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策劃:馬方業 張志偉 ⊙本版策劃:白寶玉 ⊙撰稿:陳雅瓊
2010年,部分上市公司完成了對主營業務的調整,有些公司的新定位與原行業相差甚遠。這些深刻而劇烈的產業調整,成敗與否直接關系到上市公司的命運。方向對了,才能保證航行的前方不是暗礁。
而上市公司對轉型產業的選擇,也折射出各個產業在這一時期的興衰。今年政府出臺了一系列房地產調控政策,樓市前景曖昧;另一方面,“十二五規劃”中,航天技術、新能源、新材料、信息技術、生物和制藥、節能技術和環保技術等9個行業的發展獲得4萬億元人民幣投資重點支持。這意味著更多財稅金融等政策將向其傾斜,這些產業迎來發展契機。
我們盤點的A股市場10大華麗轉身,既有新入房地產行業的,也有從房地產行業抽身而退的。作為曾與萬科比肩的老牌房地產公司,ST興業退出房地產、轉營新能源,被業界評為精確把握了市場的“一冷一熱”。原玻璃行業龍頭鳳凰股份,則是在行業競爭激烈、利潤微薄的情況下選擇了轉型房地產。
但是,以“多元化發展”為理由盲目擴大業務范圍,顯然是不可取的。原粵富華就在“神農遍嘗百草”的情況下,兩次重組仍然主業不明,公司遭遇瓶頸。今年,公司終于認準了港口業務,修剪掉旁枝雜葉,轉身為“珠海港”。
另外,公司的華麗轉身往往牽動著二級市場的千萬根神經。例如中航精機的轉身遠遠超出市場預期,該公司原主營業務為汽車座椅調角器,今年一次性注入七家公司,注入資產總資產達到 80.44 億元,凈資產 24.73 億元,分別是上市公司現有資產的 11.4 倍和 5.7 倍。在重大利好消息影響下,其股價創下了9連漲的A股2010年之最。
上市公司華麗的轉身,留下一個個意味深長的背影,其中的玄妙值得投資者細細品味。
No1.中航精機:
“蛇”變“象”風光九連漲
事件回放:連續九個交易日漲停,三個月翻三倍,中航精機讓頗具經驗的老股民也禁不住目瞪口呆。
10月22日,已經停牌一個多月的中航精機終于發布了重組公告并復牌,根據公告,公司通過向中航工業、機電公司、蓋克機電、中國華融定向發行約25035.99萬股,購買慶安集團有限公司、陜西航空電氣有限責任公司、鄭州飛機裝備有限責任公司、四川凌峰航空液壓機械有限公司、貴陽航空電機有限公司、四川泛華航空儀表電器有限公司、四川航空工業川西機器有限責任公司(均為購買100%股權)。
而且,這七家公司的業務涵蓋航空機電系統中的機載懸掛發射控制系統、航空燃油測控系統、航空發動機點火系統、航空航天機載設備系統、飛機電源系統、機載液壓系統、無人機發射系統等多個子系統。此次注入完成后,中航精機成為中航工業旗下航空機電業務專業化整合和產業化發展平臺,大股東也變為中航機電系統公司。
華麗轉身后的中航精機,搖身一變成了A股市場艷壓群芳的“寵兒”。10月22日當天,中航精機的“一”字漲停華麗開幕,短短9個交易日,從16.18元/股一口氣漲到38.16元/股,創造了2010年連續漲停的紀錄。
點評:據了解,這七家企業總資產達到80.44億元,凈資產24.73億元,分別是上市公司現有資產的11.4倍和5.7倍,有業內人士認為這次重組堪比“蛇吞象”。另據分析師計算,此次增發標的資產2009年主營業務收入和凈利潤分別為80.4億和3.33億元,兩項指標都為中航精機原有資產的10倍以上,對上市公司的增厚程度十分可觀,原中航精機收入和凈利潤僅為7.1億和0.31億元。吃下如此之多的優質資產,九連漲似乎并不夸張。
NO2.*ST鑫新:
不造金屬材料改賣書
事件回放:12月20日,*ST鑫新宣布其重大資產出售及發行股份購買資產暨關聯交易方案所涉及的目標資產之資產交割事宜已經辦理完畢,公司已經合法取得目標資產的所有權,相關資產的變更登記手續已依法辦理完畢。這意味著公司從金屬制造業轉身出版傳媒業的重組接近尾聲。
根據公告,此次交易主要由股份轉讓、資產出售、發行股份購買資產三部分組成,即江西信江實業有限公司向江西省出版集團公司協議轉讓所持有的*ST鑫新4000萬股的股份;江西信江實業有限公司以現金購買*ST鑫新截止2009年6月30日經審計評估的全部資產及負債(含或有負債),同時承接原上市公司的所有員工和業務;公司向江西省出版集團公司發行股份購買江西省出版集團公司的出版文化傳媒類主營業務資產及下屬企業股權。
點評:借殼與完成定增變更后,原上市公司將變身為江西出版集團。據了解,該集團在2007年就并購中央級出版社——和平出版社,這次如果能夠重組進入資本市場,將是出版類上市公司中實現“編、印、發、供”完整產業鏈上市的唯一一家。
江西出版集團的教材業務發行在江西省市場占有率為 100%,教輔業務在省內市場占有率為 80%左右。公司出版業務的亮點在于少兒類圖書,根據開卷信息11月的少兒圖書排名,公司十月推出的《活寶三人組》系列分別占據了第 2、第 7和第 8。 而且公司未來將與中國宋慶齡基金會合作聯合重組中國和平出版社,上市后有望進一步加大跨區域的并購和重組。
NO3.*ST科苑:
撒謊公司轉身成房企
事件回放:中弘地產的前身*ST科苑2007年、2008年連續兩年虧損,因此去年2月16日被實行退市風險警示特別處理。雪上加霜的是,證監會官方網站7月20日發布的一則處罰公告,揭露了該公司欺騙投資者的丑行。
2005年6月16日,中國證監會開始立案調查科苑集團違反證券法的情況,并在5年后的2010年4月6日對科苑集團的虛假陳述行為作出行政處罰。
眼看保牌危險,*ST科苑急忙抓住重組這棵救命稻草,以4.36元/股的價格向中弘卓業發行378,326,988股、向建銀國際發行59,946,683股;購買中弘卓業和建銀國際持有的中弘投資100%股權、中弘卓業持有的中弘興業100%股權。
經深交所批準,今年3月30日,*ST科苑中文名稱變更為“中弘地產股份有限公司”,經營范圍變更為“房地產開發,實業投資,商品房銷售”等,股票簡稱變更為“中弘地產”,股票代碼不變。
點評:*ST科苑以前主要經營醫藥、生化產品和塑膠制品,2009年,由于資金緊張,生產經營艱難維持,公司主營業務繼續虧損,憑借銀行債務重組抵債土地實現收益。重組迫在眉睫。
盡管業績煥然一新,撒謊的歷史卻難以抹掉。證監會認定,科苑集團自2000年5月發行上市開始至2004年底,先后存在未按規定披露證券投資6.6億元、虛構在建工程和固定資產1.49億元等違規,構成了虛假陳述行為,故對科苑集團及相關責任人作出行政處罰決定。
NO4.鳳凰股份:
玻璃業龍頭也愛房地產
事件回放: 由于行業的競爭激烈和內部的管理落后,鳳凰股份前身耀華玻璃主營業務大幅萎縮,盈利持續虧損,僅2009年前三季度凈利潤虧損就達到1.19 億元。
2008 年底,耀華玻璃啟動重大資產重組, 具體事項是:秦皇島耀華玻璃股份有限公司以其全部資產與負債作為置出資產,鳳凰集團持有的鳳凰置業 100%股權作為置入資產,在等價置換的基礎上,置入資產與置出資產的差額,由耀華玻璃向鳳凰集團非公開發行股票購買,最終形成鳳凰置業 100%股權進入上市公司。
今年4月1日,鳳凰股份完成重大資產重組,主營業務變更為房地產開發。2009 年,鳳凰置業主營業務收入和凈利潤分別達到 113,409.87 萬元和29,379.81 萬元,比上年度分別增長 262.84%和 665.31%。2008 年、2009 年,注入標的資產經審計后的凈利潤合計 332,187,514.00 元,大大改善了原公司經營玻璃的財務狀況。
重組好消息傳來,鳳凰股份“重生”的4月2日以漲停圓滿落幕,但隨后在大盤調整的氛圍下,鳳凰股份股價節節敗退,最近稍有起色。
點評:耀華玻璃是我國玻璃行業的龍頭企業之一,主營業務覆蓋玻璃產業鏈上游的浮法玻璃生產和銷售、以及下游的深加工玻璃和功能玻璃的生產和銷售。公司生產的低輻射鍍膜玻璃產品是一種新型的、在線生產的CVD熱解多層鍍膜玻璃,其膜層能有效阻止室內外的輻射熱穿透。盡管產業鏈不短、技術不落后,該公司卻難逃虧損的命運,最終不得不走上重組道路,經營時下較為熱門的房地產業務。
NO5.ST興業:
第一家房企轉營新能源
事件回放:ST興業的重組經歷了不小的波折,轉身方向也完全改變。
去年12月28日,廈門大洲集團借殼ST興業上市的議案或公司股東大會審議通過。當時的計劃是ST興業向大洲集團、港潤房地產及自然人陳鐵銘非公開發行168911842股,每股定價6.98元,以購買其持有的濱江房地產100%股權、大洲物業100%股權、雙潤投資100%股權,港中房地產100%股權,總值11.79億的資產。
孰料今年6月底,重組陡然生變。ST興業公告稱,公司擬向證監會及相關部門申請撤回本次重大資產重組行政審批的申報材料,取而代之的是眼下最熱門的“新能源產業計劃”。
8月2日,ST興業在工商局完成了更名和經營范圍變更,由“上海興業房產股份有限公司”更名為“上海興業能源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經營范圍由房地產開發等變更為“對新能源、新材料、礦產資源、光電、網絡科技產業的投資及投資管理;房地產綜合開發經營!
點評:有轉身做房地產的,就有轉身不做房地產的,ST興業就是逆流而上的代表。
據了解,ST興業在1992年1月13日于滬市掛牌,是全國第一家房地產股份制上市企業,全稱為上海興業房產股份有限公司,曾與萬科并駕齊驅。
有業內人士評價,ST興業‘一收一放’的兩個產業,正好迎合了當下國內資本市場 ‘一冷一熱’的兩個焦點。在國家重拳調控之下,整個A股房地產板塊看起來陰云密布,而新能源板塊則是眼下資本市場中最被熱烈追捧的“香餑餑”。ST興業每次發布重組消息,股價便“精神一振”。
NO6.ST長信:
從醫藥到“景區集成商”
事件回放:原本主營醫藥的ST長信今年4月讓不少投資者“閃了腰”。4 月 13 日。公司發布了擬進行重大資產重組的停牌公告。但一個月之后,由于“目前重大資產重組情況尚未達到有關重大資產重組的要求”,公司重組流產,ST長信復牌后連續六天封于跌停板。
分析人士認為,由于生產經營中的資金壓力,該公司也背負了數額較大的債務及對外擔保。
11月8日,ST長信新的重組方案撥云見日,借殼方西安曲江文化旅游集團(曲江文旅)浮出水面。根據公告,公司擬向原大股東陜西華漢實業集團有限公司出售全部資產和負債,并按照“人隨資產走”的原則,由華漢實業負責安置與擬出售資產相關的職工;同時,公司以 9.93 元/股的價格向曲江文旅非公開發行不超過 9600 萬股份以購買其持有的大唐芙蓉園、大雁塔、大明宮、曲江池遺址公園等文化旅游類經營資產的經營管理權(資產預估值約為 9.5 億元)。
此次重大資產重組完成之后,曲江文旅將借ST長信的“凈殼”上市,成為該公司的控股股東,ST長信也將轉身為文化旅游產業的上市公司。
點評: ST長信4月份要“轉身”沒轉成,最后出人意料地轉成了“歷史文化景區集成商”。有業內人士質疑道,借殼方曲江文投總資產高達171億元、凈資產64億元,注入上市公司的資產卻僅僅是其下屬的曲江文旅,注入資產賬面凈資產僅6億元。況且這個規模達到170億元的龐大集團,盈利僅1000余萬元,待注資產的盈利前景堪憂。
NO7.中色股份:
借力投資成功轉身
事件回放:今年8月5日,中色股份公告:公司主業已由上市初期的建筑業變更為有色金屬采掘、礦選業。公司表示,2005年以來,公司進行了一系列的重大投資,主營業務變更為有色金屬資源開發、國際有色工程的設計咨詢和總承包。2009年,公司主營業務收入中有色金屬采選與冶煉收入為22.08億元,在總額中占比達到52.82%。
點評:提到中色股份,就不得不提*ST威達,中色股份對礦產的投資可以說是異常成功。
5月6日,中色股份發公告稱,其全資子公司赤峰紅燁投資有限公司擬參與內蒙古銀都礦業有限公司的整合重組工作,以紅燁投資持有的銀都礦業9.26%的股權認購*ST威達非公開發行的股份。
根據*ST威達11月發布的相關報告書,*ST 威達將以7.54 元/股的價格向紅燁投資發行5363萬股來收購銀都礦業9.26%股權,也即這部分股權的價值目前已約為4.04億元。
實際上,中色股份2009年12月7日才以1000萬元的代價從49名自然人手中獲得紅燁投資100%的股權。在不到一年時間內,這筆投資一下子增值超過40倍!
而*ST威達自今年5月5日復牌以來,以連續15個漲停的走勢創出兩市傳奇,股價從停牌前的7.72元一路攀升,截止12月27日收盤,*ST威達已飆漲到29.40元?上渲亟M方案尚未最終完成,否則上榜的很有可能不是中色股份,而是“轉身”更為華麗的*ST威達。
NO8.華智控股:
吃回頭草轉回儀表
事件回放:今年10月13日,華立藥業(000607)宣布將轉讓所持有的華立科泰全部99.52%股權,完全退出青蒿素產業,轉而做大儀表產業。而且證券簡稱也從“華立藥業”變更為“華智控股”,徹底撇清和醫藥業的關系。
青蒿素本是一種特色資源藥物,但華智控股從最初的儀表行業轉向青蒿素生產,不僅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還嚴重拉跨業績。公司上半年營業收入5.56億元,同比下降39.15%;上半年虧損2725.53萬元,每股虧0.056元。
4 月15 日,華智控股以人民幣2509 萬元的價格轉讓所持有的子公司重慶美聯制藥有限公司70%股權、以人民幣1560 萬元的價格轉讓所持有的子公司洪雅美聯曼地亞紅豆杉種植有限公司80%的股權給中安國泰投資有限公司。
轉身后,公司與SAGEMCOM公司全面合作,不僅提高了儀器儀表業務技術水平,拓展了銷售渠道;而且獲得了載波電表生產技術,從而進軍智能電網。分析師報告顯示,2010年7月,公司已取得智能電網首單。根據中標數量以及報價測算,合計中標3.64億元,中標數量220多萬臺。按照30%的毛利率計算,增加公司毛利1.09億元。
點評:俗話說“好馬不吃回頭草”,華智控股繞了一個大圈又重操舊業。資料顯示,華智控股的前身是川儀股份,公司本想通過青蒿素這種獨特資源大展身手,雖然也已擁有青蒿素產業的一整套鏈條,尤其是原料供應上處于絕對壟斷地位,但真正做起來卻困難重重。在出口通路上,國外競爭對手十分強大,同時青蒿素的銷售渠道限制又很大,國內青蒿素試劑藥80%以上銷售給世界衛生組織,用于非洲瘧疾的治療。選錯了品種,最終導致公司在醫藥行業大有發展前途的情況下黯然立場。
NO9.珠海港:
我的眼里只有港口
事件回放:珠海港由粵富華轉身而來。作為珠海市第一家上市公司,粵富華1993年在深交所掛牌上市。公司股改之前是珠海富華滌綸絲廠,在1990年代中后期,紡織業蕭條,許多紡織工廠倒閉,公司第一次陷入困境。
經過重組,粵富華走出虧損泥潭,但當時的粵富華除了港口運輸和房地產開發業務外,還經營著進出口、藥品生產及銷售、化工原料、顏料建筑材料、五金及涂料等許多紛繁復雜的業務。2006年,公司再次重組,借助股權分置改革的契機,成功剝離了4家港口類企業股權,而將主營業務定位于玻璃纖維制品項目投資、電力項目投資、房地產開發。主業依然不夠明晰,粵富華發展仍遇瓶頸。
2010年5月17日,珠海國資委持有的16.4%粵富華股份無償劃轉給珠海港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持有,使珠海港集團成為粵富華第一大股東。
據珠海港介紹,公司將對旗下富華房產、冠華房產和貴州房產三家企業進行一體化整合,成立珠海港置業開發有限公司;對于在港口物流方面的計劃,公司將富華進出口公司更名為珠海港物流發展有限公司,收購匯通物流公司,重點發展物流運輸等服務;在電力能源板塊,采取與巨人合作的模式,參股經營重大電力項目。
點評:兵法云“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主業過于分散的結果就是每一項業務都不突出,競爭力不強。原粵富華在嘗試了紡織、港口、房地產、進出口、藥品、顏料、五金等五花八門的業務之后,終于找到“心中最愛”——港口。
NO10.易食股份:
在飛機上賣盒飯的上市公司
事件回放:去年11月13日,寶商集團和西安民生均發布“重大資產重組方案獲得證監會核準”的公告,同為海航收購的上市公司,在解決同業競爭的大旗之下,寶商集團的零售資產將按方案被挪至西安民生中。接下來,寶商集團以持有的寶雞商業100%的股權與海航商業持有的6家航食子公司相應的股權進行置換。
今年,成功變身的寶商集團成為國內首家以經營航空食品為主業的上市公司,9月27日,寶商集團的證券簡稱變更為“易食股份”。
半年報顯示,公司投資新建的新疆海航漢莎航空食品有限公司和甘肅海航漢莎航空食品有限公司,均于 2010 年 1 月開業并投入生產。兩家航食企業的投產加大了公司在西部航空食品領域的市場占有率, 2010 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86億元,實現歸屬于母公司的凈利潤1127.86萬元。
點評:2009 年易食股份完成與海航商業控股有限公司重大資產置換工作,從半年報可以看出,公司主營業務由集中一地的超市零售業務變更為分散全國的食品配餐業務。雖然營業收入同比減少,但營業利潤、凈利潤同比增加。
同時,業界將易食股份的華麗轉身視為海航集團對寶商、民生兩大陜企上市公司重組大戲的收官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