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記者 王硯丹
本周三,光大銀行(601818,收盤價3.68元)穿著“綠鞋”在上交所掛牌上市。與一個月前同樣穿“綠鞋”上市的農業銀行相比,光大銀行上市占盡天時地利人和——上市時間選在了8月18日,代碼601818,首日交易又以上漲18.06%收盤,每一個數字都諧音“要發”,有分析人士戲稱這是去年IPO重啟以來最“吉利”的一只新股。
但在光大銀行的高調亮相中,卻有一絲不和諧因素擾亂了投資者的心緒。自2009年6月10日新一輪新股發行制度改革以來,新股上市首日賣出席位中,機構幾乎已經絕跡。然而8月18日的上交所盤后公開信息顯示,一家機構專用席位當天賣出光大銀行4087.16萬元,以當天均價3.51元/股計算,數量達到1164萬股。而這也意味著,該機構需要有至少133個托管在這個席位上的賬戶頂格申購才能辦到,動用的打新資金將達到9.90億元。
上市首日機構席位巨量賣出
按照光大銀行的發行公告,單一證券賬戶申購數量不得超過240萬股,以3.63%的網上中簽率估算,每股賬戶頂格動用資金744萬元,能夠中8.71萬股。而上述機構專用席位在光大銀行上市首日能夠賣出1164萬股,這意味著需要有至少133個托管在這個席位上的機構賬戶頂格申購才能辦到,粗略估算,動用的打新資金將達到9.90億元。
一家大型券商的投行人士對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按照中登公司的規定,機構等特殊法人可以開具多個賬戶。比如證券公司每500萬元注冊資本就可以開立一個證券賬戶,保險公司每一保險產品可以開立一個證券賬戶等。如一家券商注冊資本1億元,那么可以開立20個自營賬戶。這些機構賬戶托管到證券公司席位上也有專門的規定。以基金公司為例,一家基金公司可以到多家證券公司租用席位,但是證券公司的某一個特定席位只能租給一家基金公司(其他機構,如券商、信托、險資等也不能混用機構席位);基金公司在租用的席位上,可以為旗下各基金品種各開一個賬戶。因此那個在光大銀行上市首日賣出1164萬股的機構席位,可以推斷是同一家機構旗下的133個賬戶所為。
多賬戶可突破申購技術壁壘
這位投行人士還認為,上述機構同時動用133個賬戶參與光大銀行網上打新,實質上是利用了多賬戶優勢與散戶爭利。因為單一自然人憑身份證只能開一個賬戶,雖然現在存在一個人同時操作父母、子女、配偶等親戚朋友賬戶的情況,但是一個人能同時操作133個賬戶、并且每個賬戶都有足夠資金頂格打新,這種情況幾乎是不可能存在的。新股發行制度改革后,規定單一賬戶申購股份不能超過發行總量的千分之一,一定程度上將利益向散戶傾斜。但是機構則可以利用多個賬戶同時操作,來規避這一規定。
從有關資料來看,這種機構利用開設的多個賬戶來突破打新資金瓶頸的案例從IPO重啟之初就已開始。去年7月初,有媒體曾經報道稱,有信托公司為了大規模打新,很短時間設立了上千個信托計劃,并用這些信托計劃的名義設立網上申購賬戶,從而做到了既不違反現行規定,又突破了技術壁壘。比如一只新股網上申購規定一個賬戶可以申購5萬股,那么機構如能開立1000個賬戶,申購總額就可以達到5000萬股。
誰在 “友情贊助”光大銀行?
不過,自從去年7月新股恢復發行以來,除了光大銀行,從公開資料中很難找到這種機構利用多賬戶優勢大規模參與網上申購的情況。
按照慣例,新股上市首日由于換手率高、波動較大,都會有交易公開信息披露。《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梳理一年以來新股首日交易公開信息后發現,第一天上榜的賣出席位基本是清一色營業部席位,多以游資俱樂部為主。如8月3日上市的鄭煤機 (601717,收盤價31.42元)首日大漲57.2%;8月16日上市的際華集團 (601718,收盤價5.70元)首日也大漲了76.29%。但是這兩家滬市新股上市首日賣出席位中均無機構席位。
既然前述新股網上申購制度的瑕疵一直存在,為什么這家機構會忽然想起網上申購光大銀行,卻不參與其他新股的打新呢?更何況其實申購鄭煤機和際華集團收益率更高——光大銀行網上申購收益率約為0.66%,而鄭煤機和際華集團的網上申購收益率都超過了1%。
某私募人士認為,雖然無法考證這家能夠同時動用133個賬戶申購光大銀行的機構到底是何方神圣,但是這家機構無疑應該是一個大塊頭,并且不排除與光大銀行有較深的淵源。一方面,這家機構斥巨資申購可以為光大銀行IPO壯大聲勢;另一方面,光大銀行上市時大盤環境較好,市場處于反彈之中,且穿著“綠鞋”上市,更杜絕了破發風險,因此這家機構進行網上申購既是對光大銀行的“友情贊助”,自己在短時間內也可以獲得無風險收益,何樂而不為呢?
事實上,光大銀行的IPO從各個環節都可以看到兄弟機構 “友情贊助”的身影。如光大銀行首發的戰略配售部分及網下配售部分均有光大系公司的身影。光大集團旗下的全資子公司光大金控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和中國光大投資管理公司各獲得1.61億股光大銀行戰略配售股份;而光大證券(601788,收盤價15.91元)自營盤斥資31億元參與網下申購,最終獲得1億股光大銀行股份,是參與光大銀行網下配售的機構中,僅次于中船重工財務有限責任公司自營賬戶的最大買家。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