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報記者 孫中元
自從上月14日汽車振興規劃獲得國務院通過后,業內對該規劃細則一直充滿期待。
昨天,據相關報道,汽車產業振興規劃細則已經于本月11日下發,《汽車產業調整振興規劃》細則中,有完善企業兼并重組、支持企業研發等內容。細則明確支持大型汽車企業集團進行兼并重組,產銷規模占市場份額90%以上的汽車企業集團數量由目前的14家減少到10家以內;汽車下鄉50億元補貼發放3月1日正式啟動。
昨天,受振興規劃細則政策出臺的刺激,在整個大盤整體下跌的情況下,卻有幾支汽車股獨樹一幟,逆市大漲。長安汽車迎來第6個連續漲停,東安動力也接連兩日漲停,另外曙光股份和長豐汽車漲幅均超6%,金龍汽車則漲5.56%。
業內人士敏感的意識到,僅僅是刺激需求拉動消費的政策絕對不會帶來這樣的漲幅,這幾只個股的猛漲更可能是體現了政策中“完善企業兼并重組”的精神,也就是接下來可能發生重大整合的對象,市場對重組概念的追捧將這些個股推上了漲幅榜。
北汽將重組福汽長豐
中信建投分析師鄭軍透露北汽集團最近會有動作,他透露,北京汽車工業控股有限責任公司(簡稱北汽控股)可能是目前重組的第一人。北汽控股與華晨、昌河和黃海都進行了接觸;廣汽與長豐、一汽與華晨、東風與哈飛等也充滿可能。
據來自北汽控股內部的消息顯示,北京控股重組的對象確切集中到福建汽車集團(以下簡稱:福汽集團)和長豐汽車兩家身上,只等最后的抉擇。尤其是福汽集團,與北汽控股這家最有淵源的企業進行過多輪接觸,因為雙方都是戴姆勒-奔馳、克萊斯勒以及三菱汽車在中國合作伙伴,外方伙伴也一直有意雙方重組。
如果北汽控股和福汽重組,戴姆勒、克萊斯勒以及三菱的重心或許重新向北京偏移,而三家跨國公司在中國的業務也不用再三心二意,北汽控股將是他們唯一的或者最重要的合作伙伴。
但對長豐汽車心儀的卻并不只北汽控股。今年早些時候,長豐集團董事長李建新表示,按照湖南省的開放合作思路,長豐汽車將抓住機會做加法。但李建新未透露具體舉措。外界預計,長豐汽車或和國內汽車企業合作,或者直接收購海外的汽車資產。
關于長豐集團如何做加法,業內有多個版本。一是北汽集團將收購長豐集團,但李建新并未對此做出答復。二是,長豐集團將和廣汽集團合作,或由廣汽集團收購長豐集團,或雙方和三菱汽車共建合資項目。
還有媒體稱已從長豐汽車一位副總經理處獲得確切消息:廣汽已經與長豐談妥收購方式,最快將于10月公布收購事宜。
昨天《證券日報》記者采訪了長豐汽車董秘蔣建國,他承認“行業并購重組是個大趨勢,但怎么個整合法我們也不太清楚,現在還不知道,我們公司就做好生產經營” 問到公司有沒有和其它公司或集團進行過接觸,他表示“那我也不太清楚”。
但他認為規劃中的加快對自主品牌和新能源汽車的扶持力度等內容,會對整個汽車行業都應該有促進作用,在長豐汽車的業績上也應該有一定體現,但是現在不好說。對于今年的業績會有怎樣表現,他也表示“今年不好說,按理說會有提升。”對于其它問題他也一概以讓記者等年報出來自己看做回答。
鄭軍預測在此過程中,長豐汽車可能會作為一個籌碼被北汽或廣汽吞掉,因為長豐部分符合北汽的重組原則。據了解,重組長豐汽車是北汽控股出于打造國內最大SUV基地的規劃,希望依托長豐汽車目前在SUV領域內的優勢,以及和三菱合資的關系,將其納入麾下的。
長豐汽車和福建汽車可謂二線汽車公司中的典型代表。長豐汽車與三菱汽車合作,在國內主要生產獵豹和帕杰羅系列越野車,于2007年10月開始進軍轎車市場。2007年長豐越野車銷量2.5萬輛,2008年目標6.5萬輛,雖然增長很高,但總量尚不足東風、一汽一個月的產銷。
福建汽車也是整車制造較早的企業之一。其乘用車公司東南汽車在2007年累計銷量不足5萬輛,2008年上半年銷量20933輛,同比下降了34.4%。
根據記者目前掌握的信息,長豐汽車與福建汽車這兩家在重組中面臨困境的企業,均把希望寄托在廣汽身上。“即使是廣汽,如果不能變得更大,也會有被吞并的風險。”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分析人士說。
東安動力能否收購昌河哈飛?
昨天,也是東安動力的第二個連續漲停,而對此結果,東安動力自己人卻一頭霧水,由于董秘暫時空缺,東安動力證券代表王江華在負責公司的證券工作,昨天對于證券日報的問題,他疑惑的表示:
“單是汽車規劃應該不會有這么大作用啊,我正在跟控股股東聯系這件事,看到底是什么原因”
問到東安是否會和同屬中航集團下的昌河汽車或哈飛汽車合并,他堅定的說“目前這不可能,因為昌河和哈飛都是虧損,即使中航工業現在想做這個,我們也不可能收購兩家都虧損的公司啊。”
他猜測這兩天的行情可能是有人在炒作消息,也回應了媒體有關報道的傳聞:“他們有傳聞說我們要收購外面參股公司的股權,我們不知道從哪得到的消息。”“我們沒有主動跟任何公司進行溝通,也沒有收購意向。”
另外記者了解到,在這輪行業大整合中還可能涉及公司的包括福建廈門的金龍汽車,和同在東北的曙光汽車和一汽集團。但都沒有得到這幾家公司的證實,昨天金龍汽車工作人員表示規劃細則還沒有看到,公司董秘也不在,“董秘最近一直很忙。”
根據《汽車產業調整振興規劃》的精神,汽車產業結構調整,重在提升行業集中度,提升自主品牌市場地位。通過兼并重組,形成2-3家產銷規模超過200萬輛的大型企業集團,培育4-5家產銷規模超過100萬輛的汽車企業集團,產銷規模占市場份額90%以上的汽車企業集團數量由目前的14家減少到10家以內。
同時,支持汽車企業通過兼并重組整合產品資源,開發新產品,鼓勵汽車企業聯合開發制造。提升自主品牌乘用車國內市場份額至40%以上,其中轎車達到30%,自主品牌汽車出口占銷量的比例約10%。
與國際巨頭不同的是,中國汽車企業,尤其是銷量、規模處于第二陣營的集團公司尋求的重組合并,體現出更強烈的生存憂慮。
但在汽車產能過剩、國資委表示“主動推進”重組的背景下,全國近200家整車制造企業在大浪淘沙之后誰能“笑傲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