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記者 賈 麗
由債委會主導運作的ST科健重組有著過山車一般的經歷,如今面對一度陷入重組困局的ST科健,不僅一般人都道不出個所以然來,恐怕ST科健自己都說不清楚。
同方集團一頭熱
不放棄重組
去年三月,ST科健重組方案亮相,債務剝離完成后,ST科健將通過非公開發行股票不超過5.3億股的方式購買同方集團100%股權。上述交易完成后,同方集團的資產和業務將全部轉移至ST科健,ST科健將轉變為以房地產投資為主的企業。
然而此后,同方集團二度重組ST科健均失敗,與此同時近期同方集團放棄ST科健的說法也在市場中流傳,那么該消息是否空穴來風呢?
同方集團董事長朱志平8月21日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我從來沒有放棄重組ST科健的想法。”
對于二度重組科健失敗,ST科健給出的原因是,同方集團未能按計劃完成其資產的預評估工作,也未完成其資產的整理和剝離工作,本次重大資產重組的條件尚不成熟。
對此,朱志平不以為然:“科健的態度很不明朗,債務影響太多,現在遇到相對比較麻煩的事。”
此次ST科健的重組,一頭熱的同方集團陷入無奈之中。
朱志平告訴記者:“按照證監會規定一個月之內評估報告要出來,評估公司一個月之內拿到我們和科健的合同才能評估。債委會同意之后我們馬上就可以簽合同,但是解決債務需要那么多銀行同意,債委會光走流程就需要二十多天,評估公司根本沒時間去做報告。”
同方集團主營房地產投資,以及與房地產相關的配套業務,兼營實業投資、科技投資、旅游投資、交通投資、農業投資、工業投資(金融投資除外),是多元化發展的大型集團公司。
家族式的管理方式如何改進成為一大難題,最終朱志平決定走上市這條路。而重組ST科健正是這樣一個契機。
“我已經和科健方面建議,必須給評估公司留下多于二十多天的時間做評估,才能按照證監會的要求,否則一個月之內肯定是來不及的。現在就看科健的工作效率如何。”朱志平透露他也一再提醒過ST科健。
對于與同方集團形成冰火兩重天的ST科健的冷淡態度,朱志平深感無奈:“因為是國有銀行流程比較復雜,幾個億的債權肯定要總行批過,他們的流程也需要花時間,在流程方面沒有安排開,那么多銀行程序走一圈下來,留給評估公司的評估時間就不夠。”
那么,ST科健是否可能正在尋求新的重組方?
朱志平表示:“這個是他們的權利,找誰是他們的事情,但是我們從來沒有放棄過。”
ST科健利益難均衡
遲遲未答復
那么,對于重組,ST科健到底玩的什么把戲?
記者多次撥打ST科健董秘的電話,但是始終無人接聽。
一位接近ST科健的相關人士告訴記者:“科健原來隸屬中科院,各方利益滿足都有個過程,這就看利益如何平衡,國有企業大多會有這樣的弊端。”
他告訴記者:“雖然前中科院秘書長在業界相當有影響力,但是國有企業發展凈資產不靈活,發展起來很多東西說不清楚,涉及面比較復雜。”
目前ST科健前三大股東分別是深圳科健集團有限公司持股比例22.41%,深圳市智雄電子有限公司20.67%,中國科技產業投資管理有公司1.83%。
業內一位長期關注ST科健的分析人士告訴記者:“ST科健一直有重組計劃,時代都在變化,誰來重組、注入什么資料,對上市公司影響如何,都是科健頭疼的問題,但是各方利益不均衡,重組涉及多方利益的博弈,一般外界的人難以理解。”
無主營收入債務龐大
重組之路艱難
如今ST科健已經完全無業務支持,只能寄期望于重組。而看到ST科健債務龐大的債務,不禁使人深吸一口氣。
ST科健剛剛出爐的2009年半年報顯示,主要收益來源對合營公司深圳三星科健的投資收益為2400萬元左右,較去年同期大幅下降80%左右。公司今年上半年凈利潤約為-1300萬元左右。主營業務已經停產多年,近年來,公司主要以清理庫存為主,因去年底庫存已清理完畢,故報告期公司無主營業務收入。
截至2009年6月30日止,ST科健擔保余額為人民幣125,663.85萬元,美金483.97萬元,合計折合人民幣為128,971.60萬元。其中對外擔保余額逾期金額為125,460.60萬元(折合人民幣),擔保預計負債17,697.30元。ST科健對外擔保均為歷史遺留下的擔保。
同時,ST科健作為主債務人向銀行借款,由于逾期未還被債權人起訴而產生多起訴訟事項,共計本金人民幣11,550萬元及相關利息、美元1,696.26萬元及相關利息。截至2009年6月30日,ST科健資產總計5.5億,總負債18億,嚴重資不抵債。
ST科健稱,近年來,公司一直在尋求通過債務重組及重大資產重組的方式爭取豁免或剝離公司的或有負債,希望公司加快推進相關工作,同時不斷完善法人治理結構,加強風險防范措施,確保今后不再發生新的違規擔保。
一方面同方集團一再表露重組ST科健“盛意拳拳”,另一方面ST科健的重組一度擱淺,到底是否你情我愿,ST科健的重組恐怕還需要一段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