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報記者 孫立云
紅籌股(境外注冊、香港上市的內地公司)回歸A股的試點辦法已經在券商投行層面征求意見,這表明紅籌股回歸步伐漸行漸近。接近監管層的證券業內人士向早報記者表示,紅籌股正式回歸除了與試點辦法文件何時出臺有關外,推出的合適時間可能將在上證綜指回到4000點上方以后。
初定回歸門檻
據《財經》雜志昨日報道,一份中國證監會近期下發部分券商討論的文件顯示,監管層對紅籌股回歸A股市場已有腹案,從市值、三年累計凈利潤等方面為首批回歸的紅籌企業設計了門檻。
一創新試點券商高層昨日也向早報記者證實,早在5月份,他就已經看到了這份試點辦法草案,這份試點辦法目前確實正在投行層面征求意見。據了解,這份文件名為《境外中資控股上市公司在境內首次公開發行股票試點辦法(草案)》(下稱《試點辦法》)。
《試點辦法》規定,紅籌公司申請在境內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應滿足四個條件:股票已在香港證交所上市交易一年以上;股票市值不低于200億港元;最近三個會計年度累計凈利潤不低于20億港元;50%以上的經營性資產在境內,或者50%以上的利潤來源于境內業務。
“目前,允許紅籌公司在境內直接發行股票的時機已經成熟,無重大障礙且具備可行性。”《試點辦法》的起草說明中如此表示。
另外,對于市場比較關心的紅籌股回歸存在的法律問題,《試點辦法》也給出了解答,明確回歸境內上市的紅籌公司,其公司設立、股本設置、注冊資本的繳納和組織機構的設置仍將執行公司登記注冊地的有關法律規定,而無需根據境內《公司法》予以調整。
對于業務和利潤來源方面的限制,有關方面認為這是試點階段性的要求,同時考慮到部分國有大型紅籌公司已開拓國際業務,因此將比例放寬到“50%以上”。發行程序方面,《試點辦法》要求發行人必須聘請具有境內資格的保薦機構、律師和注冊會計師以承擔相應中介業務,而國內保薦機構可以聘請境外投行、律師和會計師等專業機構協助其進行盡職調查。
就試點范圍確定于香港上市的紅籌公司,有關方面解釋稱,在美國和新加坡等地上市的中資控股公司多為高科技和互聯網為主的民營企業,總市值偏小(僅323.4億美元);而香港與內地在證券監管合作方面多年來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已有A+H公司發行的成功先例。
已有公司在準備
按照上述券商高層所說,這份試點辦法草案早在5月就已出爐并討論,顯示了監管層對于啟動紅籌股回歸的緊迫性。
除此之外,紅籌股回歸實際上已經開始啟動。該券商高層昨日還透露,據他了解,已有紅籌公司開始準備進行回歸A股的工作了。不過他并沒有透露會有哪一家或是多家公司入選首批試點。
據市場消息,被大家普遍看好的入選首批試點回歸的公司主要有中移動、中海油及聯想集團等公司。
而中海油董事長傅成玉近日的表態,更使得中海油成為首批試點公司增加了可能性。中海油董事長傅成玉于5月25日透露,中海油已提出了回歸A股的申請,相信可能會成為首批回歸A股的紅籌公司。
傅成玉表示,監管部門正積極推進紅籌回歸A股事宜,他認為年內就有可能放行,并解決有關技術及操作問題。
另外,中國移動董事長兼CEO王建宙也在早些時候表示,中國移動考慮以母公司出售一部分股票的方式回歸A股,但要等待證監會的批準。
投行開始爭奪大單
業內人士認為,從目前市場的情況來看,允許紅籌公司回歸A股,以增加內地股票市場高質量公司的數量,從而滿足內地投資者日益旺盛的投資需求,是一個非常好的回歸時機。同時,紅籌股的回歸將會對指數起到穩定作用,也將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內地市場的流動性過剩局面。
自今年五一以來,滬市僅有中遠控股、西部礦業兩家較大型公司將啟動IPO。從上市資源來看,紅籌股回歸將是市場所期待的。
另一家創新券商投行負責人則表示,就紅籌股回歸一事而言,監管層的熱情其實比上市公司本身要高得多。
他透露,其實被大家寄予厚望的一些大型紅籌股,如中海油、中移動等,就上市公司本身而言,上市融資的想法并不是十分迫切。
因此,該人士認為,紅籌股回歸的時間顯然是要看監管層的態度。不過他也坦承,作為投行,“我們也正積極地爭取與這些潛在客戶接觸。”
根據香港交易所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07年5月31日,89家在港上市的紅籌股公司中,有22家市值超過200億港元。《試點辦法》的起草說明則稱,三年累計凈利潤達到20億港元的香港紅籌公司共有21家,且符合市值要求的公司基本都符合凈利潤要求。排名第一的中國移動(0941.HK)2006年凈利潤為660億元人民幣。
由于此次試點門檻較高,上述21家符合條件的紅籌公司無疑成為各券商投行部門爭奪的焦點。
回歸時間表
在問到紅籌股正式回歸的合適時機時,上述券商高層透露,按照這樣的進程,“正式推出的時間可能會很快。”
他表示,合適時機可能要看兩個指標:一是肯定要等到試點辦法草案征求完意見后的正式推出。只有試點辦法正式出臺了,紅籌股才能正式回歸;第二,監管層不可能不考慮到市場環境與市場情緒,“待滬綜指重回4000點再考慮推出也是很有可能的。”
這與記者了解到的業內的一些說法不無相似。
日前,一位接近監管層的證券業內人士在和記者討論市場化調控手段時就透露,目前可能暫時不會考慮大盤藍籌回歸的問題。
“因為經過印花稅上調的沖擊,大盤暴跌顯示了市場信心的動搖,應該說目前監管層最關心的問題是呵護市場信心的恢復。”至于大盤藍籌回歸的問題,他表示:“可能要等到股指回到4100點再考慮了。”
該人士還表示:“我們還向監管層表達了一個建議,希望紅籌股回歸能以較低價發行。這樣可以讓更多的投資者分享優質藍籌的業績。”
不過,另一家券商投行負責人昨日則認為,在目前市場環境下,紅籌股回歸還是越快越好,因為不少紅籌股都是大型績優股。而此類股票上市一向被認為是平衡市場供求關系、疏導股市過熱投機的市場化手段。
“相較于穩定市場與信心恢復,盡早推動藍籌股回歸可能會更快地推動市場向好。畢竟,紅籌股的回歸可以向市場表明監管層希望以市場化手段平衡市場,這樣投資者對于政策調控的預期也會相對下降。”該負責人表示。
紅籌股回歸條件(草案)
-股票已在香港證交所上市交易一年以上
-股票市值不低于200億港元
-最近三個會計年度累計凈利潤不低于20億港元
-50%以上的經營性資產在境內,或者50%以上的利潤來源于境內業務
十大(市值)紅籌股截至2007年5月31日
公司市值(港元)
中國移動14597億
中海油3202億
中銀香港1964億
中國聯通1465億
中國網通1323億
公司市值(港元)招商局811億
中國海外762億
中信泰富717億
華潤創業680億
華潤電力590億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Topview專家版 | |
* 數據實時更新: 無需等到報告期 機構今天買入 明天揭曉 | |
* 分類賬戶統計數據: 透視是機構控盤還是散戶持倉 | |
* 區間分檔統計數據: 揭示股票持股集中度 | |
* 席位交易統計: 個股席位成交全曝光 | 點擊進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