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星美圓滑挑戰退市制度 專家建議退市制度亟待完善
□本報記者 江漢平
針對本報3月17日刊發的報道《95萬資產坐擁24億市值 *ST星美“皮包上市公司”殘喘到何時》,接受采訪的專家和投資者認為,像*ST星美這樣一無資產二無員工的空殼公司,早就應該退市了!
但*ST星美這樣的公司卻依然頑強地生存在中國資本市場,因此專家強烈呼吁,目前的退市制度亟待完善。通過建立完整的上市和退市機制,讓中國的資本市場切實發揮優勝劣汰的功能。
調節利潤逃脫退市
依據證券法的規定,導致上市公司退市的情形有好幾種,其中最具有代表性且容易量化執行的標準就是:如果連續3年虧損,則自第三個虧損年度報告披露之日起,該股票將被“暫停上市”;股票被“暫停上市”的,在暫停上市期間,上市公司于法定期限內披露了最近一期年度報告,且經審計的年度財務會計報告顯示公司盈利的,可以在最近一期年度報告披露后五個交易日內,以書面形式向交易所提出恢復其股票上市的申請;否則,如果該股票被“暫停上市”后,未能在法定期限內披露最近一期年度報告,或是在法定期限內披露的最近一期年度報告顯示公司虧損,則該股票必須退市。
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教授認為,目前的退市標準主要是連續三年虧損,但這個標準很容易被上市公司鉆空子。部分公司在報表上做文章,這樣很容易就實現了盈利,有的公司每股收益也就幾分錢甚至幾厘錢。
他舉例說,許多超級垃圾公司在年度報告中大玩“二一二”虧損游戲:即連續兩年虧損,然而來個扭虧為盈,接著再連續兩年虧損,又來一個扭虧為盈。這樣,一些超級垃圾股不僅能規避退市風險,而且就連“暫停上市”的風險也規避掉了。
*ST星美也正在玩弄著類似“二一二”的虧損游戲。公司年報顯示,2005年和2006年分別虧損5億元和12億元,2007年則盈利456萬元,2008年經過股改重組后公司盈利則高達12億元。但2009年和2010年公司的虧損分別達到440萬元和310萬元。
盡快完善退市制度
從目前的規則來看,我國的《證券法》中規定,上市公司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證券交易所決定終止其股票上市交易:(一)公司股本總額、股權分布等發生變化不再具備上市條件,在證券交易所規定的期限內仍不能達到上市條件;(二)公司不按照規定公開其財務狀況,或者對財務會計報告作虛假記載,且拒絕糾正;(三)公司最近三年連續虧損,在其后一個年度內未能恢復盈利;(四)公司解散或者被宣告破產;(五)證券交易所上市規則規定的其他情形。
太平洋證券投行部相關人士指出,由于退市涉及到中小股東的利益,出于各方面的考慮,國內上市公司退市比較有難度。
董登新表示,退市的最高境界是市場化退市,美國就采取了股價退市法、股票市值退市法、成交量退市法等多種手段,投資者用腳投票來決定上市公司是否退市,但中國情況特殊,難以做到。目前中國的退市標準太過單一,凈利潤人為調節的可能性比較大。除了連續三年凈利潤虧損暫停上市外,建議另外增加“連續三年資不抵債暫停上市”,因為凈資產方面比較難以人為操縱。
記者了解到,在美國,上市公司只要符合以下條件之一就必須退市:(1)股東少于600個,持有100股以上的股東少于400個;(2)社會公眾持有股票少于20萬股,或其總值少于100萬美元;(3)過去的5年經營虧損;(4)總資產少于400萬美元且過去4年每年虧損;(5)總資產少于200萬美元且過去2年每年虧損;(6)連續5年不分紅利。
實際上,證監會正著手完善退市制度。今年兩會上,證監會相關人士就透露,證監會在去年成立了退市領導小組,研究改革目前的退市制度,已經有了總體方案,明確了退市的基本原則和思路。方案設計包括三方面問題:一是如何完善關于退市的財務標準;二是提高并購重組準入標準;第三是要通過司法方式,建立上市公司退市責任追究機制。同時,創業板退市制度也在醞釀中,核心就是不允許借殼和重組。
等待退市制度完善后,圓滑挑戰退市制度的*ST星美是否會安然存活于中國資本市場,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