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今天消息記者陳道報道:隨著國際油價向下刺破50美元大關,中國國航(601111)再也無法掩飾其在燃油套期保值上的巨額損失。中國國航(601111)今日發布公告稱,公司燃油套期保值合約公允價值損失進一步擴大,按照公司目前的測算,截至10月31日,公司的合約公允價值損失約為31億元。
油價越跌浮虧越大
中國國航公告稱,自發布第三季度報告以來,國際油價繼續巨幅下跌,雖然使得公司10月份的燃油采購成本得以降低,但是截至10月31日,按照當時燃油價格、公司套期保值合約所約定的對手方賣出價格,以及約定的到期前對手方可能向公司賣出的燃油量,公司所測算出的合約公允價值損失約為31億元,較第三季度報告所披露的公允價值損失擴大21億元。
根據公司10月29日發布的三季報,公司第三季度虧損19.40億元,其中一個原因系近期國際原油價格急劇下降所致,公司持有的油料衍生工具于9月30日的時點公允價值為負9.61億元。
公司披露,目前持有的套期保值合約于2008年7月間訂立,期限最長至2011年。合約訂立當時,國際油價處在高位,且市場普遍預期油價將繼續走高,造成僅對沖油價上漲風險的套保合約成本高昂。
業內人士預計,受需求疲軟的影響,國際油價還將在未來相當長一段時間保持低位運行。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首席執行官傅成玉此前預計,油價將跌至每桶40美元左右。這也意味著,國航或還將面臨在套期保值合約上的巨額浮虧。
合約類似深南電
燃油成本一直是中國國航運營成本的重要組成部分,今年以來已占總運營成本的40%以上,因此控制燃油成本是公司實現業務可持續增長、保持盈利穩定的關鍵。然而,國航原本為對沖燃油成本上升風險進行的套期保值,反而弄巧成拙,導致公司出現巨額損失。
公告顯示,中國國航為了達到套期保值的目的,與若干對手方訂立了燃油保值合約,其實質相當于約定———合同期間,公司有權以約定價格,按照事先確定的周期從對手方買入一定數量燃油;同時,對手方也有權以約定價格,按照事先確定的周期向本公司賣出一定數量燃油。其中,上述國航有權買入燃油的價格遠高于對手方有權賣出燃油的價格。
一名長期從事期貨研究的分析師表示,從公告表述來看,國航簽訂的套保合約,并非是在期貨交易所中進行的正規期貨套期保值,而是私下與對手方簽訂的合約,這和前期曝出的深南電A對賭石油衍生品合約十分類似。換言之,只有油價一直保持高位運行甚至不斷上漲,公司才能獲利。
浮虧31億元絕非小數目。2007年,航空業日子最好過的年份,國航凈利也只不過是38.8億元。分析人士認為,航空業面臨的困境,加上中國國航的虧損,可能迫使國家加快對航空公司注資的速度。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Topview專家版 | |
* 數據實時更新: 無需等到報告期 機構今天買入 明天揭曉 | |
* 分類賬戶統計數據: 透視是機構控盤還是散戶持倉 | |
* 區間分檔統計數據: 揭示股票持股集中度 | |
* 席位交易統計: 個股席位成交全曝光 | 點擊進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