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銀行遭大資金拋棄24億淪落第一低價股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10日 05:59 理財周報
理財周報記者 張偉湘/文 除了還在停牌的,你猜現在兩市第一低價股是誰?不是垃圾股,不是ST,是著名的大藍籌——中國銀行(601988.SH)。對于正處于歇斯底里狀態、難以把握方向的大盤來說,這無疑是一個尖銳的諷刺。 去年11月大盤從6000點以上高位直落,除了中國石油的推動外,位列上證指數權重前三位的中國銀行和工商銀行(601398.SH)的“幫手”作用也不可或缺,某種程度上正是機構瘋狂地從藍籌金融股中出逃導致了指數的狂瀉不止。據上證所數據顯示,自今年1月開始,機構已從中國銀行中出逃資金24億元。與其類似的還有工商銀行,機構約出逃資金74億元。 中國銀行;機構拋售24億 中國銀行在去年11月初,曾達到7.58元的歷史高點,之后的下跌中,機構幾乎是借助每一次反彈完成其籌碼的減持。 據上證所TOPVIEW數據顯示,去年11月初,券商和基金約持有中國銀行15.32%的流通股,法人約持有3.58%,散戶約持有54.61%。當周,機構的買盤勢力仍很強大,前三個最大買盤中,機構占有兩個,最大的基金專用席位G23937買入約3億元的中國銀行。最大的營業部華泰證券只買入約1.06億元。 之后,機構的籌碼逐漸減少,至去年12月18日,券商和基金約持有12%的中國銀行,法人約持有3.35%,散戶約持有63.44%。近兩個月間,機構一共減持了約3.5%的中國銀行流通股。 然而,這個減持規模與今年1月14日后相比,只是小巫見大巫。1月5日,中國銀行完成了12.86億股的解禁,流通股擴大到64.9億股。由于流通股擴容,券商、基金、法人和散戶的持股比例都有變化,當天,券商約持有8.12%中國銀行流通股,法人持有21.9%,散戶約持有57.7%。 而到了1月14日,券基持股比例已縮小到7.85%,法人縮小到21.34%。 之后的一個半月間,機構的減持速度更加凌厲。據上證所披露的數據顯示,2月1日,券商基金和法人的持股比例分別是6.75%和17.6%,2月4日分別是6.35%和17.48%,2月20日分別是5.8%和17.04%,3月4日分別是5.84%和16.64%。 據統計,如果以中國銀行每股5.6元的較低價計算,自1月14日始,至3月4日為止,包括券商、基金和法人在內的機構已至少拋售了24億元的籌碼。 散戶接手7%籌碼 而與機構大手減持相對應的是,散戶幾乎接手了機構拋出的所有的中國銀行籌碼。TOPVIEW數據顯示,1月14日,散戶的持股比例接近58.2%,2月1日、2月4日、2月20日和3月4日逐漸增加至63.75%、64.09%、64.99%和65.35%。 散戶一個半月內增持的股份約7%。 但是,伴隨著散戶持股率的上升,卻是中國銀行成交量的持續低迷,走進3月,中國銀行的日成交量徘徊在40萬手左右,與去年11月左右日成交量基本上都有150萬手至250萬手真是不可同日而語。與外國投行關系密切的市場人士何培華博士認為,“毫無疑問,中國銀行進入了一個由散戶主導的年代。” 同時,中國銀行的交易額也逐漸縮小。以2月4日為例,最大的買家是東莞證券東莞常平營業部,約凈買入4300萬元,2月20日,最大的買家是西部證券西安長安中路營業部,凈買入額縮小到約1500萬元,而到了3月4日,最大的買家招商證券深圳筍崗路營業部才凈買入465萬元中國銀行。 相關報道: 新浪財經獨家稿件聲明:該作品(文字、圖片、圖表及音視頻)特供新浪使用,未經授權,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轉載。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