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上藥重組方案生變:獨立上市取代華潤控股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13日 12:30 21世紀經濟報道
上海報道 本報記者 沈瑋 經過長達兩年多的僵持,華潤集團對于上藥的態度正在發生微妙的變化。 10月11日,記者從知情人士處獲悉,華潤已經基本上放棄了增持上藥集團的想法,對于上藥集團的未來走勢,華潤集團、上海市國資委和債權銀行達成了比較一致的思路,即上藥集團整體獨立上市,股東分享收益,并優先償還銀行債務。 上藥的輾轉資本路 “是有這么個思路,但是現在還處在各方交流的狀態,很多具體的執行還沒有啟動。”10月11日,上藥集團一位高管表示。 如果此想法成行,意味著上藥集團2年多前戛然中止的資本之路,有望再度啟動。而作為上藥集團實際控制人的上海市國資委,將成為最大的贏家。 作為華源系中最重要的一塊醫藥資產,上藥集團的資本之路在2004年就已經啟動。 當時,周玉成為上藥勾勒了一幅藍圖:作為華源上市計劃的第一步,上藥將在2005年下半年完成私募,并于2005年底完成股改,2006年7月整合完畢后赴香港上市。隨后,華源集團也將整體在香港聯交所上市。 私募之路穩步推進。上藥集團當時已同數家海外公司進行了洽談,其中包括摩根大通、摩根士丹利、高盛集團和花旗集團。依據這些海外財團對上藥的評估,上藥計劃用以私募的16%-23%股權的價值在20億-25億元之間。這意味著,華源2002年以11億元收購的40%上藥股份已經升值到40億元左右。 然而,上藥集團在評估審計過程中暴露出許多問題,這也致使審計工作進程被拖了很久。隨后,大股東華源集團的流動性危機全面爆發,上藥的資本之路戛然中止。 “這是非常可惜的。上藥本身是個不錯的公司,但這幾年股東的變數,多少對公司的發展有一些影響。”一位接近上藥集團的業內人士評價說。 不久前公布的“2007年中國企業500強”數據顯示,經中國企業聯合會和中國企業家協會評選,上海醫藥(集團)有限公司以營業收入207.9931億元名列第185位。 華潤控股方案受挫 正因為上藥的獨特資產優勢和產業地位,華潤入主華源后,一直醞釀增持上藥集團股份,達到絕對控股。這也成為華潤打造央企醫藥平臺的重要一步。 目前,華源集團持有上藥40%的股權,上海工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和上海華誼(集團)公司各擁有30%的股權,這兩家分別是上海國資委的直屬企業。 去年6月,華潤集團董事長陳新華一行來來到上海,會見了上海市相關領導。經過溝通,雙方達成共識:上海市政府在南匯劃一塊地給華潤,華潤集團再投入100個億,將上海市的醫藥企業都遷入該醫藥產業園,將上藥打造為華潤醫藥產業的平臺。這個前提之下,華潤增持上藥到絕對控股。打造上海的醫藥產業園,這也符合上海將生物醫藥產業視為上海支柱產業的宗旨,雙方各得其所。但一年多來,華潤的投資并沒有落實,而上海方面也在靜觀其變。 情況并不明朗。2個月前,華潤集團董事、華源集團總裁閻飚拜訪了上海市國資委負責人,就上藥的問題明確提出三點要求—— 第一,要求通過高院司法談判,將上藥股權解凍,并將這部分股權定向拍賣給華潤集團;第二,要求由華潤派遣上藥的董事長和黨委書記;第三,希望進一步增持上藥。 知情人士對記者表示,華潤的這幾點要求,并沒有得到上海市國資委的同意。另一方面,要求將上藥股權解凍并定向拍賣給華潤的要求也觸發了債權銀行的不滿。 目前,華源集團所持有的上藥40%股權被上海市幾家銀行所凍結。 2005年9月,由于華源集團貸款到期未還本付息,上海數家銀行聯手提起訴訟,要求凍結華源集團所持三家上市公司股權以保全其債權。當月16日,上海二中院裁定凍結華源集團及擔保單位中紡機集團銀行存款1.14億元,并查封凍結了華源集團持有的上海醫藥集團40%的股權及相關權益。 為了成為上藥的絕對控股股東,華潤曾試圖做各方面的協調工作,希望由最高人民法院致函上海二中院,把這部分股權定向拍賣給華潤集團,但遭到了債權銀行的反彈。 各方力量博弈之下,第三條道路呼之欲出。 知情人士告訴記者,從目前的態勢看,華潤集團已經基本放棄增持上藥的想法,而讓上藥集團整體上市,可能是眼下最符合華潤、債權銀行和上海市國資委三方整體利益的一種方案。 但他也強調,目前只是初步意向,還沒有落實到具體啟動。 “還有一些資產剝離,一些上市前的準備工作都需要做。”他還指出,上藥集團下屬兩大上市公司,上海醫藥(600849。SH)和中西藥業(600842。SH),在上藥集團整體上市之后,是否會做吸收合并,目前也尚不得知。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