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下半年至2006年上半年,中國銀行先后引進蘇格蘭皇家銀行、新加坡淡馬錫控股公司、瑞士銀行、亞洲開發銀行四家海外戰略投資者。
中國銀行戰略發展部副總經理宗良:“我們需要什么樣的戰略投資者,然后每一家的戰略投資者又有哪個方面的優勢,我們在他有優勢的領域我們盡可能的運用他們的優勢來協助中國銀行發展。”
2006年6月1日和7月5日,中國銀行分別在香港聯交所和上海證券交易所成功上市,成為國內第一家在國際、國內資本市場上市的銀行,但是引進境外戰略投資者的目的,絕不僅僅是順利上市;更為重要的是通過股權合作的紐帶來提升銀行的營運素質與內部管理,提高風險管理和產品創新水平。
宗良:“在這過程中間我們合作的項目是很多的,總共大約完成了87個項目,戰略投資者共派駐了200多批,總共500多人次到我們這個行來同時呢還派了90個人到我們,90名專家到我們信用卡或私人銀行有關的方面專門協助我們。”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理念的變革是看不見的變化,但卻實實在在地影響著中國銀行的經營管理。
中國銀行個人金融總裁岳毅:“我們的戰略合作者蘇格蘭皇家銀行合作以后,特別是跟他的旗下有一家200年歷史的叫Coutts,這家私人銀行合作,給我們提供了很多的私人銀行的理念。”
這之后,中國銀行和蘇格蘭皇家銀行共同成立了項目聯合指導委員會和工作組,蘇格蘭皇家銀行先后派出風險管理、人力資源管理、產品和服務研發、IT等方面的專家以及私人銀行家和私人銀行顧問全程參與籌備工作,作為國內第一批私人銀行客戶專屬網點,中國銀行私人銀行部于2007年3月28日在北京朝陽和上海浦東正式開業。
岳毅:“最多的時候20多人,免費無償的在北京給我們提供各方面的服務,光是提供書面材料一千多頁,那我們根據這些材料起草了我們中國銀行的私人銀行的一些規章制度一些私人銀行家的服務手冊。”
在中國銀行,私人銀行業務的成功只是雙方合作中的一個典型案例,戰略合作的重點除了理念的變革和創新以外,還在于引入先進的技術、全新的知識,樹立國際一流先進銀行的標準,蘇格蘭皇家銀行設計引入的“信用評分卡”模型,就極大提升了中國銀行對信用卡信用風險的管理。
中國銀行銀行卡中心總經理車軍:“實際上它是一套比較先進的理念系統,也是一個控制風險的非常有效的工具,那么它從多個角度多個圍度來考查信用卡持卡人和申請人或持卡人他的一個綜合的信用情況。”
車軍告訴記者,在中國銀行銀行卡中心,從副總經理到風險團隊的主管,以及財務團隊的副主管、營銷團隊的副主管、業務分析團隊的主管都是由蘇格蘭皇家銀行親自派人擔當的,在雙方的共同努力下,中國銀行從信用卡的發卡量到消費額以及應收賬款方面每年的增長速度都達到80%以上,目前,中國銀行已經發展成為國內同業中唯一擁有商業銀行、投資銀行、保險、直接投資、資產管理、基金管理及租賃等多個業務領域的金融集團。
2007年末,中國銀行資產總額達到59955億元,比2003年末增長50.64%,市值達到1978億美元,列全球上市銀行第4位。2004年至2007年四年間,中國銀行累計上繳利稅1664億元,預計到2008年末,累計上繳利稅將超過2003年底國家225億美元注資,相當于五年時間“再造”了一個中國銀行。
實際上在中國銀行業的改革中,這些海外戰略投資者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它們當初入股中資銀行,不光展開了財務上的合作,更重要的是給中資銀行的公司治理、監督機制、產品開發、服務升級帶來了全新的變化,然而,這些曾經站在一起的合作伙伴,在金融風暴中突然撤出,又會給中資銀行帶來什么影響?
中國人民大學財金學院副院長趙錫軍:“大銀行之間的股權合作,他都是不是說一個長期的一個過程,他是一個階段性的過程。”
趙錫軍教授告訴記者,當前,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由于自身財務壓力等多種因素,一些境外戰略投資者開始減持中資銀行股份,但其影響有限,主要會造成股價的波動,而對銀行基本面幾乎沒有影響。
趙錫軍:“因為我們很多的銀行他的基本的業務和基本的客戶都在國內,而國內的話,從我們的銀行市場來看的話,他都是沒有什么問題的。”
有關數據顯示,截至2008年9月底,中行、工行、建行、交行四家銀行的資本充足率分別為13.89%、12.62%、12.1%、13.77%,不良貸款率分別為2.37%、2.58%、2.17%、1.75%,稅前利潤分別為1205.84億元、803.13億元、1087.09億元、296.05億元。這些數據顯示,大型國有銀行在內的我國銀行業的整體實力正處在歷史的最好時期。
郭田勇:“06年、07年包括08年這幾年,應該說銀行的盈利持續在一個很高的速度在增長,包括我們這幾家改革以后的國有大型商業銀行現在每年平均的盈利增長速度都能達到40%到50%的一個增長速度。”
在2008年這場波及全球的金融危機中,中國銀行業的表現也可謂獨樹一幟,在國外銀行出現大量虧損的情況,我國很多銀行還在盈利,截至2008年11月底,銀行業金融機構資產總額達61.1萬億元,是改革開放之初的323倍,資產質量明顯改善,與此同時,銀行業金融機構不良貸款余額和不良貸款率實現“雙下降”。
“什么雙下降?就是說不良貸款的數量在下降,同時不良貸款占總貸款比例他也在下降,所以說如果從財務指標來看,這幾年我們這幾家大型國有商業銀行的確是在持續向好。”
2008年末,在中央的宏觀調控之下,全國打響了一場聲勢浩大的“擴大內需、促進增長”保衛戰,在擴大內需的政策具體實施的2009年,中國的銀行,特別是國有控股銀行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機遇,各級地方政府、各優質的央企、地方政府控股企業將會非常需要銀行這一特殊的合作伙伴。
郭田勇:“銀行未來我們講他信貸投放速度有可能會比較快,我們相信經過這一輪改革這些商業銀行,他還是能夠在增長信心的投入與支持經濟增長和加強風險控制,防止不良貸款出現大幅反彈,能夠在這兩件事中找到一個平衡點。”
趙錫軍:“從長期來看,應該說隨著我們經濟結構轉型的不斷的成功,銀行的機會可能會更多一些。”
半小時觀察:換個思維看“減持”
實際上,對于外資減持中資銀行,投資者沒有必要過于驚慌和緊張。在資本市場上,股份增持或減持司空見慣。從我們的調查看,外資減持拋售完全是正常的商業行為。市場上,有買就有賣,有賣也有買,到底如何選擇,完全基于境外投資者對形勢、價值和自身處境的判斷。這也讓我們想起了去年巴菲特減持中石油的時候,很多人還替他扼腕嘆息,在牛市大潮中股神少賺了不少。但中石油隨后的暴跌再次證明了巴菲特的過人之處。
外資也是投資者,他們有權利決定他們的行為,這些境外戰略投資者走得突然,更多來自金融危機的沖擊,后院起火之后,它們需要大量現金自救,所以即使現在股價雖然還處于低位,能套現的資產額大幅縮水,但他們還是不得不做出這種舉動,何況與當初的投入相比,現在拋售利潤依然可觀。
比起這些戰略投資者的離場,我們更需要關心它們所帶來的經營理念和管理體制,還能不能繼續推動中資銀行的改革進程。如果中國的銀行業能繼續提升自身的資產質量和服務水準,能抓住金融危機這個實力相對提升的機會,外資回歸的那一天并不遙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