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記者 劉林鵬 發自成都
自2011年的3月中旬開始,盡管擬投項目“自建礦起從未連續正常生產”,但上市公司西藏發展在好些投資者眼里卻充滿了稀土礦的誘惑!
鮮為人知的是,誘惑背后潛藏著幾多隱秘!睹咳战洕侣劇酚浾咄ㄟ^多方調查發現,當西藏發展插上“稀土翅膀”時,突然亮相的神秘商人劉國輝以及漸漸浮出水面的 “志能系”等相關合作方,在股權結構和公司經營等方面,卻存在著許多疑點,這也讓西藏發展押寶稀土的前景蒙上一層陰影。
劉國輝從債主變股東
3月15日,西藏發展發布公告稱,該公司與西昌志能實業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志能實業)、德昌志能稀土有限責任公司簽訂出資協議書,約定三方共同出資設立“德昌厚地稀土礦業有限公司”。新公司的注冊資本為7.5億元,其中,西藏發展以現金2億元出資,持有新公司26.67%的股權。
公告中最引人關注的是志能實業的礦山,目前坐擁該礦的正是劉國輝。對于該礦的淵源,劉國輝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指出,“原來志能實業和德昌志能的法人代表叫楊志能,他欠了我近1.38億元,因為還不起錢就自愿把礦山抵給我們!
“2003年左右拿到礦山之后,我又投了錢在礦上,使它達到了國家驗收標準,2008年終于拿到(采礦)證!
前日,劉國輝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將四川智能稀土的歷史遺留問題拋給四川金龍投資有限公司,聲稱自己被金龍投資騙了,同時表示將盡快解決四川智能稀土的歷史遺留問題(見本報昨日報道)。劉國輝口中的楊志能和金龍究竟是何許人?他們的關系又是如何?
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調查,金龍早年注冊成立了四川金龍投資有限公司,而楊志能早年則注冊了包括志能實業、四川志能稀土集團等多家公司,這些公司組合在一起就是“志能系”。和楊志能淡出公眾視野、劉國輝浮出水面相對應,目前的“志能系”和劉國輝聯系在一起。
據記者調查,3人早年即認識,楊志能最先瞄上了稀土礦,逐步找劉國輝借錢,而金龍則是半路殺出來,并在2005年前后希望從資本角度推動公司的發展,但各方最終的合作并不愉快,尤其在金龍推動四川智能稀土上市一事上,讓劉國輝大為不滿。
目前在劉國輝操盤的志能系中,四川智能稀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四川智能稀土)、志能實業等公司頗受關注,前者因為歷史問題沒有解決完而受到投資者詬病,后者則因與西藏發展合作廣受關注。
四川智能稀土淵源
據記者調查,四川智能稀土的前身是四川樹人股份有限公司。
根據工商資料顯示,1998年3月,當時的四川綿竹市校辦企業集團資產經營管理中心和綿竹校辦企業集團有限公司與487個自然人發起成立了“四川樹人股份有限公司”,注冊資本為4000萬元,其中法人股2398萬元,自然人股1602萬元。
由于樹人股份的經營并不理想,2003年4月,金龍投資的金龍提出對公司進行收購,并以每股作價0.05元拿下了2398萬股(法人股),占59.95%股份。這次收購之后,黎學清(2002年開始成為金龍投資副董事長)、金龍、楊志能、楊志堅等人進入了公司董事會。公司名字至此變成四川智能稀土。
之后四川智能稀土將公司地址從綿竹變更到了德陽,然后又轉到成都。因為董事長黎學清去世,四川智能稀土決定在2003年11月17日召開臨時股東大會,大會上董事楊志能被罷免。
接下來出場的就是劉國輝了。2005年5月10日,劉國輝以成都市廣地綠色工程開發有限責任公司 (以下簡稱廣地綠色)的股東代表身份出現在四川智能稀土的臨時股東大會上。與他同會的還有金龍投資的股東代表金龍和四川智能稀土的另外幾位自然人股東。
當時四川智能稀土共有4000萬股,其中金龍投資手中有2398萬股(59.95%),這次臨時股東大會就是要把金龍投資手中這部分股權轉給廣地綠色,也就是在這個時候,先前作為四川智能稀土的董事楊志堅等也被罷免,而劉國輝、沙力之等人進入董事會。
《每日經濟新聞》掌握的材料顯示,也就是在這個時間段,四川智能稀土將手中所持有的四川志能稀土集團60.7%的股權轉給了廣地綠色,同時受讓劉國輝所持志能實業80%的股權。這些轉讓完成后,四川智能稀土就退出了四川志能稀土集團,而持有志能實業80%的股權。
新的董事會成立后,劉國輝當上了四川智能稀土的董事長兼總經理。據悉,金龍投資和廣地綠色之間的這次轉讓是“零轉讓”,即廣地綠色不用向四川金龍付錢。雙方的合同透露,當時雙方還簽了一個隱秘的相關補充協議。具體內容不得而知。此時,四川智能稀土的股權結構是廣地綠色占59.95%,其他自然人持有1602萬股,占比為40.05%。
劉國輝借廣地綠色進入四川智能稀土之后,四川智能稀土不斷向外放出將要上市的消息,公司的原始股價也一度被炒到5元左右。
劉國輝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則指出,他從金龍手中接盤四川智能稀土后,金龍雖然形式上退出,但背后卻仍是金龍在運作,他本人并不知情。
記者試圖多方查找金龍投資和金龍,但未果。
隱秘的志能稀土集團
暫時撇開神秘的金龍投資,我們再來看看整個志能系中楊志能的稀土歲月。
1999年,以“楊志能”為法定代表人的“西昌志能實業有限責任公司”、“德昌志能稀土礦業有限責任公司”等公司共同發起成立了四川志能稀土集團。值得注意的是,該集團注冊資本6600萬元,但記者掌握的審計材料卻顯示,股東實際投資8330萬元,比計劃多投入1730萬元,這些多投入的資產都是實物。當時的志能實業注冊資本只有380萬元,營業執照顯示成立日期是1996年12月20日,經營范圍主要是與銅有關的產品、礦石、百貨等。
2003年3月28日,四川志能稀土集團的股東們聚在一起討論,志能實業要將持有的志能稀土集團23.24%的股權以現金20萬元的形式轉讓給金龍投資,如此一來,志能稀土集團的股權結構就變成了志能實業持有51%,金龍投資23.24%,剩余4家股東合計持股25.76%。20萬元就能獲得23.24%的股份?當時楊志能和金龍投資董事長金龍的協議中記錄道:“考慮到金龍投資主要為盤活四川志能稀土集團的稀土資產,使之發揮更大效益,以及雙方著眼于長遠合作的目的,因此股權以象征性價格轉讓。”
2004年3月中旬,四川志能稀土集團又一次召開股東會,此時四川智能稀土亮相了。
股東會要討論的是,四川智能稀土進入四川志能稀土集團,而包括金龍投資、成都宏力等公司股東退出,同時志能實業將所占部分股份(2472.2萬元)轉給四川智能稀土。
其后,四川志能稀土集團的股東就變成了兩家,即志能實業出資2593.8萬元(其中實物2263.8萬元)占39.3%,而四川智能稀土出資4006.2萬元(實物),占60.7%。
2005年7月,在四川志能稀土集團的會議室,劉國輝、楊志能等聚在了一起,他們決定將四川智能稀土所持的四川志能稀土集團60.7%的股份轉給楊志能,同時志能實業所持的39.3%的股份轉給楊志堅。
此后的四川志能稀土集團漸行漸遠,似乎沒有了聲音。時至2008年8月,志能稀土集團又突然浮出水面,搖身一變更名為“四川園稀投資有限公司”,經營的范圍則從“稀土、鉛鋅礦……種養殖業”等變成了“項目投資、園林綠化工程、礦山工程、商品批發與零售”。3月29日,記者根據四川園稀投資有限公司登記地址尋訪,發現其登記在工商部門的聯系電話顯示為另外一家公司。
令人十分不解的是,兩份不同的檔案顯示出相互矛盾的信息:
2005年7月,四川志能稀土集團同意公司股東四川智能稀土將所持的四川志能稀土集團60.7%的股份轉給楊志能,同時志能實業所持的39.3%的股份轉給楊志堅。
2005年5月,四川智能稀土將手中所持有的四川志能稀土集團60.7%股權轉給廣地綠色,四川智能稀土受讓劉國輝所持志能實業80%股權。這些轉讓完成后,四川智能稀土退出了四川志能稀土集團,而持有志能實業80%的股權。
四川智能稀土所持有的同一筆資產:四川志能稀土集團60.7%的股權為什么會在2005年的5月和7月被分別轉讓給廣地綠色和楊志能?這背后究竟發生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