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記者 孫中元
繼國航和東航宣布航油期貨套保發生巨額浮虧后,上海航空也公布了航油期貨套保上的浮虧。
上海航空公告披露,上海航空目前持有的航油套期保值合約于2008年7月間訂立,期限最長至2010年,套期保值量約占公司2008年全年預計耗油量的4%,自發布公司第三季度報告以來,航油價格持續大幅下跌。
截至2008年10月31日,公司的航油套期保值合約所測試的公允價值損失為0.98億元人民幣。上海航空認為,公允價值損失并非現金實際損失,未來實際損失依賴于合約剩余期間的油價走勢。
與國航東航目前只是浮虧現狀不同的是,截止2008年10月31日,上航的套期保值合約已產生現金實質損失107.45萬。
期貨界人士認為,如果按照11月底的燃油期權價格,上海航空的浮虧和現金實質損失更多。但對于這些損失詳情及與誰簽訂的期權協議,含交易金額、交易場所、交易時間,上海航空均未做披露。因而,《證券法》專家萬國華認為上海航空的做法涉嫌違規。
期貨公告內容不夠完整
12月1日,《證券日報》記者就此采訪了上航董秘徐駿民,希望進一步了解其合約內容,但他表示不了解簽訂時的情況。稱公司不是在境外市場做的套保,而是通過境內銀行在國內做的。
隨后記者又致電上海航空財務部,兩位工作人員都稱不知道航油套保的事,只有財務負責人知道,但財務負責人不直接接受采訪。截止昨天記者截稿仍未接到公司回復。
國泰君安期貨公司分析師認為,因為上航沒有公布所做套保的具體金額,但可以推測其在國內市場做套保的可能性很小,因為國內期貨市場容量有限,市場的成交量比較小,如果是幾千萬的數額需要很長時間消化。
此次上航的公告并沒有公布燃油套期保值的具體類型,不過與其他航空公司一樣,上航同樣表示公司開展航油套期保值業務的目的是為了規避航油價格大幅上漲的風險,減小公司因油價上漲造成經營的不確定性。通過與對手方訂立燃油保值合約,穩定和固化公司一部分的航油成本。上航稱,今年1~9月份,航油成本占營運成本的比例已達45%左右。
和中國國航一樣,上航也是在今年7月時簽訂的套保合約。但不一樣的是上航試水航油套保,還未嘗到甜頭即遭此虧損。當時,國際油價處在高位,且市場普遍預期油價將繼續走高,但隨著美國次貸危機演變為全球金融危機后,國際原油市場也發生了劇烈變化。值得注意的是,雖然公允價值損失并非現金實際損失,不過,由于上航簽訂的合約有的已經到期,截至10月31日因為套期保值合約已經發生的實際損失達到了107.45萬元。而其他兩家航空公司目前還沒有發生真正的現金損失。
和東航一樣,上航也在公告中表示,如果未來航油價格長期處于低位,公司的航油采購成本得以降低,同時,目前只占全年耗油量4%的合約將遠遠小于公司航油現貨采購成本的節省部分。
“投資者必須明確,期貨市場與現貨市場同向變動,在期貨市場上賺錢了,在現貨市場就會賠錢,反之亦然。現在油價下跌了這么多,航空公司在現貨市場上相當于賺錢了,所以在期貨市場上賠錢也是正常的。”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期貨分析師告訴記者說。“但從目前公布的虧損數額來看,就我個人推測,不單純是套期保值這么簡單。”
關于目前的套保浮虧是否會影響公司以后的做套保額度,董秘徐駿民表示現在還沒有決策。中信間投分析師指出,航油的套期保值業務盈虧不應單獨看待,而要與現貨采購價格聯系起來計算。通常,在期貨上的盈虧,會通過現貨的虧盈而基本抵消。套期保值,顧名思義,它不是為了盈利,而是為了鎖定成本,保持企業運營的平穩。
不過,必須明確,套期保值必須是以公司實際應用為基礎,而且要限定一定比例,遵守政府及企業的相關規定,并有嚴格的監管,特別要杜絕以投機為目的的期貨炒作。但在現實中,有的企業因監管不嚴等原因從套期保值開始,而走上了期貨投機炒作的誤途,招致巨大損失,甚至有企業因此而走上不歸路。
專家指信息披露涉嫌違規
針對已經公布期貨套保的國航、東航和上航三家公司,也有專家指出,幾家公司公告中所謂的“套期保值”交易實際上是場外衍生品選擇權交易,也就是俗稱的一對一“對賭”交易。這與企業通過公開市場進行套期保值具有本質區別。且幾家航空企業在公告中沒有詳細披露涉及交易合約的具體數量、對手情況以及由此對公司業績的影響。存在混淆套保概念遮羞的嫌疑。
相比來說,同樣在衍生品領域產生巨虧的深南電A在10月21日的公告中,詳細公告了衍生品交易的具體內容、對手美國高盛集團有限公司全資子公司杰潤公司和三份確認書的合約細節。
上海廣發律師事務所陳文君認為,根據現有法律來看,對于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是否完整的這個度,是由有關監管機構即中國證監會把握的,不是由投資者來衡量的。根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辦法》等相關法律法規規定,只有對“投資者決策”及“股票價格”已經或可能產生重大影響的信息才被列為強制性披露范圍,而強制性信息披露包括發行信息披露和持續性信息披露。
對此《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辦法》第三十條、第三十一條規定,上市公司應當在最先發生的以下任一時點,及時履行重大事件的信息披露義務:(一)董事會或者監事會就該重大事件形成決議時;(二)有關各方就該重大事件簽署意向書或者協議時;(三)董事、監事或者高級管理人員知悉該重大事件發生并報告時。重大事件包括公司訂立重要合同,可能對公司的資產、負債、權益和經營成果產生重要影響。
對于上市公司是否有義務繼續披露更多“套期保值”的細節,“辦法”第五十七條還規定,中國證監會可以要求上市公司及其他信息披露義務人或者其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對有關信息披露問題作出解釋、說明或者提供相關資料,并要求上市公司提供保薦人或者證券服務機構的專業意見。
《證券法》《公司法》參與制定者、南開大學教授專家萬國華認為,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必須完整準確及時,只要是已經發生的事實,就應該公布事實的時間、地點、內容,和對公司造成的影響等。航油期貨套保合約雖然還未到期,但對公司造成的賬面變動已經形成,所以應該按照規定及時披露相關細節。
國泰君安期貨分析師則解釋,套保合約的內容的確可能涉及所謂“商業機密”,航空公司出于自身利益不愿公布。
(本報記者王婧對此文亦有貢獻)
Topview專家版 | |
* 數據實時更新: 無需等到報告期 機構今天買入 明天揭曉 | |
* 分類賬戶統計數據: 透視是機構控盤還是散戶持倉 | |
* 區間分檔統計數據: 揭示股票持股集中度 | |
* 席位交易統計: 個股席位成交全曝光 | 點擊進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