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財經訊 12月10日消息,據新浪財經統計,為提高資本充足率,下半年中資銀行已共計融資2100多億。專家預計明年銀監會資本充足率要求最高不會超過15%,在當前融資額度下,銀行進可放貸退可守監管底線,能更好適應明年資本需求。
多家中資銀行共計融資2100多億
下半年至今,我國14家上市銀行中已有9家通過定向增發、發債、配股完成再融資計劃。六月份,深圳發展銀行通過定向增發融資67-107億元,交通銀行通過發債融資250億元;七月份中國銀行發債融資400億元,工商銀行發債融資400億元;八月份招商銀行通過配股融資180-220億元,建設銀行發債融資200億元;十月份浦發銀行通過定向增發融資150億元;十一月份民生銀行H股上市融資301.61億港元;十二月份興業銀行配股融資180億元。
融資原因主要是2009年投資拉動經濟增長,國民經濟新增10億元貸款,因而各商業銀行資本充足率水平下降所致。目前銀監會對中小銀行最低資本充足率的要求為10%,對大型銀行要求11%;要求次級債和混合債的發債銀行核心資本充足率須達到7%,其他商業銀行核心資本充足率不得低于5%。
資本充足率的要求來源于《巴塞爾協議》,該協議具有國際公法性質,同時約束于各協約國的監管當局及各國銀行。目前外部經濟復蘇勢頭尚未完全明朗,且銀監會沒有明確表示未來不會提高資本充足率要求,因此各銀行面臨再融資壓力,特別是中小銀行。
再融資不是“虧了A股、便宜了外資”
由于中國銀行業在2008年底經歷了一波外資股東“減持潮”,而今年下半年全球經濟逐漸回暖之際,中國銀行業又迎來了新一輪“增持”,市場中存在疑惑“再融資浪潮中是不是讓外資機構占了便宜?”
在11月17日以來銀行板塊已先于大盤調整,24日A股暴跌3.56%,其背后的利空傳言也即中國銀行的千億融資計劃,業內傳言“外資陰謀論”。
對此,中國科學院金融工程與風險管理研究中心副主任程兵向新浪財經表示,“A股市場中金融相關超過50%,金融股的走向對A股的走向是決定性的。QFII只有幾百億的資金,且利益不一致,不足以打壓整個A股市場,外資陰謀論不成立。”
程兵同時指出目前我國的銀行業認為自身金融市場是跑馬圈地時代,監管分類也是按照資產規模決定;在存貸款利率上級固定的情況下銀行只能靠“量”來盈利,勢必放貸。
上海國際金融學院院長陸紅軍亦認為銀行的信貸業務是很重要的一塊,“只要做好風險控制就可以了”。他預計明年1月份銀行信貸發行會比較快,因而現在再融資屬未雨綢繆。
資本充足率不會提高太多
就明年資本充足率要求是否會進一步提高,程兵表示銀監會還有其他方式控制信貸風險,存款準備金率已有13%,資本充足率過高是不合適的。“只可能加幾個百分點,13%左右可能比較合適,最大不會超過15%。”他說。
公開數據顯示,中國14家上市銀行今年前三季度累計實現凈利潤3387.64億元,同比增長2.2%,在A股最賺錢的10家上市公司中銀行占了6家,其中工商銀行凈利潤1005億元,同比增長8.2%。
專家認為,在銀行盈利能力及當前融資額度下,銀行進可放貸退可守監管底線,能更好適應明年資本需求。(任杰 發自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