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石油擠出效應持續 藍籌大洗牌重塑新格局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07日 00:47 證券日報
□ 本報記者 張曉峰 近來,A股市場出現了持續地震蕩調整走勢。其中,上證綜指呈現五連陰的技術形態,股指從6000點關口一路下行,截止到昨日已經逼近5500點一帶。 綜觀盤面,不難發現這樣一個明顯的市場特征:盡管滬指單日出現了上百點的下跌,但兩市仍有超過六成的股票以紅盤報收。這與前期上證指數飆升而盤中個股普跌形成了非常鮮明的對比。在這種由“二八”向“八二”轉變的過程中,前期非常強勢的藍籌股對指數下跌起到了決定性作用。 實際上,無論是股指的漲跌,還是場內熱點的輪換,根本的動因無不來自剛剛海歸的“巨無霸”——中國石油上市前后給市場帶來的巨大震撼。 在發行過程中,中國石油A股網上、網下凍結資金總計約3.3萬億,其中網上申購凍結資金高達2.57萬億人民幣,兩個數字均創下中國股市IPO凍結資金的歷史新高。與此相對應的是,滬深兩市大日均成交量開始出現持續縮量的調整態勢。其中,滬市從最初的1800億逐步縮小到1600億元的水平,特別是在中國石油進入申購期后,滬市單日成交從1600億元加速遞減到1300億元,最低成交曾一度萎縮到不足1000億元。有關統計數據顯示,此間有很多投資者調倉騰挪資金準備申購中國石油,其中以基金券商為代表的機構投資者在上證指數運行在6000點上方的三天中,合計套現達100.86億元,中國石油“擠出效應”由此開始。 中國石油上市后,該股首日上市得到了700億元資金的熱捧,占滬市成交總額1571億元的45%。同時該股上市首日換手率高達51.58%,超過最近上市的兩只大盤股建設銀行(43.43%)和中國神華(36.91%),資金追捧程度可見一斑。但從走勢上看,中國石油的高開低走,帶動股指破位下挫,權重股集中做空大盤, 昨日,中國石油繼上市首日的高開低走,再度大幅下挫9.03%,并再度帶領兩市大藍籌繼續整體下跌,“擠出效應”呈進一步蔓延之勢。 有權威統計數據顯示,滬市33只基金重倉的大盤股中,上周只有中國銀行、民生銀行、浦發銀行以及長江電力、申能股份等8只個股獲得機構的增倉,基金減持了其余25只大盤股,大秦鐵路、工商銀行、馬鋼股份、寶鋼股份以及中國石化等減持幅度排名居前。該數據還顯示,機構投資者(基金、券商、QFII)大刀闊斧地減倉,結果導致機構持有流通盤比例超過5%的滬市個股比前一周減少10家至378家,這其中有超過六成的重倉股被降低倉位。 有分析人士指出,按照當前市場整體44倍的估值水平,中國石油50倍左右的市盈率不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同時,其成長性相對工商銀行、萬科、中國石化等大市值股票明顯偏弱,由此必然導致中國石油向一個合理的估值回歸,從而帶動整體股價結構向新的均衡點過渡。作為A股第一權重股,新貴中國石油上市對市場走勢的影響絕不會僅僅反映在上市當天,由于該股上市后整體的高開低走態勢,股價的持續下跌可能吸引更多的機構關注目光,因此中國石油對其它大藍籌品種的擠出效應將持續,并將對A股市場產生非常深遠的影響。 值得關注的是,上海證券交易所和中證指數有限公司日前宣布,中國石油將于11月19日計入上證綜合指數及其分類指數,以及上證180等成份指數。在中國石油計入指數之前,股價結構需要尋找新的均衡點。按照大盤股的基本估值水平,考慮到一定的溢價,中國石油可以給予35-40倍的估值,其價格在35-38元可以得到支持,意味著上證指數還有7%左右的回調空間,即在5200點可以獲得支撐。 總之,中國石油作為全球的最賺錢公司之一,以及A股第一大市值股票,其登陸A股市場有利于改善內地市場的資本結構,降低整體市盈率,重鑄市場新格局,從而對內地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