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徐雅玲
7月9日,前一交易日臨時停牌的五糧液(000805.SZ)高管陷入忙碌。記者多方打探獲悉,與五糧液集團合資組建銷售公司的細節事宜,仍處于商討階段。
“可以肯定的是,新成立的合資公司將由上市公司控股,只有這樣才能合并財報,但具體持股比例還沒有確定。”會議間隙,五糧液董秘彭智輔告訴記者。
此前,市場普遍預期,五糧液將全資收購進出口公司,真正意義上完成徹底清除此項關聯交易的目的。但現在看來,選擇與集團公司利益共享仍是妥協之策。
“折中”控股
目前,坊間傳聞,五糧液對新組建的合資銷售公司控股比例在70%-80%,否則將無法解釋“徹底解決”的真正涵義。但彭智輔對此未予評價,僅稱“還不確定”。
年報顯示,五糧液2007年與進出口公司關聯交易額度由2006年的35.5億元上升為41.32億元,占當年關聯交易總額的63.46%。2008年為41.33億元,但占比增至89.92%。
2009年,五糧液預計此項關聯交易總額達52億元,占比84.77%。顯然,進出口公司承接的五糧液系列酒內銷、出口業務與日俱增。
對其侵蝕的利潤,不少券商估計,僅2008年,若按照進出口公司出廠價結算,其直接回流的利潤約達10億元。
中金公司研究報告顯示,2007年五糧液集團共盈利31億元,其中進出口公司貢獻23.8億元,占比為76.8%。
此外,通過經銷商外銷,其利潤也是大量流出。今年4月在香港掛牌上市的銀基控股,作為五糧液最大海外經銷商,銷售五糧液酒的毛利率高達60.38%,甚至高于五糧液2008年的平均毛利率54.69%,接近于五糧液高價酒(含稅價70元以上)66.73%的毛利率。
目前,宜賓市政府對集團存在較大考核壓力,“銷售額方面要求每年遞增50億元,即今年集團銷售額要達到350億元,利稅65億元,明年銷售額要達到400億元,利稅70億元。”知情人士表示。
或基于此考慮,通過合資分享進出口公司帶來的巨額利潤,對集團及上市公司,都是較為折中的方式。
彭透露,盡管如此,進出口公司仍將保留。“(公司)一年經營著集團公司數百億的業務,主業白酒貿易雖然被劃走了,但其他例如玻璃、絲綢等貿易項目仍歸屬集團旗下,一切照舊經營。”
避稅之選?
實際上,倉促停牌解決進出口公司問題,與即將出臺的白酒消費稅調整不無關系。
五糧液內部人士透露,對于市場質疑的消費稅偷漏問題,公司一直著力解決,而此次白酒消費稅的調整,雖征收稅率不變,但對于高檔白酒征收力度顯然加大。公司不得不在銷售環節有所考慮。
五糧液2008年年報顯示,其全年消費稅額約4.17億元,占全年銷售收入的5.2%左右。此前,市場人士通過上市公司銷售公司與合并報表后主營收入的差異,推測近3年五糧液涉嫌少交消費稅約19.51億元。
事實上,大多數白酒企業為逃避白酒從價稅,紛紛設立銷售公司,將產品以遠低于出廠價的價格出售給銷售公司,銷售公司再高價出售給大經銷商。而國家以往對白酒行業征稅主要是針對白酒產品第一次的出售價,并非第二次的出售價。當銷售公司高價將產品出售給市場時,這時僅繳納一項6%的營業稅,實現合理避稅。
目前,市場傳聞白酒消費稅新方案20%的從價稅率不變,提高征稅稅基,及增加征稅項目,由此,企業相應上繳的消費稅將增加一倍。另有市場信息顯示,國家很可能從企業的批發環節加征一道稅,很可能是從白酒企業的銷售公司那邊加征。
對此,不少白酒企業唯有提價化解。山西汾酒(600809.SH)已率先提價10%左右。但彭智輔表示,提價還未得到相關信息。五糧液某大型品牌運營商也向記者證實,目前沒接到提價通知。
不過,有市場人士認為,五糧液漲價前,通過成立合資銷售公司,很可能是為轉嫁消費稅成本,降低消費稅提高對其業績帶來的負面影響。
對此,五糧液人士不愿置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