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記者 張望
停牌2年多的SST閩東(000536.SZ)2月4日復牌后,毫無懸念的連續兩個“一字板”漲停,市場惜售情緒明顯,分別僅成交27手和39手。
2006年12月25日起,因動議股改停牌的SST閩東,歷經逾兩年多馬拉松談判拉鋸后,終將傳言變成現實,成為第一家被臺資企業借殼的A股公司。
“借殼過程非常復雜,方案多次變更,福建省高層領導曾多次親自過問。”福日集團一位人士說。
一波三折
借殼SST閩東的是來自臺灣省的中華映管(2475.TW),其在液晶面板行業中列臺灣第三、全球第六。
SST閩東將以4.36元/股,向華映百慕大、華映納閩和福日電子(600203.SH)非公開發行不超過5.65億股,以購買華映百慕大、華映納閩旗下福建華顯、深圳華顯、華冠光電和華映視訊各75%的股權,及福日電子擁有的206基地資產。
SST閩東本次擬購買資產預估值合計為27.59億元,其中,福日電子206基地資產預估值為12600萬元,擬收購后進行液晶模組原材料PWB的生產。交易完成后,公司主業為制造液晶模組。
公告亦表明,中華映管直接和間接持有收購人華映百慕大和華映納閩100%股份,福建華顯、深圳華顯、華冠光電和華映視訊,均從事液晶模組組裝業務,是中華映管在祖國大陸的代工工廠。
“此次借殼,福建方面做出很大讓步。”上述人士表示,為給中華映管干凈的殼資源,福建省電子信息集團不僅全部接手SST閩東很難盤活的資產并承擔全部負債,還負責公司員工安置。
而停牌期間,信達資產管理公司福州辦事處已豁免SST閩東剩余債務2337.46萬元,長城資產管理公司福州辦事處對福日集團及SST閩東的剩余債務2001.64萬元,也不再追索。
“借殼重組拖了兩年多,主要是注入資產發生變化。”上述人士透露,“原先的方案是注入華映光電資產,這樣福日電子擁有的9.5%華映光電股權也可以搭乘順風車,但沒想到華映光電2007年就虧損3億元,只得另起爐灶。”
據其透露,此后,有關方面曾提出讓華映光電脫離行業前景不景氣CRT業務,重新整合中華映管在大陸的液晶模組業務,為此,中華映管還斥資2261.13萬美元,增加對華映光電的投資。
“這個方案太麻煩,SST閩東已經等不及,只得作罷。”知情者稱,“由于停牌時間過長,投資者已準備起訴,監管部門也插手施加壓力。”
但為確保借殼成功,福建方面同意中華映管注入資產留有“尾巴”,只將75%的股權注入上市公司,并大幅縮減福建國有資本的入股比例。
“福建方面的要求是上市公司總部不能遷移,后期投資必須以福建為主。”知情者表示,福建之所以為中華映管大開綠燈,在于保持和發揮對臺經貿先行先試優勢,做大做強光電產業。
SST閩東此次資產重組亦與股改同步進行,公司每10股流通股將獲5股的定向轉增股。
盈利擔憂
此番入主SST閩東,是中華映管2006年成為*ST廈華(600870.SH)第一大股東后,控制的第二家A股公司。
上述人士說,“*ST廈華連續3年虧損已成定局,現在中華映管只有全力打造SST閩東的融資管道。”
根據華映百慕大、華映納閩的承諾,SST閩東在2010年、2011年實現的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合并數)均不低于3.46億元。
但是,“利潤目標的實現有點難度,畢竟現在液晶面板廠商已普遍虧損。”上述人士認為。
實際上,整個液晶面板行業都感受到全球經濟的動蕩。去年第三季度,臺灣主要液晶面板生產商更是叫苦連天。其中,中華映管單季稅后凈損約1.88億美元;瀚宇彩晶 (6116.TW) 則虧損約1億美元;兩個季度業績不錯的奇美電 (3009.TW) ,第三季度銷售額同比下降7%,虧損約達1.08億美元;第三季度盈利的友達光電(2409.TW),其凈利潤也降至約0.27億美元,同比下降96%,其第四季大尺寸液晶面板出貨量,較第三季減少27.2%
最新數據顯示,去年12月份,中華映管營業收入比上月減少28.03 %,與上年同期相比下降77.55%。
據臺灣媒體報道,去年一年,臺灣液晶裝置零件、TFT-LCD大面板衰退69%,TFT-LCD(液晶面板)產業可望繼DRAM產業后,成為當地積極協助整并的產業。
不過,由于中華映管是通過股權交換方式取得SST閩東控制權,不需拿出現金,并且持股比率高達75.04%。
“有了SST閩東在大陸的平臺,中華映管還可在這一波9200億元家電下鄉商機中搶占先機。”上述人士表示。
可是,A股公司面板巨頭已現巨額虧損。
繼京東方A(000725.SZ)預計2008年將虧損7億-10億元后,深天馬A(000050.SZ)也稱2008年度凈利潤將同比下降40%-60%。
而廣電電子(600602.SH)基于對液晶面板市場疲軟態勢的擔憂,甚至終止了此前擬收購第五代TFT-LCD業務的預案。
根據市場研調機構DisplaySearch統計顯示,去年第四季TFT-LCD面板供過于求的幅度達35%,創下歷史新高。DisplaySearch預計,面板產業供需的差距可能要耗時1年左右進行調整。
“既然液晶面板在臺灣地區已陷入慘淡經營,中華映管靠什么在大陸一枝獨秀?”上述人士感到疑惑。
但SST閩東表示,我國對各種液晶顯示產品的需求將不斷增長,TFT-LCD產業還會有很大的發展空間,為確保公司未來利潤來源的獨立性和可持續性,公司未來除繼續發展液晶模組制造業務外,還將積極向TFT-LCD 上下游產業鏈拓展。
SST閩東稱,公司首先擬通過本次交易購買的 206 基地資產,進行液晶模組原材料之一的PWB的生產,未來在政策允許的前提下,將向液晶面板前中段擴張,進一步豐富產品結構,擴展公司產業鏈,實現利潤來源的多元化。
公司同時承認,液晶模組制造是TFT-LCD生產的中間環節,公司的發展前景主要取決于TFT-LCD產業的發展。
2月5日,SST閩東收報5.32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