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訊 (記者丁曉琴)全球經濟危機進一步加劇,中國遠洋(601919)不但四季度經營形勢嚴峻,而且遠期運費協議(FFA)還出現巨額浮虧。該公司昨日公告稱,年初至本月12日,中國遠洋所屬干散貨船公司持有的FFA公允價值變動損失合計為53.8億元,與已交割收益14.3億元相抵后,尚有39.5億元的浮虧。昨日,中國遠洋開盤跌幅近9%,逼近跌停。
FFA半年吞金超50億
記者查閱2008年半年報發現,中國遠洋年中時所持FFA公允價值變動損失為2億元,而當期FFA收益為14.1億元,合計年中時FFA的盈利為12.1億元。而本月12日,中國遠洋抵消交割收益后虧損39.5億元。業內人士表示,在不到半年的時間里,FFA便吞噬該公司超50億元資金。
鑒于中國遠洋三季報披露的FFA浮虧僅為4.31億元,四季度的情況惡化是本次虧損的最大原因。
公開資料顯示,隨著波羅的海干散貨運價指數(BDI)自9月30日的3217點跌至12月12日的764點,主要航線的基本運費水平明顯下降,中國遠洋所屬干散貨船公司所持FFA公允價值變動損失,已較9月30日擴大了30.7億元。
一味做多FFA帶來巨虧?
業內人士表示,中國遠洋FFA如此巨額的虧損,顯然失去了該協議套期保值的功能。一位不愿具名的分析師認為,中國遠洋的做法顯示其主要在一味做多。“如果真以規避風險為目的,應可維持不贏不虧的局面”。
中國遠洋相關人士告訴記者,在簽訂的FFA中,1年期的合同比例較多,其中絕大部分集中在上半年和去年,而上半年FFA盈利高達12.1億元,往年經驗也表明做多能帶來收益。年報顯示,去年中國遠洋FFA年度公允價值變動損益為13.5元。
名詞解釋
FFA是買賣雙方達成的一種遠期運費協議,協議規定了具體的航線、價格、數量等,且雙方約定在未來某一時點,收取或支付依據波羅的海航交所的官方運費指數價格與合同約定價格的運費差額。從本質上說,它是一種運費風險管理工具,被一些金融機構運作為一種套利工具。
相關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