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了錢就歇菜。創業板雖創造了無數的暴富神話,但其業績卻令人大失所望。貼著“高成長性”標簽的創業板以史無前例的高市盈率紛至沓來,但開板僅一年,創業板交出的卻是一份不及中小板和主板盈利能力的成績單。因此,創業板已被眾多投資人士譏諷為“垃圾板”。
開板一年業績大變臉
“兩高六新”是創業板開板時所打出的招牌,即成長性高、科技含量高,新經濟、新服務、新農業、新能源、新材料、新商業模式。眾創業板上市企業在其上市前的報表,均呈現高毛利率、高凈資產收益率、高營業收入增幅等特點。然而,創業板公司上市后的盈利能力卻呈現了“乾坤大逆轉”。
從已公布的中期業績報告來看,當期105家有可比數據的創業板公司中,上半年凈利潤滑坡的為23家,占比高達21.9%。其中最值得關注的是,國聯水產在上市僅一周后,便交出了一份上半年虧損1412萬元的難看中考成績。
三季度的情況同樣不容樂觀,從目前數據看來,創業板公司帶來的驚喜甚少。15家發布預告的公司預增7家、略增2家、續盈1家、扭虧1家,報喜公司比例只有73%。
相比而言,北京的創業板公司業績下滑尤其嚴重,如明星公司華誼兄弟,其上半年營業收入下滑了22.29%,凈利潤更是下滑了74.1%。
盈利不足照樣三高橫行
創業板啟動近一年,批準了100多家公司上市,這些公司以“高超募、高市盈率、高股價”發行,卻未能給出與之匹配的業績,盈利能力甚至遠遜色于中小板和主板。
目前創業板市盈率達到68倍,而同期中小板、全部A股、滬深300的市盈率分別為45倍、19倍、15倍,創業板估值分別是以上板塊的1.5倍、3.5倍和4.5倍。
從中報給出的數據看來,創業板企業似乎無法支撐如此之高的溢價。創業板上半年實現凈利潤30.49億元,同比增長24.42%;而同期的中小板公司平均增幅達到43.63%;主板公司上半年同比平均增幅也達到了41.07%。
雖然倒掛的盈利能力和估值已經受到了市場的詬病,但創業板公司的發行卻依然堅持“三高”。昨日4只創業板新股上市,發行市盈率均超過65倍,其中最高的易世達,發行市盈率高達89.72倍。
不是所有創業板都叫納斯達克
從創業板開板之初,一直有人宣稱創業板將成為中國的納斯達克,但從目前看來,無論是上市公司的質量還是發行方式,都讓人對當初的這種說法產生疑問。
一位市場人士指出,創業板當前的發展似乎正在遠離當初的定位。而對比創業板推出這段時間內在深圳中小企業板上市的近200家公司,不難發現,無論是在發行規模還是行業特性等各方面,都幾乎無法做出區分。創業板的上市公司大多處于發展成熟期,傳統行業的企業依然占據了重要位置,以輕資產為特征的“新經濟”企業少之又少。
“一說到創業板就盯著納斯達克,其實我們更應該看看香港的創業板。”齊魯證券分析師表示,開板10年的香港創業板目前已經完全淪為了業內人士口中的“垃圾板”,幾乎無人問津,而目前A股創業板的發展路線似乎有可能成為香港創業板第二。
商報記者 張陵洋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