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東下單擺烏龍 10家公司解禁股由減持變增持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08日 14:32 21世紀經濟報道
北京報道 本報記者 王大軍 股改接近尾聲,限售股解禁也逐漸進入高峰。而在限售解禁股減持的過程中頻繁出現的“失誤”引起了記者的注意。 據記者的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在限售解禁股股東減持過程中,共有10家公司出現了操作人員“失誤”,而且,這些“失誤”無一例外地是股東方面負責下單的人員(即操作人員)將“買入股票”錯誤地認為是“賣出股票”。這些“失誤”的操作中,因買入股票而產生的收益無一例外地按照規定上繳了上市公司。 “上市公司股東減持過程中頻繁出現操作失誤,但上市公司只是發一份公告了之,這是對投資者的不負責,如果確為操作人員的失誤,那么,操作人員的素質亟待提高,但是,數量巨大的失誤,卻有故意的嫌疑。”一位市場人士認為。 頻現“失誤” 據記者的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在限售解禁股股東減持過程中,共有10家公司出現了操作人員“失誤”,而這些“失誤”又無一例外地是將“買入股票”錯誤地認為是“賣出股票”。 這些“失誤”最早發生的是津濱發展(000897。SZ),時間是5月29日,最近的一次是華立科技(600097。SH),發生在11月8日。可見,操作人員的失誤操作基本上集中在今年下半年。 其中,買入金額最大的前三家分別為捷利股份、法爾勝(000890。SZ)和華立科技,買入金額分別為668.2萬元、219萬元和138萬元。 買入金額最小的前三家分別為領先科技(000669。SZ)、太龍藥業 (600222。SH)和創業環保(600874。SH),買入金額分別為1260元、76050元和81326元。 買入數量最大的前三家同樣分別為法爾勝、捷利股份和華立科技,買入數量分別為30萬股、25.7萬股和10萬股。 買入數量最小的前三家也同樣分別為領先科技、創業環保和太龍藥業,買入數量分別只有100股、7400股和9000股。 在上述10家上市公司中,由于“失誤”操作產生收益的有7家,其中獲利最多的前三家分別為法爾勝、華立科技和南風化工(000737。SZ),收益分別為657000元、30000元和20900元。發生虧損的只有三家,分別為津勸業(600821。SH)、捷利股份和領先科技,分別虧損60760元、2570元和10元。 證券法第47條規定,上市公司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持有上市公司股份5%以上的股東,將其持有的該公司的股票在買入后6個月內賣出,或者在賣出后6個月內又買入,由此所得收益歸該公司所有,公司董事會應當收回其所得收益。因而,上述產生收益的7家股東都公告稱將收益上繳上市公司。 大擺烏龍 9月21日,捷利股份公告稱,截至2007年9月20日收盤,捷利股份第三大股東廣州駿益投資通過深圳證券交易所交易系統累計售出公司無限售條件流通股177萬股。然而,2007年9月18日該公司在減持公司股票過程中,操作人員誤將“買入股票”作為“賣出股票”,錯誤地以26.00元成本買入公司股票共計25.7萬股股票。 廣州駿益投資減持數量只有177萬股,但是發生操作失誤的股票數量卻有25.7萬股之多,實在讓人不解。 9月18日當天的分時圖顯示,捷利股份分別在早盤和尾盤兩次放量上攻,最高價達到了26.15元。“這25.7萬股應該是在這個時間里買入的,而且,有可能是三股東的誘多行為。”一位市場人士認為。 根據上市公司公告,廣州駿益投資減持股份過程中最高成交價25.99元計算,獲得差價收益為-2570元。但是,在9月19日,公司股價卻一度沖高到27.25元,成為捷利股份自上市以來的最高點。 公開資料顯示,廣州駿益投資成立于2003年11月20日,主營行業為信托投資業,注冊資金為1000萬元。2003年12月17日哈爾濱廣信新型材料開發公司與廣州駿益投資簽署<股份轉讓協議>,以協議轉讓的方式轉讓捷利股份1500萬股發起人股。 而據記者所掌握的資料顯示,廣州駿益投資雖然主營業務為信托投資業,但其投資的股票卻只有捷利股份一家。 記者按照廣州駿益投資在收購報告書中所留的公開號碼撥打,但得到的答復卻是該號卻尚未為啟用。而當地的114查號臺也沒有登記該公司的電話。 同樣,法爾勝在8月1日公告中稱,公司接到第一大股東法爾勝集團公司函告,集團公司通過深圳證券交易所掛牌交易出售公司股份8482510股。然而,公司中報顯示,集團公司在6月30日之前,已經減持了229.26萬股,也就是說,這其中有600萬股以上是在7月拋售的。而在7月30日,公司買入30萬股,與600萬股相比,所占比例仍然很高。 “這是大股東的行為,我們也不清楚。”法爾勝的一位相關負責人士這樣對記者表示。 而記者根據該人士提供的法爾勝集團辦公室電話撥打過去,該電話卻一直處于無人接聽狀態。 與法爾勝類似的還有華立科技。公司于2007年11月8日接到華立產業集團有限公司通知:該公司通過上海證券交易所交易系統自11月8日開始減持,至當天收盤時共售出所持公司無限售條件流通股264萬股。在此次減持過程中,因操作人員操作失誤,誤將“買入股份”作為“賣出股份”,錯誤買入華立科技股票10萬股,買入最低價格為13.80元/股。 5月29日,津濱發展公告,津濱發展第一大股東天津泰達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在減持公司股票的過程中,于2007年5月24日由于操作人員失誤,誤將“賣出股份”作為“買入股份”,錯誤買入10000股,買入價格13.9元。 同時,公司公告稱,由于股份的連續減持,后續賣出的股票價格低于13.9元,所以上述買入的10000股股票沒有產生效益。 但是,“這種說法是不合理的,當天買入的股票當天無法賣出,而在5月25日,均價是14.76元,5月28日的均價是14.87元。13.9元的成交價格怎么可能沒產生收益呢?”上述市場人士認為。 有趣的是,在5月31日,公司發布公告稱,根據有關規定,天津泰達建設集團有限公司誤買入10000股股票產生的收益7154.80元歸公司所有,泰達建設集團已于2007年5月30日將上述股票投資收益劃入公司賬戶。 “當時確實是算錯了,后來根據公司股價的變動,公司發布了新的公告。”公司的一位相關負責人士告訴記者,“大股東減持過程中出現錯將買入當做賣出,是很正常的,因為減持的數量很大。”至于對操作失誤的人員如何處罰,該人士表示并不知情。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新浪財經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