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周報執行主編 羅周
做研究真是一件富有無窮樂趣的事情。每家公司的核心價值并非無從判斷,而它從一開始就存在了,只不過它不會說話,它不會自己為你按下買入鍵。它就靜靜地躺在那里。等著你去發現它。
在研究星河生物的前半段,你會很失望——2009年營業收入才95771萬,凈利潤2035萬。是一個小得不能再小甚至很多公司打個噴嚏都可以淹死它的小公司——即使2010年營業收入也才16895萬,凈利潤4220萬。
這個公司是農業生物技術公司,做食用菌,有三個產品——金針菇、真姬菇和白玉菇。雖然它在上市時,把核心技術講得很復雜,如果看透了就很簡單——一個是篩選菌株,一個是分離來形成的菌種,我覺得它稱之為核心技術的東西并不是重中之重。它最重要的是規模。
它現在有四個生產基地——位于東莞塘夏、清溪以及廣東韶關。2010年日產菌達到了50噸,這已是一個極限的產能利用率。雖然星河生物已是中國最大的金針菇供應商,但局限在當前產能,增長空間很是有限。
研究之后,我不認為星河生物兩個與產能相關的募投項目會有一個大的量能突破。它投資8000萬的韶關食用菌生產線改造項目和投資3186萬的塘廈食用菌工廠化生產線擴建項目,建設期很短才1年。不過,它即使投產了,也不會帶給你太大預期——一個達產后的銷售收入8850萬,凈利潤1970萬;一個銷售收入1800萬和凈利潤452萬。
這個賬,投資人應該很好算了。兩年后,對應它目前的6700萬股本,加上原來的凈利潤基礎數據,凈利潤也就6500萬左右,每股收益1塊錢上下。市盈率也是70倍,這絕對不是一個劃算的買賣。
但下面這個情況肯定會讓你心跳加速。請你一定要仔仔細細地觀察——它一旦做成了這個買賣,星河生物三年后等于它現在的四個星河生物;它做敗了,把現在的星河生物搭進去也救不了。
我也不知道它能不能成。反正我研究得有點出冷汗。
這個項目在河南新鄉的輝縣。由新成立的河南新鄉市星河生物實施。總投資99970萬。資金來源三塊——超募資金2億,自籌39970萬,銀行貸款4億。項目建設期42個月,即2014年12月。
項目年產能45000噸,新增營業收入約5.5億,凈利潤1.46億。什么概念呢?等于營業收入增長325%,凈利潤增長346%。需要注意的是,除2億超募投入之外的8億資金成本。
我冒冷汗汗的是,有三個層面:它的銷售市場一直囤守廣東,有沒有能力沖外地市場;它從來沒有做過一個超過1億的項目,有沒有能力操作10個億的項目;它從2007年起四年來的營業收入分別是6050萬、7389萬、9577萬和16895萬,加起來不到4個億,萬一項目做砸了,風險可否承擔。
如果打消了這些顧慮,就可以買入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