑贏大市,牛市末期也能跑贏市場基準,中途則交替上升;在熊市初期跑贏大盤,但是在長期熊市中,ST組合大幅跑輸市場基準。
還有一點需要強調的是,ST公司最大隱含價值在于其殼資源。隨著價值投資深入人心,監管部門將ST重組與IPO按照同等標準考核,中小板、創業板甚至新三板陸續出爐,A股公司殼資源將變得不再值錢,即便不退市也可能類似于香港長期低于1元的“仙股”,所以ST組合長期投資價值正在逐漸下降,普通投資者介入需要慎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