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習記者 張 寧
本報訊 已解禁數日的華夏銀行(600015)不但沒有出現機構奪路出逃的場景,反而在昨日創出今年以來的股價新高。而在大宗交易市場上,華夏銀行同樣風平浪靜,這在某種程度上反映了各方機構當前對華夏銀行的惜售心態。
此次華夏銀行15.835億股限售股于6月8日上市流通。根據公開信息顯示,這15.835億股限售股份共由25家機構持有,持有人結構十分分散;第一和第二大股東解禁份額共為5.393億股,占比34.06%,其他小非的持股總量則達到了65.94%;同時,財務投資者薩爾·奧彭海姆股份有限合伙企業持有的1.712億股華夏銀行限售股全部獲得流通權,該部分華夏銀行限售股購得成本僅為4.5元,按華夏銀行解禁前夕6月5日的收盤價計算,薩爾·奧彭海姆獲利超過10.25億元。
市場曾經預計,此次華夏銀行限售股解禁的拋售的壓力不小,有券商研究員更預計,華夏銀行在限售股解禁日和解禁后有可能會走出類似中國太保(601601)、海通證券(600837)的走勢。
但自6月8日華夏銀行限售股解禁起,截至6月10日,華夏銀行的累計漲幅達到了6.67%。10日盤中更一度漲至11.42元,創下了今年以來的新高。
有分析認為,推動華夏銀行股價上漲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市場預期德意志銀行可能會增持部分相關解禁股份,從而成為華夏銀行的第二大股東。
公開資料顯示,此次解禁的財務投資者薩爾·奧彭海姆時曾與德意志銀行簽署了一份期權協議,約定德意志銀行(或其指定第三方)有權在一定期限內向薩爾·奧彭海姆以雙方約定的期權條件購買其持有的華夏銀行股份。
對此,德意志銀行相關人士則對記者表示,暫時不便發表意見。同時,有業內人士認為,即使德意志銀行有意接盤華夏銀行,仍必須經過監管層的批準。
某重倉華夏銀行的基金經理則對記者表示,近期不會拋售華夏銀行。他認為目前經濟復蘇跡象明顯,下半年持有的銀行股將成為跑贏通脹的重要籌碼,而在銀行股中,華夏銀行的PB約在2倍左右,低于行業平均的2.8倍。
另外,在大小非主要的出貨平臺———大宗交易市場,華夏銀行也同樣是風平浪靜。迄今為止,只有一家持有華夏銀行的“大小非”于6月8日現身于上交所大宗交易平臺上。而深圳某活躍在大宗市場的人士對記者表示,在華夏銀行解禁前后,尚沒有聽說該股的“大小非”們在市場上進行兜售的消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