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瑞蕓
1月6日惹得人心惶惶的中國平安(601318)再融資計劃或許只是空穴來風,但次日中國民生銀行(600016.SH;01988.HK)A股非公開發行再融資計劃確已板上釘釘。
民生銀行人士透露,此番共有七家機構參與該行非公開發行,其中五家機構為民生銀行現有股東,募集資金總額將不超過215億元人民幣,發行股數將不超過47億股,占此次非公開發行之后民生銀行股本的15%。發行價格為每股4.57元人民幣,是民生銀行A股前20個交易日平均交易價格的90%。
根據民生銀行2010年第三季度財報數據,五位現有股東增持后,該行前十大股東持股排名不受影響。
七股東分食
1月7日,民生銀行公告稱,因正在籌劃向特定對象非公開發行A股股票方案,為維護投資者利益,該公司股票當日停牌一天。
這讓飽受再融資消息“驚嚇”的金融股投資者感覺雪上加霜。此前一天,由于市場傳聞中國平安將再出臺千億再融資計劃,當天中國平安股價最大跌幅接近6%,帶動大盤下跌20個點。
不過,上證指數并未延續昨日跌勢,開盤不到1小時,指數翻紅。最終報收2838.8點,較前一交易日上漲14.6點,漲幅0.52%。
同時,在民生銀行第五屆董事會第十四次會議現場,關于該行非公開發行的決議也獲通過。
決議指出,將有七家機構參與民生銀行此次非公開發行,其中包括上海健特生命科技有限公司、中國泛海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四川南方希望實業有限公司、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中國船東互保協會、江蘇熔盛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和華泰汽車集團有限公司等。分別認購142400萬股、119000萬股、66000萬股、50000萬股、16000萬股、50000萬股和266000萬股。其中,前五家機構為民生銀行現有股東。
據民生銀行有關人士透露,此次非公開發行,原則上單一股東認購之后所持股份不能超過5%。他表示,此次增持的五位現有股東都十分認同民生銀行的發展前景,而且認為該股現有股價并未反映出公司的真實價值。
而在具體增持份額方面,上述五位股東顯示出兩種意見。
一方面,上海健特、泛海集團、南方希望等機構同意進行大規模增持,使得其自身的持股比例在非公開發行之后接近5%,這是禁售期不超過3年的最高持股比例。另一方面,一些目前持股比例較高的股東,如中國人壽和中國船東互保協會則拒絕被攤薄,表示要進行相當比例的增持,使得增持之后的持股比例不下降。
上述人士同時對記者表示,此次非公開發行,也有很多新股東尤其是民營企業表現出了極大興趣,但民生銀行方面規定最多只有10家機構參與增資,最后只有江蘇熔盛和華泰汽車獲此良機。
而據記者了解,這兩家民營企業在2010年與民生銀行各業務平臺均有良好合作。
目前,民生銀行A股單一股東持股比例均不足5%。根據民生銀行中報,公司A股前五大股東分別為:新希望投資有限公司持4.99%、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持有4.31%、中國船東互保協會持有3.39%、東方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持有3.33%、中國中小企業投資有限公司持有2.76%。
而在非公開發行順利完成后,主要A股股東排名狀況發生改變,新希望與南方希望合計持股居第一位,中國人壽各種投資組合合計居第二位,而泛海集團和上海健特持股比例分別上升為四散為何第四位。
不過,此次增資尚需股東大會、中國銀監會、中國證監會等審批。
滿足未來兩年核心資本需求
不過,無論非公開發行過程多么順利,投資者仍糾結于國內銀行幾年內不再融資的承諾,不過多數銀行都自食其言。在民生銀行之前,已有多家國內銀行提出和履行了再融資計劃。
而民生銀行此次非公開發行,與H股上市也僅隔一年多時間。
2009年11月26日,民生銀行在香港交易所掛牌上市,完成了香港年度最大IPO,當年12月18日行使超額配售權之后,共募得資金折合人民幣267.50億元。H股上市時,民生銀行有關領導曾經表示:三年不融資。
不過,半年以后,2010年6月民生銀行又發行了58億元次級債,隨后又于同年12月27日接到銀監會批復,可發行不超過100億元人民幣次級債。
對此,民生銀行有關負責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巴塞爾新資本協議的出臺以及中國銀監會更趨審慎的資本監管政策,導致了民生銀行依然面臨較大的資本金壓力,需要再融資。
截至2010年6月30日,民生銀行的資本充足率為10.77%,核心資本充足率為8.32%,在16家上市銀行中排名第11位,已經接近監管機構對資本充足率要求的臨界點。
中信證券分析師表示,考慮民生銀行在2011年仍有預計近1500億左右貸款增長,如果不補充核心資本,2011年該指標將低于8%的監管指標。而非公開募集200億資金,可使民生行2011年資本及核心資本充足率至12%和9.32%,此次增資并可支持約2000億貸款增長。
民生銀行有關負責人也對記者表示,預計此次再融資完成后,在監管要求不再提高的前提下,至少能夠滿足未來兩年的核心資本需求。
民生銀行亦正在進行業務轉型,試圖控制資本高消耗的公司業務尤其是貸款類業務,著力開發民營企業、小微企業和零售高端客戶作為主要客戶群體,由客戶結構的轉型帶動收入結構轉型,增加零售業務貢獻度及中間業務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