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南京醫藥預期有被市場神化之嫌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15日 08:21 全景網絡-證券時報
市盈率161倍,分析師強力推薦,是否有推波助瀾之嫌 證券時報記者 龍可 每股收益7分,收盤價11.29元,市盈率161倍。 這是以去年每股收益和昨日收盤價計算出來的南京醫藥(600713)的市盈率。如果將目前A股上市公司的市盈率由高到低排列,這一數值排在第209位左右,雖然還沒名列前茅,但絕對不算低。 讓人頗為意外的是在公司披露2006年年報后復牌的第一日,即3月13日,在去年利潤未出現巨大增長的情況下,公司股價卻在當日漲停,也使本來已不低的市盈率進一步提升。究竟是什么在推升公司股價?從表面看可能主要是分析師的強力推薦,但在未來增長尚存諸多不確定因素的情況下,這種上漲或許更多的是對概念的炒作和預期的透支。 “藥房托管”托起高股價 “藥房托管”是南京市2006年以來在二級及二級以下醫院推進的醫療衛生體制和藥品流通體制改革的重要舉措,被認為是醫改中的一項創新,也是去年以來機構將南京醫藥視為“黑馬”的重要原因。 根據南京醫藥年報顯示,為了在托管藥房中獲得更多的市場份額,公司創造性的提出“托”“管”分離的階段性措施,并對受托管醫院藥房的“進”、“銷”、“存”采取統一管理等。有資料顯示,截至2006年底,公司共托管二級和一級醫院120余家,占南京市藥房托管份額的80%-90%。 從上述數據看,在已施行托管的藥房中,南京醫藥的確在市場份額上處于領先地位,不過由于這些數據均未涉及到公司托管藥房的收入和利潤率情況,因此托管業務到底給公司帶來多少實際的收益并未清晰的表達出來。 在國內一知名券商對南京醫藥2007年盈利的預測報告中,預計藥房托管業務對公司今年收入的貢獻在8億左右。然而,實際數據可能并不會像預期中那樣樂觀。 據南京醫藥董秘朱蔚介紹,目前公司已經托管的藥房年銷售額約3億元,而托管給公司帶來的收益還難以統計,因為這些藥房不是完全的獨立核算,不過該部分業務的利潤率肯定達不到5%。對于市場傳聞南京即將推出對三甲醫院藥房的托管,朱蔚表示這將主要依賴政府政策的制定,時間上存在很大不確定性。 實際上,三甲醫院才是醫院藥房銷售的主力軍,用一句業內人士的話說,就是“十家二甲也未必抵得上一家三甲的銷售額”。 雖然未來“藥房托管”的規模和收益都還存在著很大的不確定,但這一概念卻已被二級市場充分運用于公司股價的推升。在A股市場中,經營范圍與南京醫藥類似的有上海醫藥(600849)、國藥股份(600511)等。上海醫藥昨日收盤價12.10元,以該公司前三季度每股收益0.15元推算假設其去年全年每股收益為0.2元,則其市盈率為60.5倍;國藥股份昨日收盤價25元,該公司去年前三季度累計每股收益0.51元,假設其全年每股收益為0.68元,則市盈率為36.8倍。顯然,兩家公司與南京醫藥150余倍市盈率差距之間,“藥房托管”概念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預期透支? 雖然立足于“藥房托管”這一概念,但多數分析也并未將該部分業務作為南京醫藥今年盈利的主要來源。有觀點認為,公司今年利潤的增長將主要來自集中采購的施行和OEM生產方式的擴大,在分析師的預測中,這兩部分將給公司帶來超過3500萬元的凈利潤。 去年,為配合藥房托管和農村兩網配送工作,提升毛利率,南京醫藥選取了50個品規的藥品作為首批試點,進行貼牌加工生產。同時,為了降低采購成本,公司搭建了集中采購、結算等業務平臺。 在南京醫藥2006年年報中,公司計劃2007年對采購總量在200萬元以上客戶的采購總額要達到40億元。在OEM方面,則計劃實現有效貼牌數量達到300個品規。分析們做出的盈利預測,正是以這些數據為基礎。但這其中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這種不確定主要是上述業務盈利狀況的不確定。 對于OEM生產,雖然沒有給出去年具體的收入數額,但朱蔚表示,由于是試點,收入不多,而今年該部分能夠實現的收入和利潤,目前還很難說。 雖然存在著諸多不確定因素,但分析師盈利預測展現的誘人前景實在很難讓投資者不感到激動,這種激動印證在了近兩日公司股價的走勢上。然而,在目前的高市盈率下,保持適當的理性是必要的,或許一位接近南京醫藥高層的人士透露的細節可以有所參考。他稱,在過去機構對公司的調研中,公司方面對于機構所給的盈利預測的增長趨勢是認同的,但是在具體利潤增長金額實現的時點上卻存在分歧。 在醫改的大背景下,南京醫藥的巨大轉變與業績增長是毋庸置疑的,但是這種變化更可能是以循序漸進的方式發生著,而短期內股價的快速上漲,實際已超前反映了公司未來數年的利潤增長。 預期的極度膨脹并非南京醫藥獨有的現象,目前市場中市盈率超過100倍公司有數百家,一些公司甚至呈現出股價的漲停與公司的澄清交替出現的局面。但仔細觀察,這樣的大幅上漲往往源自市場對這些公司的重組預期,而南京醫藥短期內業績的轉變能否達到像重組一樣的效果,顯然還存在很多不確定性。其股價的一路上漲應該說離不開某些知名分析師的反復推薦,這或許正說明在現今躁動的市場中,分析師也難保理性,透支預期就成為了他們為高位股價尋求的另一個支撐。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發表評論】
|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