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記者 馬超彥
有這樣兩家大小非公司,一邊逢高精準減持一家公司的股票,一邊又大手筆準確吃進另一家公司的股票,甚至成為了后者的前十大流通股東。
這兩家大小非在這個完美的輪回中可謂是“賺飛了天”。
在市場擔憂大小非減持壓力的時候,卻很少人注意到這些大小非套現后錢去了哪里?大洋電機(002249,收盤價45.32元)今天發布的一季報揭開了冰山一角。
限售股一上市就減持
這兩家公司便是德豪潤達(002005,收盤價11.35元)兩大發起人股東珠海通產有限公司 (下稱:“珠海通產”)和深圳市百利安投資發展有限公司(下稱:“深圳百利安”)。
3月31日,德豪潤達公告了限售股份持有人出售公司股份情況的公告。珠海通產和深圳百利安同時于3月27日以7.16元的價格通過深交所減持了公司的股票,共計1007.64萬股。其中珠海通產減持了172.78萬股,占總股本的比例為0.53%,深圳百利安減持股數為834.86萬股,占總股本的比例為2.58%。此次減持完畢后,深圳百利安不再持有德豪潤達公司的股票,珠海通產仍舊持有總股本4.47%的無限售條件股份。
不過令人驚訝的是,德豪潤達的上市公告書顯示,珠海通產是其第二大發起人股東,持有德豪潤達1650萬股,持股比例為16.34%;深圳百利安作為第三大發起人股東,持有公司的股票為1350萬股,持股比例是13.37%。
自公司股權分置改革方案開始實施一年之后,即2006年11月6日限售股上市流通之后,兩家公司就開始陸續減持德豪潤達公司的股份。從股價的走勢觀察,這兩大股東選擇拋售的時機可謂精準。從市場開始炒作重組概念后,德豪潤達股價從去年11月初最低時的每股2.18元一口氣直沖上了3月27日的收盤價8.43元,幾乎站上了近一年之內的最高價,而兩大股東恰恰在當日進行減持。而當時市場也一直在炒作德豪潤達引入戰略投資者,涉獵新項目LED領域的消息,不想第二天,公司對外投資的公告證實了消息的真實性。
之后,德豪潤達的股價并沒有停止兇猛的漲勢,一直扶搖直上,截至昨天報收于11.35元。如果以2月2日3.17元的收盤價計算,在不到3個月的時間里其股價翻了3.6倍。
一季度吃進大洋電機
無可置疑的是,這兩家大股東“賺飛了”,那么他們套現之后的資金去了哪里呢?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今日在大洋電機的一季報里又發現了這兩家公司的身影。原來是左手套現,右手隨即展開了對大洋電機的炒作,并且炒成了大股東。大洋電機一季報顯示,公司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為5736.2萬元,同比增長32.99%。其每股凈資產高達9.67元,業績穩定增長。更值得注意的是,大洋電機上市首年即推出了高送轉方案:每10股轉增10股,并派現8元(含稅)。
于是在精準套現后,珠海通產和深圳百利安在大洋電機身上又上演了準確進場的一幕大戲。
記者驚奇的發現,在本報告期末,大洋電機前10名無限售條件股東中,珠海通產以持有120.6萬股的持股數量,占據了第一大流通股股東的交椅,而深圳百利安則以31萬股的持股數量占據了第五大流通股股東的位置。
大洋電機實際流通A股僅有3200萬股,屬于典型的小盤股。從大洋電機2008年年報可以看出,在前十流通股股東中沒有這兩家公司的身影。
大洋電機從去年11月份的11.44元,平穩上漲,尤其是進入3月份以后,股價在20元的位置突然發力,直線暴漲至4月15日的52.79元,僅用1個半月的時間,就變為了2.6倍。而相比11月份的11.44元,更是變成原來的4.6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