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興 魏黎明
因停牌而幸運地躲開了2008年的大跌,今年1月份復盤后到目前漲幅已接近3倍,如今市盈率高達幾萬倍……戲劇元素都集中在ST有色(600259.SH)的身上,麻雀變鳳凰的故事正在這家公司身上上演。
投資者們都預期新的大股東可能把旗下的貴重金屬開采加工主業注入上市公司,但上市公司公告和有關負責人多次警告,目前并沒有意向。本報記者同時獲悉,ST有色的暴漲現象已經引起了中國證監會相關部門的關注,并要求上市公司書面解釋。
廣晟有色入主
2007年5月25日,披星戴帽的S*ST聚酯因為2004年、2005年、2006年連續三年虧損被暫停上市。
2007年初,廣晟有色金屬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廣晟有色”)開始謀求上市。在對國內45個可選擇的殼資源進行認真細致的考察、研究和甄選后,最后將借殼目標鎖定為海南興業聚酯股份有限公司。
經過兩年多準備,廣東省國資委獨資企業廣晟資產經營有限公司旗下的廣晟有色借殼ST聚酯,將旗下5家鎢礦企業、8家稀土礦開采、冶煉、加工企業和1家銷售企業整合為一個完整產業鏈集團注入ST聚酯。由此,ST聚酯更名廣晟有色,從一個瀕臨退市的紡織企業變身為有色金屬企業。
從暫停上市的2007年5月到廣晟有色恢復上市的2009年1月,上證指數經歷了從4000點沖高到6124點然后重挫至1664點,其后緩慢回升至2000點的天翻地覆,因借殼而躲過大熊市的ST有色由此上演了一出麻雀變鳳凰的好戲,從復牌當日收盤的6.60元一路高歌猛進,上演了20多個漲停。
“公司基本面發生巨變,同時廣晟有色還承諾2009年凈利潤若低于1447萬元,則將以現金補足差額。摘帽是遲早的事。”廣東江門一位持有ST有色的投資者區生表示。
平安證券的研究報告指出,“我們認為目前公司的合理估值區間在4.80~6.36元之間,但鑒于公司較為樂觀的未來發展前景。潛在的幾點投資機會不排除成為市場短期炒作公司的題材。建議長期關注公司。”
ST有色披上了廣晟有色的五彩外衣后搖身一變,在資金的追捧下更是光芒四射。
“我就在復牌當天大手買入。后來預增1200%的報告出來了,并有機構進入,所以我又加倉,幾乎全倉了。”在復牌后隨即買入的區生表示,“股評家、傳媒都稱不要買ST,但ST往往是黑馬的搖籃。”
上升推力
令二級市場投資者趨之若鶩的究竟是什么?
“由于ST有色屬于廣晟系,廣晟系還有中金嶺南和風華高科,市場看好廣晟系,他們一漲,ST有色也跟著漲。ST有色還跟有色金屬有關系,有色金屬板塊漲,ST有色也跟著漲。所以,股價漲得比較快。”ST有色控股股東廣東廣晟有色金屬集團一位相關負責人解釋。
但對于ST有色是否物有所值,坊間議論較多。公開信息顯示,廣晟有色是廣東省最大的、資源相對壟斷的一家礦產資源公司。目前廣晟公司實際控制的礦產資源量在廣東全省位居第一。
廣晟資產公司董事長李進明曾公開表示 “2011年甚至2010年整體上市”,廣晟有色主要以鎢與稀土為主,而我國的稀土資源占全世界已知儲量的80%。
“底牌都在上市公司手上,他們手里掌握著資源,怎么弄都行,一般投資者沒有辦法去給公司估值。”深圳一位私募負責人稱,“但這個公司主要炒的是預期和想象空間。”
廣晟有色金屬集團一位相關負責人也坦承:“目前,股市里稀土方面只有一家包鋼稀土。中國稀土探明儲量占世界探明儲量的約80%,廣東又占中國的近50%。所以市場對這一塊預期比較高。”
針對市場上資產注入的傳聞,4月1日該公司的公告稱,“公司以稀土、鎢等貴重金屬開采加工作為主業,是否注入上市公司將根據公司控股股東的整體發展戰略而定。”
本地資金彪悍
“不少證券公司對我們也開始關注了,做了很多報告送給我們,把我們分析得很詳細。”廣東廣晟有色金屬集團一位相關負責人介紹,“還有不少基金公司打電話給廣晟有色負責人,我們有時候也吹吹冷風,但是基金以為是故意打擊他們,他們反而熱情更高了。”
在相關的交易數據中,也數度出現過機構席位的身影。相對來說,廣東本地的游資和私募更是在ST有色上高度活躍。
針對交易所披露的交易數據中顯示幾家交易上榜營業部,廣州一位熟悉私募基金的人士評價到:“天河北那邊有點像寧波解放南,大戶比較多,其實算是游資和私募出沒的地方。深圳的紅嶺中路則不必說,私募發達遠近聞名,近期上榜的方正證券有限責任公司杭州保椒路證券營業部這個也是游資大本營。”
但ST有色比較小的流通盤更成為游資看重的因素。“價值幾何,沒人知道,上車下車均自愿。”一位在ST有色股吧里留言的散戶抱怨,“盤面極輕,隨便幾百手就能拉個漲停。”
廣晟有色的相關負責人也承認,“我們盤子也小,股價容易上去。你像3月25日的漲停,買賣總量才400多萬,這就給我們帶來很大壓力。”
交易數據顯示,從ST有色復牌后開始算起,散戶的數量和持股數都是增加的。而蜂擁而上的散戶很少有人留意到上市公司的這個公告,“2008年下半年以來,受全球金融危機影響,公司主要產品稀土和鎢的價格有較大跌幅,出口萎縮,企業營運資金緊張,部分產品積壓嚴重,個別下屬公司也一度出現停產狀況,企業生產經營面臨一定的困難。目前企業正克服種種困難,依然在維持著基本生產經營。”
來源:經濟觀察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