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記者 肖艷 魏玉卿
伴隨這場“戰爭”上演的是股價令人乍舌的表現。ST興業的股價從4月9號開始連續6天漲停,但本周五一開盤就出現了洶涌的賣盤,但買盤隨后涌現,經過一場拉鋸戰,最終ST興業以8.12元收盤,上漲0.74%,成交創下了近期的天量。
連續六天開盤漲停、公司董事長和大股東利用媒體相互開炮……本周,ST興業(600603,收盤價8.12元)以這樣的方式引起了人們的關注。而周五的放量下跌和前幾天無量漲停形成了鮮明對比。這是一場由借殼引發的“戰爭”,貌似激烈的斗爭中卻閃現出諸多可疑。本周,《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帶著這些疑問,采訪了斗爭雙方的當事人。爭奪并未完結,疑惑仍然存在,這場“戰爭”對投資者餡餅還是陷阱?
債務纏身 秦少秋成董事長
ST興業,中國第一家房地產上市公司,成立于1988年8月28日,1992年1月13日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是上海當時著名的 “老八股”之一。
成立之初,公司由上海頗具實力的4家房地產企業:中華企業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紡織住宅開發總公司、上海房地產經營(集團)有限公司、上海城開集團有限公司(原徐匯區城市建設開發總公司)和交通銀行上海分行、上海久事公司等6家單位組建,主營房地產開發經營。當時出任公司董事長的是上海紡織住宅開發總公司總經理唐相道。
作為當年備受追捧的三無概念的一員,ST興業成了對外亂擔保的典型,股東欠款嚴重。2002年,公司財務狀況惡化,開發的房產項目被抵押,資金嚴重匱乏,債務重重。公司自稱無資金參與新一輪房地產開發,喪失了新一輪發展機遇。當年凈利潤虧損6.24億元。2003年,公司最初的發起人已經全部退出前10大股東。公司的大股東年年變化,股權極度分散,無人做主,公司董事長則一直由唐相道擔任。公司董秘祁勇對媒體解釋:公司股權相當分散,近些年,紡織住宅欠了公司大量資金,如果讓其從公司董事會中退出,公司債權恐怕難以落實。
2005年,秦少秋的名字出現在ST興業前10大股東名單里,排名第十。2006年,秦少秋一舉增持100萬股,占比0.82%,成為ST興業的第二大股東。而他旗下的上海北孚集團有限公司持股62萬股,占比0.32%。這一年,秦少秋代替唐相道成為了公司董事長。
秦少秋與陳鐵銘的“戰爭”
秦少秋為何會看上這樣一個債務纏身的公司?
“之所以選擇ST興業,是因為它已經是全流通股,‘三無’概念股,即沒有大股東、沒有主營業務、沒有實際控制人,覺得股性比較活!鼻厣偾飳Α睹咳战洕侣劇酚浾哒f!拔耶敃r是通過二級市場購買成為前十大股東的,ST興業組成董事會的慣例是:老的三個、大股東三個、前十位或者前二十位股東再推三個,2006年換屆推舉的時候,我的持股數是排在最前的,所以邀請我參加。選進董事會后,可能覺得我的思路還比較行,所以推舉我做董事長。當時我想的是解除債務和擔保,把平臺建設更好,隨著債務的不斷解除,逐步向創投轉型!
一位投行人士介紹,三無概念、股本結構單一、全為流通股且股權分散等特點,極易引發并購大戰,為兩市中最著名的收購概念股。在5只三無概念股中又以ST興業流通盤最小,股權最為分散。
ST興業吸引的不只是秦少秋一人。不久之后,這場“戰爭”的主角之一廈門大洲和陳鐵銘就出現在公眾的視野中。截至2009年1月,大洲系已增持公司股份至10%。至此,市場傳言,“大洲系”借殼ST興業幾成定局,大洲集團實際控制人陳鐵銘也向記者表示借殼決心已定。對此,秦少秋主導的北孚系作出反應,4月13日,北孚通過二級市場買入ST興業股票12.5萬股,北孚系持股比例由原先的4.94%上升為5.0001%。
除了股權之爭,雙方還試圖爭奪董事會控制權。為了在4月26日召開的股東大會中獲勝,秦少秋和陳鐵銘主動約談各路媒體進行采訪,打廣告。陳鐵銘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說:“秦少秋拒絕采用網絡投票的方式,是試圖阻止廣大中小股東行使自己的權利!倍厣偾飫t回應:“考慮到了周末股東的來往方便,沒有考慮到周末不能網絡投票!
除此之外,秦少秋更是適時推出了生態農業概念的資產重組計劃。而大洲方面則表示,要主業突出,做好房地產。
而伴隨這場“戰爭”上演的是股價令人咋舌的表現。ST興業的股價從4月9號開始連續6天漲停,由于投資者預期秦與陳還將爭奪股份,都不愿意賣出,導致成交量急劇萎縮。但出人意料的是,周五一開盤就出現了洶涌的賣盤,股價一度被打跌停。但買盤隨后涌現,經過一場拉鋸戰般的較量,最終ST興業以8.12元收盤,上漲0.74%,而成交則創下了近期的天量。
爭奪戰四大疑點
在這場貌似激烈的爭奪中,卻閃現出諸多可疑之處。
疑問一
北孚為何在2月份減持ST興業?
在2009年1月底大洲系已經持有公司10%股份的情況下,北孚系在2月份賣出占ST興業0.49%的股份。資料顯示,北孚系在2009年2月買入68.99萬股,賣出95.66萬股,凈賣出26.66萬股。既然如此,為何后來又在4月13日增持呢?
周四,ST興業董事長秦少秋在辦公室接受了 《每日經濟新聞》(下稱NBD)記者的采訪。
秦少秋(以下簡稱“秦”)說:“2月份減持有兩個原因:一是我們自始至終,沒有考慮過要舉牌,按照原來的步驟,2008年是解決公司遺留的全部債務,2009年是發展年,我們正忙著解決債務的擔保和談判。這時陳鐵銘舉牌了,我們沒有過多思考,也沒有關心。二是,這個時候股價在漲,我們的一個操作人員趁股價上漲賣了一部分,后來我發現了,這個時候不能減持,又買回來了!
疑問二
高調爭斗不利于北孚增持?
在此次北孚與大洲的爭奪中,最引人注意的是雙方的高調表現。北孚與大洲廣泛聯系媒體,主動約談采訪。有些財經報道很明顯地成為了兩人的傳聲筒。高調爭奪控制權使得股價開盤漲停,而且有買無賣。這對于收購雙方,尤其是控股權上處于弱勢的秦少秋有什么好處呢?這不是增加了他的吸籌成本嗎?
NBD:現在二級市場都知道你和陳鐵銘爭奪股權,本周股價連續無量漲停,沒有人賣票了,你不怕股份不夠嗎?
秦:“不怕。我們沒有打算通過增持來控制這個公司,有5%或者不到5%也就夠了,興業從發起到上市,就沒有一支獨大,股權極其分散。陳鐵銘及他的一致行動人持有10%的股權,但還有90%的股權在其他股東手里。”
NBD:未來你們會不會增持?
秦:不排除這個可能。
NBD:你似乎說得有些勉強啊。
秦:不是勉強,我們不增持,和我們在一條線的股東也會增持。
NBD:現在無量漲停,怎么增持?
秦:所以現在沒有辦法,只有等到價格打開了再增持。
NBD:這樣不就抬高了你們的增持成本。
秦:現在,ST興業創投業務已推向實施階段,如果一旦開展這個業務,股價就不能按照原來的來看了。在這場股權之爭結束后,債務和創投都可以同步進行,在今年是有可能的。
疑問三
秦少秋與陳鐵銘的關系如何?
NBD:陳鐵銘舉牌,隨后你們也舉牌,一個想做房企,一個想做創投,這樣又迫使你們不得不得提前宣布興業未來有資產注入,搞生態農業、新能源,且正好都與當前熱點符合,而股價在這個過程中被順利抬高了,似乎什么都踩到點上了,什么都很巧似的。
秦:陳鐵銘是在低點進入,他的舉牌也推動了ST興業大的發展方案的提前實施,如果不舉牌,肯定還要再等一段時間,所以他的出現確實是很巧的。
NBD:能談談您和陳鐵銘的關系嗎?
秦:1994年,我和陳鐵銘在他哥哥的房產公司,共處了1年多,我當時在上海這邊負責銷售,陳鐵銘是他哥哥派過來負責開發,是我上司,我們關系還是不錯,我離開后就一直在上海發展,這期間我們一直沒有聯系。
NBD:ST興業要轉型做創投,你們醞釀了多久?
秦:早在兩三年前就開始醞釀了。陳鐵銘來的時候,我的愿望是一起搞。但是陳鐵銘一來就要把董事全換了,所以談不攏。
NBD:如果你們勝了,接下來打算怎么做?會把大洲擠出去?
秦:陳鐵銘要么轉變觀念融合,要么就是投機炒股,他也不吃虧,他的持股成本在4.1元左右。如果他越是剛猛、排他那么其他人肯定也會排他。這是董事會與陳鐵銘的爭奪。我們董事會成員或者核心股東,合起來持股比例估計有20%~30%。
疑問四
秦少秋擅長炒作?
其實,秦少秋在資本市場初露頭角是在對金豐投資的操作。2005年,秦少秋持有金豐投資81萬股,超過了當時著名作家周梅森。后來周梅森又加倉買進金豐投資,秦少秋也加倉買進,到2005年年底周增持至78.11萬股,秦也增持至84.75萬股。但同時還買了ST興業,持有60.086萬股。此后秦少秋逐步減倉金豐投資,增持ST興業,到2006年6月30日,已達到160.09萬股。當金豐投資第二次股改通過后,秦少秋逐步逢高出貨,股東名錄顯示,基本拋售完畢。
秦少秋此次與陳鐵銘的公開競爭,會不會又是一場秀給人看從而實現拉高出貨的表演呢?
NBD:26日的股東大會會不會有懸念?
秦:我們勝出是沒有懸念的,ST興業有一大批長期持的有股東,都希望ST興業有一個發展的空間。所以,股東也沒有意愿支持陳鐵銘做房地產。到時候,我們會拿出一整套ST興業如何發展的方案,包括資產注入。
NBD:您作為ST興業的董事長,同時還是北孚集團的董事長,而北孚集團就是做房地產的,但是現在ST興業要轉型做創投,搞生態農業、新能源,是不是不看好房地產?
秦:北孚會一直致力于房地產發展,也會堅持做下去,ST興業轉型可以規避同業競爭。ST興業之所以選擇創投,早在兩年前就在討論,生態農業是國家政策積極支持的方向。農業、新能源也將成為中國經濟新的增長點。
一個滿身債務沒有主業的企業,在沒有任何實質進展的情況下,究竟值多少錢呢?即使任何一方控制董事會,以ST興業目前的股東和董事會的關系,公司能夠正常經營嗎?這究竟是一張大鱷爭奪小散漁利的餡餅?還是一個精心策劃充分表演的陷阱?投資者可能已經有了自己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