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駱海濤實習生彭蕓發自廣州
這個半年報季節,曾經拼命分紅的創業板公司們不再熱衷分紅,既因為上半年交出的成績單并不漂亮,而超募資金又被盯得很死,也因為大股東們即將迎來直接套現的機會
截至8月底,118家創業板公司中,只有7家實施分紅。
而半年之前,當創業板公布2009年年報時,3月份前上市的58家公司中只有2家沒有分紅(詳見本報4月14日《半歲創業板憑何大派紅包》)。
雖然半年報時本就不是分紅旺季,但創業板公司們從此前的瘋狂直接進入冷淡,還是讓外界十分關注。
“高成長”公司的低成長
成績單顯示,這半年,無論是與主板還是與中小板相比,貼著“高成長”標簽的創業板,業績矮人一截“墊底”的成績單讓創業板分紅師出無名。
截至8月底,上市公司中期業績披露完畢,106家創業板可比公司凈利潤上半年同比增長24.42%。而同期,四百余家中小板公司的成績單是平均增幅43.63%;逾千家主板公司增幅則為41.07%。
無論是與主板相比,還是與中小板相比,貼著“高成長”標簽的創業板業績都顯得矮人一截。
同時,半年前用于分紅的錢的另一個重要來源———超募資金,也被公眾和監管層盯得很緊。
許多公司,都選擇將超募資金放在銀行吃并不豐厚的利息。
公布超募計劃“最拖拉”的公司網宿科技中報披露:上海證監局曾在現場檢查發現,截止到4月30日,網宿科技半年前在創業板募得的5.13億元資金中,有4.6億元成了定期存款。也就是說,網宿科技去年10月IPO募集的九成資金并沒用在主營業務上,而是躺在銀行里。
除了把錢存銀行收取利息之外,還有13家公司花了9.5億元“以提升公司形象、便于集中管理”的名義圈地、買房、買車。至今,仍有25家公司、涉及近120億元超募資金尚不敢輕舉妄動,未確定投放動向。
高管辭職潮的奧秘
“分紅的招數用一次就夠了,現在有機會直接賣掉手上的股票變現”“分紅的招數用一次就夠了,現在有機會直接賣掉手上的股票變現。”一家創業板上市公司財務總監向南方周末記者表示。
對更多的創業板公司來說,這個8月,高管們正紛紛忙著辭職———一共有10位高管辭職,比以往的任何時候都多。
這跟創業板即將迎來第一波解禁潮有關,因為第一批創業板公司的限售股將于10月底到期。
經本報記者查閱深圳交易所的信息,截至9月6日,在118家創業板上市公司中,有26家正式發布過高管宣布辭職的公告;辭職的高管有39位;其中17人持有共計約2800萬股的股份,以9月7日收盤價算,涉及金額超過6.5億元,其中賽為智能原董秘周嶸一人所持股份即近2億元,占上述總金額超過四分之一。
事實上,一些“先知先覺”的股東早就為此做好準備———參加完分紅的豪門盛宴后,再在解禁潮中全身而退。
根據深交所的規定,創業板公司上市時,董事、監事、高管人員除在上市后12個月內不能減持外,還需遵守任職期間每年直接或間接轉讓不超過其所持股份總數的25%的承諾。
不過,對于離職的高管,只要他們在離職后半年內不賣出股份,那么1年限售期屆滿后,就可以沽清手上的股票。
網宿科技原總經理彭清就做好了準備。3月10日,他成為了創業板公司高管辭職潮中級別最高的一位。公司上市前,彭清持有約254萬股;而在2009年報分紅送股的“大躍進”中,彭清除了獲得25.4萬元的現金紅利外,股份飆升至近432萬股,市值逾8000萬元。
只要彭清愿意,等到10月30日的限售期一過,就可以將這些股票全部套現。
除了這些高管們,其他股東也極有可能將手上的股票變現。一直關注創業板的天相投顧首席策略分析師仇彥英向記者表示,創業板的解禁股持有人很多都不是產業資金,而是中、短線的創投資金以及個人投資者。這些投資者在股票解禁后盡快撤出以兌現利潤的動力非常強烈。
11月1日,首批上市的27只創業板股票近12億股股份將“出籠”,而今年余下的幾個月里,創業板累計解禁市值將達到約450億,占目前流通市值超過40%。
新上市的還是想分紅
無論國騰電子,還是奧克股份,分紅延續的是一個老故事:紅利的大頭都裝進大股東的口袋里
即使成績單并不漂亮,還是有人想分紅。逾百家創業板公司中有7家實施分紅,其中4家在此前2009年報中慷慨解囊過。
平安證券研究中小市值公司的分析師邵青表示,雖然上市公司對于分紅有各自的安排,而且很多公司不選擇中報來分紅,但總體而言,分紅還是要跟業績情況保持相關。
世紀鼎利是四家再次分紅的公司之一,支撐它的是相對漂亮的成績單。
該公司為移動通信網絡提供優化服務,由于華為公司是其重要客戶,被股民稱為“買世紀鼎利股票等于間接買到一直沒上市的華為”。
在4月份的創業板年報業績和分紅大戰中,世紀鼎利獲得了兩個第一名———凈利潤增幅最大:185.7%;現金分紅最豪氣:每10股送6.5元。
這一次,世紀鼎利挾業績增長50%之勢,再度分紅:每10股,轉增10股,送1.5元現金。
不過,像這樣有成績單支撐的分紅并不多,這次分紅的公司中,一些是剛剛上市的“新丁”。
首次分紅的國騰電子在8月6日才剛掛牌上市,至今還不到一個月的時間。不過,這家給衛星導航提供產品和服務的公司“迫不及待”地宣布分紅:每10股送2元現金紅利。然而,國騰電子中報的業績并不搶眼:主營收入僅增長9%,凈利潤增長25%。
與之類似的是奧克股份。這家在5月20日一上市就跌破發行價的新能源化工企業,盡管主營收入大增82.5%,但凈利潤卻下降了25.5%。公司對此解釋“收增利減”的原因是原材料成本上漲。不過,業績欠佳卻擋不住奧克股份送出大禮:每10股,轉增5股,派3元現金。
當然,無論國騰電子,還是奧克股份,分紅延續的是一個老故事:紅利的大頭都裝進大股東的口袋里。
上一輪分紅盛宴已經證明了這個結果———當時56家創業板公司的12.45億元年報現金分紅總額,光是派發給前十大股東的現金就達到了8.8億元,剩下的3.6億元派發給每個散戶后僅有563元。
不過,這種瘋狂分紅可能要掂量一下了。
近日,深交所向證監會提交了關于創業板直接退市制度的正式報告,建議及早明確地建立創業板不同于主板的退市制度。
這將成為創業板公司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
英大證券研究所所長李大霄向本報記者表示,創業板要實現“有進有出”,讓經營不善和不符合要求的公司退出,讓新鮮血液進來,這樣才能保持市場的活力。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