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經濟報道 史進峰 北京報道
5月4日,接近國有大行人士的多位投行人士透露,隨著建行“A+H”同時配股的方案出爐,中行、工行原先制定的“A股可轉債+H股配售”的再融資方案或將被修正,修訂方向便是參照此前招行、交行、建行的“A+H”股兩地配股的方式。
一位國有大行人士向本報記者透露,工行、中行將分別于5月18日、27日召開股東大會探討再融資方案。屆時,再融資最終方案將正式出爐。
不過,上述消息尚未得到有關方面的正式確認。
“五一”假期前夕,上述三行的大股東中央匯金公司發布公告,支持三行將2009年的現金分紅比例由50%降至45%,以提高其通過內部積累補充資本的能力,并表示將積極支持并參與各行的再融資計劃。從成本和維持現有股權不被稀釋角度考慮,配股方案對于匯金而言好于“A股可轉債+H股配售”。
配股更劃算
5月4日,工商銀行發布《關于2009年度股東年會的補充通知》,其中主要議案便包括:《2010年至2012年資本規劃》、發行H股股份和A股可轉債一般授權性議案。
此前中行曾發布公告稱,將在5月27日召開的股東大會的主要議題之一,便是更新3月19日臨時股東大會審議批準的關于發行新股一般性授權的議案。
5月4日,香港一位中資背景的投行部董事總經理向本報記者透露,中行的H股配售計劃有可能發生變化,最終方案可能傾向于配股。但尚未最終確定。
上述國有大行人士透露,盡管中行、工行曾先行公布再融資方案,但并沒有取得匯金的明確支持;而建行再融資方案一度難產也是考慮到匯金的態度不明,在融資規模、方式選擇上匯金考慮的因素頗多。
實際上,2010年1月份,當中國銀行率先拋出A股可轉債方案時,匯金的躊躇便可見端倪。
中國銀行當時公告稱,本次發行的可轉債以不低于50%的比例向除控股股東以外的原A股股東實行優先配售,具體比例提請股東大會授權董事會在發行前根據市場情況確定;這意味著持有中行67.5%股份的匯金將不參與A股可轉債計劃。
一位國有大行人士分析,中行當時作出該項決定可能與當時匯金態度不明有關系。“從匯金角度考慮,肯定不希望自己的股權遭到稀釋,所以更改再融資方式,對匯金來說是有利的。”
上述中資投行人士亦表示,自2009年10月份大行再融資提上議事日程后,匯金態度傾向于在不稀釋現有股權的前提下,參與國有大行的再融資。從這個角度講,三大行以“A+H”股同時配股對大股東匯金更為有利。
同時,相對于配股,可轉債方案面臨一些不確定因素。交銀國際銀行業分析師李珊珊分析,盡管可轉債方案對股票市場沖擊較小,但由于可轉債時間長,而且一開始只能計入附屬資本,時間拉長增加了不確定性。而股權融資可立馬解決資本不足的問題。
另外,從價格和成本角度考慮,采取配股方式也相對劃算。一位香港分析師分析,“配股一般采取現價打折的方式,而可轉債轉股價一般是高于現價的。”
若上述消息確鑿,工行、中行H股再融資方案可能會參照建行、交行模式,更改為統一配股方式。
匯金的算盤
國有大行再融資方案前后的博弈,凸顯出匯金“手中無錢”的困境。“對匯金來說,態度之所以一直不明,關鍵是錢的問題。”上述國有大行人士分析。
根據本報記者統計,2006年末以來,匯金公司從工、建、中三大行獲得分紅總額將近2100億元;而三大行此次再融資規模在2000億-3000億元之間。
目前,匯金分別持有工行、建行、中行35.4%、57.1%、67.5%的股份。以建行為例,大股東匯金需要為建行籌資420多億,而自2006年以來,匯金共從建行獲得分紅總額557.3億,此次再融資,匯金需將近幾年76.7%的分紅拿出來。
“這對匯金來說壓力很大,盡管近年分紅頗為豐厚,但匯金手中的錢不可能趴在賬上不動,一部分被拿出來還給財政部,或救助其他金融機構了。”一位中資投行人士分析。
上述國有大行人士分析,匯金在大行再融資的博弈中訴求終于明確:一是保持現有股權不被稀釋;二是從成本上選擇價格相對低的方案;另外,希望從國家得到更多的資金支持,比如獲得更多的外匯注資。
不過,相對于招行配股方案50%的折扣,已公布的建行方案折扣相對較低,對 H 股價格的折扣約為15%。
2010年1季報業績發布會上,建行管理層表示,建行這次配股只是確定了上限為750 億元,而沒有確定下限,往下是有一定彈性空間的;同時,此次建行表示將遵照市場慣例,會根據當時的市況來確定折扣。分析師預計,目前除美國銀行尚未明確表態外,大股東對配股表現積極,預計價格會在市場折扣30%左右。
同時,建行表示,該行配股計劃經股東大會批準之后,還需經過銀監會、證監會的審批,并與香港聯交所溝通,還需經過一段時間。以此判斷,2010年后四個月,建行有望正式啟動再融資。
(本報記者田林對本文亦有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