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航運資產擬分拆上市中外運搭建第二平臺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04日 11:25 經濟觀察報
黃海 在干散貨航運市場持續景氣的背景下,中國對外貿易運輸(集團)總公司(下稱中外運)正在醞釀將旗下航運板塊單獨上市,打造集團在綜合物流業務之外的第二大平臺。 中外運董事張建衛11月1日在“2007國際海運(中國)年會”上表示,未來中外運的經營將形成以綜合物流和散貨運輸為主體的兩個資本市場平臺,集團重組和新的兼并、收購活動將通過這兩個平臺進行。 張建衛提及的綜合物流資本平臺,是指業已上市的中國外運股份有限公司(0598.HK,下稱外運股份),而散貨運輸平臺則指擬赴港上市的中外運航運有限公司 (下稱外運航運)。他表示,兩大業務板塊會各有側重,其中綜合物流業務是集團發展的重點。考慮到航運業務的周期性特點及它對綜合物流業務的支撐作用,中外運正在積極籌劃航運板塊的獨立上市工作。 干散貨船隊上市在即 張建衛稱,中外運旗下主營干散貨船隊的外運航運將在香港上市,但目前尚未確定籌資規模。一位熟悉中外運的人士告訴記者,外運航運將以紅籌形式上市,保薦人為瑞銀及中銀國際,籌集資金約為10億美元,所籌資金主要用于擴充船隊。 此前來自香港市場的消息稱,目前外運航運正就引入戰略投資者與船務公司、本地富豪及海外基金等進行接觸,預計將于11月5日在香港及歐美市場展開推介,12日-15日公開招股,月底掛牌交易。 外運航運成立于2003年2月25日,由中外運在北京成立的中國經貿船務公司和在香港成立的威林航業有限公司合并而來。目前外運航運的自有船隊規模為34艘,總運力為220萬載重噸,其中約80%為干散貨船隊。截至去年年底,干散貨業務收入占該公司總收入的75.4%,油運業務占17.5%,集裝箱業務占4.6%,余下業務占2.5%。 本報獲悉,中外運早在2005年就開始醞釀分拆干散貨船隊上市,但其間干散貨海運市場行情走低,中外運不得不擱置這一計劃。出于同樣的原因,去年4月,擬將干散貨海運業務分拆的中海發展(1138.HK、6000026.SH)也宣布放棄該上市計劃。 大宗散貨主要包括鐵礦石、煤炭和糧食,2005年和2006年是散貨船下水的高峰期,業內人士大多看淡去年的干散貨運輸市場,但實際上這一市場從第三季度開始出現火爆局面,景氣狀況持續至今。“今年10月,反映及時成交船舶租金水平的波羅的海干散貨運價綜合指數(BDI)首次突破1萬點。在此之前的9月,中國遠洋以346.10億元人民幣的對價收購了母公司中遠集團主要的干散貨船隊。”國內一家大型航運企業的內部人士說。 據分析,干散貨運輸市場持續走高的主要原因有三個:鐵礦石的運輸方向發生改變、壓港消耗了部分運力和市場炒作遠期運價合同 (FFA),導致運價持續上漲。 “以前從巴西運往美國、歐洲的鐵礦石轉向運往中國,運輸距離變長導致運量上升;由于鐵礦石壓港現象嚴重,部分運力被消耗在等待過程中,運價上漲使船東也能分享到部分利潤;國際投行為炒高現貨市場,寧可手中的船舶閑置,用現貨市場運力緊張的假象影響波羅的海運價指數,他們再通過期租船市場謀利。”上述人士說。 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中外運決定重啟干散貨船隊上市計劃。瑞銀發表的研究報告稱,外運航運已訂造13艘船,預計耗資4億美元。預計該公司2007年-2009年的資本開支達18億美元,主要用于購買16艘二手船,新造10艘干散貨船及3艘超級油輪(VLCC),這些新船的加入將為公司的盈利增添動力。 “航運板塊是中外運的第二主業,目前集裝箱船隊主要囊括在外運股份手中;而干散貨船隊主要為香港的外運航運所擁有,內地的中國租船公司也有一部分,目前還不知道會不會納入其中。”上述熟悉中外運的人士說。 對此,操盤上市工作的中外運總裁助理李甄告訴本報,中國租船公司也在中外運的通盤考慮之中,未來集團只有一個航運平臺。 3年內實現整體上市 與中遠集團、中海集團將航運作為主業不同,中外運將業務重心放在了綜合物流。中外運近幾年拓展航運業務的步伐相對緩慢,以運力規模計,目前河北遠洋已超過中外運,坐上了國內航運業第三把交椅。 中外運董事兼外運股份總裁張建衛表示,“中外運計劃用3年時間將集團幾十家海內外二級企業、合資企業整合后分批注入外運股份,以做強綜合物流主營業務,并最終實現整體上市的目標。” 10月11日,外運股份宣布,將斥資11.06億元人民幣收購母公司中外運位于山東、廣東、四川、重慶、安徽、江西及香港地區的與貨運代理、船務代理、倉儲及報關相關業務的資產、業務及員工,拉開了集團整體上市的序幕。張建衛表示,中外運將陸續把貨代、船代、快遞和合同物流等業務分步注入外運股份。 據他介紹,1998年-2003年,中外運制定并實施了企業轉型的第一個發展戰略,將集團從單一的貨運代理型外貿企業轉變為市場化的大型綜合物流企業。其間,中外運不斷嘗試資本運作,擁有了2家境內外上市公司。 2000年11月30日,中外運將旗下空運貨代、快遞等業務上市,在A股市場籌資9.76億元。2003年2月13日,中外運將旗下A股外運發展(600270.SH)及其它物流業務打包二次上市,在香港市場募集約35億港元。 借助于資本市場,中外運獲得了快速發展。截至去年年底,外運股份的營業收入達到322億元,比2003年成立時增加了1.37倍。截至今年6月底,外運股份的資產規模近200億元,比上市前的74億元增加了1.39倍。 張建衛稱,中外運于2006年再次制定了企業的發展戰略。根據新戰略,中外運將集中力量拓展貨運代理、船務代理、快遞和合同物流等核心業務。同時,積極發展以散貨運輸為主和集裝箱運輸以亞洲區域為重點的航運業務。“兩輪驅動”的目標是,將中外運打造成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物流服務供應商。據張建衛透露,到2010年,中外運的經營收入將超過100億美元。 除了中外運宣布將整體上市外,中遠集團、中海集團等航運企業也紛紛表示要整體上市。 中國遠洋的一位高層稱,母公司散貨業務注入上市公司的方案已獲得股東大會通過,目前正在等待國家有關部門的審批。“注入散貨業務后,中國遠洋的資產將占到集團總資產的70-80%,因而這是中遠集團整體上市的關鍵一步。” 10月15日,中海集運(2866.HK)以4140萬元收購了母公司中海集團旗下多個海運子公司的股權。據中海集團總裁李紹德介紹,交易完成后,中海集運基本上囊括了母公司全部的集裝箱航運資產,目前中海集運正在積極籌劃回歸A股工作,預計年底前能完成。 來源:經濟觀察報網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