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習記者 馬宇飛
在大股東土地出讓、軍工概念以及訂單傳聞的刺激下,貴繩股份(600992)股價近日漲勢逼人,但與躁動的股價相比,貴繩股份基本面卻有一種“奇特的寂靜”:盡管上市已6年,公司最大的IPO項目卻遲遲未見啟動,高逾2億元的募集資金一直趴在銀行吃利息。
鋼絲簾線項目6年難啟
貴繩股份在2004年登陸A股市場,募資4.97億元,投向鋼絲簾線生產線、合金鋼絲生產線及年產7000噸高性能鋼絲繩,擬投資額分別為2.25億元、2.2億元和0.52億元。
其中,投資額最大的鋼絲簾線被描述為市場前景極為廣闊的高端產品。該項目擬分兩年投入,第一年投入1.25億元,第二年投入1億元。項目達產后將年產5000噸鋼絲簾線,年增加銷售收入1.24億元,稅后利潤3244.14萬元。
然而,6年過去,上述3個募投項目中,僅有投資額最小的7000噸高性能鋼絲繩項目完成,鋼絲簾線項目甚至從未啟動。
公司2010年半年報披露,高性能鋼絲繩項目累計投入0.52億元,產生收益510萬元;合金鋼絲項目累計投入1.8億元,項目進度82.19%,產生收益596萬元;鋼絲簾線項目累計投入金額136.9萬元,項目進度0.61%,尚未產生收益,這與之前的規劃相去甚遠。
與此對應的是,公司業績表現一年不如一年:2004-2007年連續4年凈利潤在4300-4500萬元徘徊,2008年跌至3321萬元,2009年為2937萬元。
“貴繩股份業績表現不好,與IPO項目遲遲難以啟動不無關系。”華安證券財富中心分析師張兆偉表示,該公司上市以來沒有進行再融資,業績全靠“吃老本”。
鑒于此,貴州證監局曾在2005年7月下發的整改報告中明確指出:“鋼絲簾線和合金鋼絲項目未能按照招股說明書中承諾進度使用募集資金,實際使用資金有一定程度滯后。”
項目難產原因一變再變
對于項目遲遲無法啟動的原因,貴繩股份的解釋也是不斷變化。在回應貴州證監局的公告中,公司表示:“鋼絲簾線項目目前正在進行產品市場調研,項目建設前期準備,包括與境外著名廠商洽談項目事宜,公司將按招股說明書承諾積極穩妥推進此項目。”
在2005年年報中,公司改口稱:“由于鋼絲簾線生產線的投資額大,技術要求較高,公司在投資該項目前,再次進行可行性論證。目前,市場對該項目產品有新的技術要求趨向,公司本著審慎原則,正在做有關項目建設前的準備工作。”
在2008年年報中,貴繩股份又突然表示:“由于項目市場環境發生了較大變化,公司本著對股東負責,在尊重市場的情況下,未啟動該項目。”
“公司的說法難以讓人信服。招股說明書曾表示,已聘請有關專家對投資項目進行了逐項論證,且項目經過國內甲級設計院設計具備可行性,怎么上市不到一年又要重新論證了呢?”深圳一位私募人士直言。
對于上述質疑,貴繩股份董秘楊期屏在接受證券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鋼絲簾線項目在2000年獲批立項,公司同年提交上市申請,但直到2003年證監會才審核通過,2004年批準發行。而從2004下半年開始,隨著外資涌入,國內鋼絲簾線產能急速擴大,導致產品價格呈下滑趨勢,市場環境發生重大變化。
“由于項目論證是在2001年進行,時間間隔較長,加上市場環境變化,所以公司上市后對項目又做了一次論證。”楊期屏稱,公司的鋼絲簾線項目規劃產能僅有5000噸,競爭對手的產能規模都在萬噸以上,由于無法實現規模化效應,加上固定成本攤薄,項目根本不具備盈利能力,因此公司一直沒有啟動鋼絲簾線項目。
值得玩味的是,貴繩股份這一重新論證,竟從2005年持續至2007年,時間跨度長達3年之久。
逾2億募資銀行“睡大覺”
即便是在2008年年報中明確表示因市場變化未啟動項目后,貴繩股份也從未提出變更募投項目,逾2億元的募集資金就這么靜靜躺在賬面上,每年收取一點可憐的銀行利息。這樣消極的做法自然遭到市場詬病。
張兆偉認為,做一個項目論證花去3年時間,實在讓人看不懂,公司管理層又遲遲無法拿出新的投資項目,導致巨額募集資金的使用效率低下,有不作為的嫌疑。
此前還曾有投資者質疑巨額募集資金是否已被轉移,雖然公司予以否認,但多年的“消極怠工”讓此類傳聞不絕于耳。
另一方面,盡管手握重金,但貴繩股份卻沒有自己的土地,其主要廠區一直租用大股東貴繩集團土地,最終不得不因大股東土地出讓而被迫搬遷,對公司生產經營造成影響。
“當初2億多元的資金隨便投一個地產項目都能帶來豐厚回報,實在不行買塊地當廠區啊,也不至于被迫搬遷。”北京某券商分析師笑言,貴繩股份的募集資金回報率甚至連CPI都跑不過。
實際上,早在今年5月18日,貴繩股份董事長趙躍在一次投資者交流會上就曾表示,目前公司正積極探索投資領域,待時機成熟將按程序啟動募集資金。但轉眼半年過去了,6年前募集的2億多元巨資仍無處可用,而上市公司方面再沒有半點消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