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冠農見風就漲謎底 私募埋伏在前機構抬轎在后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03日 04:55 理財周報
拋出150元天價誘餌,一號主力華夏最大贏家 理財周報記者 吳非/文 被基金、私募和券商綁架的2008年最牛股冠農股份似乎有意和大盤唱反調。 最近的4個月里,滬指一路下跌,從6124.04的高點最低跌至4123.31點,冠農股份則從20多元一路上揚接近百元。而在2月26日,冠農則在滬指上漲1.09%的情況下跌停;2月27日,冠農則在開盤不久跌幅8.7%,最終收市時跌1%,而當日滬指上漲2.26%。 對于市盈率超過1000倍、已經成為“類莊股”的冠農股份來說,他到底會何去何從?翻開背后美妙的故事,翻開背后圖謀的資本,翻開一年來股價的牛熊路,翻開塵封的往事,或許可以看到更多…… “最起碼每股150元” “對于個人投資者來說,現在或許不是很好的買入時機。”2月27日,一家營業部的管理層人士邊看冠農股份的走勢邊說。該人士所在的營業部在最近的幾個月中交易過數千萬元冠農股份,是冠農股份交易的重要營業部。 指南針行情軟件的數據顯示,2007年12月3日至2月20日,很多營業部的買入賣出額都非常巨大,如廣發北京建外大街營業部買入7269萬元,賣出7310萬元,國盛證券南昌物資大樓營業部買入6394萬,賣出7398萬……數據顯示,排名靠前的營業部在這段股價拉升時間內的凈買入超過5億元,如果算上那些早已埋伏于其中的資金,這將是一個非常龐大的數字。 “這些資金中很多來源于私募基金,個人大戶極少,前一階段的拉升是典型的對倒行情。”上述營業部人士說,但他不愿意透露更多的信息。 其實,即使是私募基金,其內部的分歧也比較分化,有的資金由于獲利豐厚已經在這波拉升行情中離開,而有的仍然在堅守。“參與冠農股份的私募資金規模比較大,有的私募基金面對高額收益十分膽大,他們的目標價最起碼是每股150元,這對應著2009年50倍PE。”一位長期跟蹤冠農股份的研究人士透露說。顯然,給予2009年50倍PE是比較激進的投資行為。 而在短短的時間內將冠農股份從25元推到96元的主力可能并不是私募,公募基金被認為是抬轎子的主要力量。冠農已經成為一只被基金和私募高度控盤的股票。指南針2月22日的數據顯示,至少已經有27個券商和基金賬戶進入冠農股份,他們共持有4118.10萬股,占冠農流通股比例達到38.65%。而冠農股份的年報顯示,只有7家基金和2家券商是公司流通股股東,合計持有25.12%的籌碼,其中2家券商是小規模減倉操作,這意味著基金增倉1300多萬股,這對流通股本剛剛過億的冠農股份來說不可小視。 指南針數據顯示,2007年12月3日至2月20日基金的第一大買入席位是G26089,該席位這段時間買入2.57億元,賣出3930萬元,凈買入2.1775億元,以這段時間的最低價27.47元和最高價93元的均價60元作為該賬戶的買入均價,可知其凈買入在350萬股左右,這占據了基金席位增倉額度的1/3,可見其為做多的主力。據了解,G26089可能為華夏平穩增長的席位,冠農股份年報數據顯示,華夏平穩增長持有199.99萬股,是冠農股份的第5大流通股股東,而現在最起碼應該進入前3大流通股股東。 做多的另外一個主力是大成創新,該基金在7月底、8月初大規模建倉,一度產生大規模虧損,但在第四季度已經成為冠農的第一大流通股股東,持有700多萬股,目前的利潤在200%以上。 “基金是推動股價上揚的主要原因,因為從12月31日開始,冠農股份的換手是比較低的,基金吸籌并不容易。”一位基金人士分析說。 這獲得了前述研究人員的認同,“前幾天還有基金打電話問我要不要進點貨,他們希望在70元左右介入,但是這很難。因為很多資金都表示保持觀望心態,新基金大規模買入的機會不大。” 不過,這位研究人員承認,確實有部分基金在出貨,“據我所知,出貨的原因是收益已經相當可觀,有必要進行調倉。你看2月26日不就有一家機構專用席位賣出了接近6000萬元的籌碼嗎?”申萬-農行-BNPPARIBAS就是典型,該基金在2007年第四季度賣出了約124萬股,這應該是其所有的倉位。 正是在私募對倒、公募加倉、券商惜售的情況下,冠農股份一躍成為2008年第一大牛股。 多方態度空前一致 私募對倒、公募加倉、券商惜售,顯示出大資金態度的空前一致,而在信達證券化工研究員郭荊璞看來,這背后是冠農股份長期被低估。在2007年年初,冠農股份甚至出現過每股8元多的價格,這意味著冠農股份用不到15個月的時間完成了10倍的漲幅。 “大家終于都認識到公司的價值了。”郭荊璞說。郭荊璞是國內第一個給予冠農股份超過100元價位的研究員,他在1月29日冠農股份70元時給出了2008年114元的估值。 冠農股份的魅力主要來源于投資收益:該公司持有國投新疆羅布泊鉀鹽有限責任公司20.3%的股份。羅布泊鉀鹽資產優質,目前擁有硫酸鉀產能10萬-12萬噸/年,預計2008年末將形成年產120萬噸,2012年形成年產300萬噸硫酸鉀的能力,將成為全球最大的硫酸鉀生產商。 “長遠來講,隨著國際石油價格的持續走高,石油資源的不斷消耗,生物能源的開發已經成為了必然的趨勢,而大規模高度機械化密集種植的作物需要大量的鉀肥,鉀肥價格的高漲也必然隨之保持在高位,甚至進一步高漲……國內鉀肥進口價格目前低于國際水平(到岸價差達到100美元以上),國內鉀肥價格的上漲將會成為長期的趨勢。”郭荊璞在研究報告中認為,鉀肥的價格將進一步穩定上漲,而這會帶動產能龐大的羅布泊實現巨額的收益,從而為冠農股份帶來可觀的投資收益,而這已經是業內的共識。 不過,巨額投資收益的故事尚未開始兌現。冠農股份年報數據顯示,國投羅鉀2007年實現收入22442萬元,凈利潤7334萬元。若按20.30%的持股比例計算,冠農股份的投資收益不到1500萬元。 但是,上述數據的背景是羅鉀公司2007年累計生產硫酸鉀產品110657.45噸,而羅鉀公司一期年產120萬噸的硫酸鉀項目將在2008年年底或2009年年初投產,而與此同時,產能最終還會繼續擴張,可能在2013年達到年產300萬噸。考慮到產品價格的持續穩定上升、市場供不應求以及行業的非周期性,冠農股份將會從中得到巨額收益。 郭荊璞說,“冠農股份每股鉀鹽儲量后是鹽湖鉀肥的1.62倍,是中信國安的10倍,這使得其成為鉀肥行業上市公司最好的投資標的。”他最終根據絕對估值法認為,冠農股份2008年目標價是114元。 不過,并非所有研究員都認可這一觀點。2007年11月份的時候,大部分研究員試圖用傳統的PE估值、PEG估值方法,但因為冠農股份當下的收益確實有限,2007年只有每股8分錢,因此最終給出的價錢也不會超過60元。 而到了1月份,百元的目標價位似乎正在心理層面獲得很多研究員的認同,但是根據PE估值、PEG估值他們很難解釋到底為什么會到100元。“一家知名券商的研究員根據PEG估值,給出了100元以上的價格,但是從中看不出什么邏輯。”一位市場人士說。 不過,也有將冠農股份評為“中性”的研究員。“這可能是考慮到鉀肥的市場價格以及羅鉀項目進展的不確定性,畢竟走勢這么陡峭,總有需要獲利了結的資金,中性評級很正常。”上述市場人士說。 然而,冠農股份到底值多少錢,還是由市場說了算。 冠農背后的塵封往事 刺激冠農股份上揚的主導力量羅鉀股權一直存在,那么這只股票為什么偏偏會從2007年11月中旬才開始爆發了? “化工板塊近期的整體上漲,以及硫酸鉀價格的迅速提高是催化劑。”前述研究人員說。2007年12月以來,硫酸鉀價格開始出現飆升,一路從2200元上升到4000元,這刺激了機構。因為一般硫酸鉀廠商是買進氯化鉀加工成硫酸鉀,氯化鉀上漲會帶來巨大的成本上升,而羅鉀的生產成本基本不變,硫酸鉀上漲的價格基本都能轉化為利潤。 這階段,研究員們首次在公開報告中提出100元以上的目標價位也帶動了一部分個人投資者進入。郭荊璞在1月份的研究報告中表示,“考慮到冠農股份大股東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二師還控制著羅鉀公司5.46%的股份,如果這部分資產注入上市公司,則目標價上升為141元/股;如果冠農股份能夠在羅鉀公司完成120萬噸項目后通過公開募集資金等手段,再收購國開投公司手中63%的股份,2008年目標價則超過564元/股。” “其實早在去年11月的北京金融博覽會,我們就向前來公司展位咨詢的投資者們力推冠農股份。”郭荊璞說。 如今,網絡上到處流傳的曲解郭本意的“每股564元”的言論,盡管荒謬,卻讓冠農股份一時名聲大震。 實際上,本輪股價上漲之前,上市公司為了增發,于2007年9月分別在上海和深圳召開了2場針對機構投資者的推介會。在這次會上,更多的機構了解了羅鉀的故事。當時,冠農表示定向增發后,2009年每股收益將達到1.5元以上,2010年則為2-3元。而當時公司前三季度每股收益為0.0201元。而同時,另一個關于礦產注入的故事也開始在市場流傳,這也很可能是提振股價的暗示。 從后來的情況看,這場推介會短期看并不成功,因為當時鹽湖鉀肥正一路高歌,而作為“折價的鹽湖鉀肥”的冠農股份并未出現大幅的拉升,這說明羅鉀的故事尚未深入人心。不過,這為去年11月份之后后續機構的進入奠定了基礎。 實際上,看好冠農股份的機構一直以來并不少,早在2007年年中之前就有很多私募進入的,而基金也一直沒有缺席。2007年一季度的時候,基金和券商持有的流動盤就接近20%,而華夏旗下就有4只基金持有接近800萬股,持倉超過流通盤的9%。 當時,市場傳言羅鉀將借殼冠農股份,但股價一直沒有上漲,這很有可能和相關方面打壓股價有關。記者翻閱當時的上市公司公告發現,當時上市公司頻繁公告,否認重組傳聞,提醒公司2006年年度預虧,這些都拖累了股價。后來二季度的股價走勢也證明了這一點。而一直沒有被打壓下去的股價,也成了借殼的攔路虎。 讓市場如此癲狂的羅鉀股權,到底是何方神圣?10年之前,昔日的巨頭德隆牽頭組建了“新疆三維礦業股份有限公司”負責羅鉀的開發,之后德龍轟塌,羅鉀被冠農股份接手。冠農股份又引進國家開發投資公司作為大股東,希望將羅鉀打造成亞洲乃至世界最大的硫酸鉀生產基地。其后的2005年,冠農又將部分股權轉讓給關聯機構農二師綠原國有資產經營有限公司。之后的故事一目了然,隨著資本市場的火爆,羅鉀希望借殼冠農股份,但因股價問題不了了之。2007年5月,冠農股份出資收購大股東農二師控制的綠原國資持有的5%的股份,持股羅鉀達到20.3%。目前綠原國資手中仍持5.46%,市場預計這部分也肯定會注入上市公司。這部分股權注入之后,未來還會發生什么,沒有人能知道…… 一切有如夢幻,但是,透過這塵封的往事,我們或許可以看到更多。 相關報道: 新浪財經獨家稿件聲明:該作品(文字、圖片、圖表及音視頻)特供新浪使用,未經授權,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轉載。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