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彭友
一邊是ST公司處置股權的心態迫切,一邊是房地產公司借殼上市的熱情不減。近日市場上的數起案例顯示,雙方在這些買賣方面頗為“情投意合”。今年以來A股的一定漲幅,也使雙方談判有了相對合適的價格基礎。
近日以來,上海中路(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中路股份董事長陳榮受讓*ST帝賢B發起人股11232萬股,占公司總股份的15.9%,成為公司的第一大股東。廈門大洲房地產集團有限公司及其一致行動人獲得了ST興業10%股份,不排除在合適的市場時機下繼續增持該公司股票。重慶市金科投資有限公司受讓ST東源有限售條件流通股3356萬股,占公司總股本13.42%,擬實現旗下金科集團的整體上市。此外,ST得亨及公司第一大股東遼源市財政局也在與重慶隆鑫地產(集團)有限公司籌劃重大資產重組事宜。
平安證券最新的統計則顯示,兩市目前有10起地產商借殼上市正在進行中,其中有7家擬注入地產的殼資源為ST公司。
值得注意的是,閃電借殼ST東源的金科集團,此前原計劃赴港上市;去年5月份通過港交所聆訊的內地地產開發商寶龍集團近日也調整方向,計劃通過借殼轉向內地A股市場募資,當前正進行挑選目標等前期準備。從香港轉戰內地,成為眾多上市故事中的一大看點。
一位房地產行業分析師表示,“目前房地產市場行情依然不夠明朗,后市難以預料,如果不擴大融資渠道,地產企業的寒冬存活能力就要打折。”
現實的難題卻是,IPO尚未重啟,創業板不一定適合房地產企業,在此情況下,借殼上市堪稱一條行之有效的途徑。
而在另一方面,ST公司的殼資源也完全不值得“囤積居奇”。一位券商人士分析,由于IPO上市審批十分嚴格,殼資源自然會比較值錢。但隨著創業板的推出,殼資源價值下降將是一個漸進的趨勢。
此外,ST公司自身也是困境重重,重組刻不容緩。例如ST東源的原實際控制人奇峰集團和宏信置業已經難以“玩轉”上市公司;ST得亨則是幾度相親幾度無功而返;*ST帝賢B更是債務纏身,急需救贖。
上述兩方面的事實,使得買賣雙方都迫切地希望能夠完成交易,各取所需。
前述券商人士指出,今年以來,A股已有一定的漲幅,此前一些因為股價太低而“惜售”的ST公司,現在逐漸看到了可以接受的價位,年報披露也已經完成,暫停上市的危險逐漸臨近;對于買家而言,這一價格也不算高,相對比較合算。在這一時段,雙方的談判也就有了相對合適的價格基礎和時間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