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浦發銀行憂喜交加 傳言董事長卷入社保案被調查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18日 12:10 和訊網-證券市場周刊
籌備了兩年的增發成功,但設立基金公司的申請被駁回,傳言董事長被調查 本刊記者 楊練 劉文君/文 11月14日,浦發銀行(600000)公布增發A股招股意向書,定于11月16日公開發行不超過7億股,每股發行價格13.64元,募集資金不超過60億元。從2004年4月開始,浦發銀行就籌劃增發7億股,但因股改等原因一直拖到今天。 此前的一個月,浦發銀行從10月10日10.88元的開盤價一路上行,至11月13日收盤于14.42元,使其增發前的20日均價上升18%,增發的股份由原定的7億股降至4.4億股,每股收益僅攤薄10%,公司凈資產在增發后提高31.5%,動態市凈率相應下降為2.55倍,凈資產收益率雖有所下降,仍高達13.2%。綜合來看,其ROE/PB(凈資產收益/市凈率)僅低于華夏銀行(600015),對投資者應當具有吸引力。 但不利于浦發銀行的消息也不斷傳來,設立基金公司的申請被駁回,綜合經營之路受挫,傳言董事長金運被調查,上海社保案陰影未去,被視為上海金融改革旗艦的浦發銀行,下一步將駛向何方? 設立基金公司被駁回 日前有消息稱,浦發銀行申請發起設立基金公司一事已經被證監會駁回,并且在年內都不會在批準新設銀行系基金公司。浦發銀行基金籌備組內部人士在接受本刊記者采訪時,并未對此消息加以否認,只是表示還未接到證監會正式文件。 然而,與浦發銀行同時上報組建基金公司方案的中行(601988;3988.HK)日前已被原則批準,與先前盛傳的中行通過收購中銀國際基金公司股權進入銀行系基金業不同,中行將直接發起設立直接控股的中外合資基金管理公司。 早在今年年初,浦發銀行就向管理層遞交了設立基金公司的申請,并確定法國安盛集團旗下的安盛投資管理公司和上海盛融投資有限公司為共同發起人。 按照由央行、銀監會和商業銀行共同商討制定的流程,欲設立基金公司的商業銀行,需向銀監會提出申請,銀監會負責制定并審核申請設立的基本條件;銀監會批準后,還須報請證監會批準其市場準入資格。 據悉,浦發銀行的申請很快就通過了銀監會的審核,證監會的審核卻久拖未決,主要原因就在于目前的政策限制。 根據證監會《證券投資基金管理公司管理辦法》(下稱“基金管理辦法”)規定:一家機構或者受同一實際控制人控制的多家機構參股基金管理公司的數量不得超過兩家,其中控股基金管理公司的數量不得超過一家。業內稱之為“一參一控”政策的限制。 根據公開的資料顯示,作為浦發行的第一大股東,上海國際集團已達到“一參一控”政策的上限。上海國際集團旗下的上海國際信托投資有限公司目前是上投摩根基金公司的控股股東,持股比例為51%,此外還參股華安基金管理公司,持股比例為20%。日前,華安董事長王成明和總經理韓方河因涉上海社保案先后被調查。 但據浦發銀行內部人士透露,當初浦發行上報方案時也考慮過政策限制問題,由于“基金管理辦法”未對“實際控制人”的認定做出明確規定,如果浦發銀行能夠證明上海國際集團不是浦發行的實際控制人,那么它的方案理論上有可能獲批。 浦發銀行向監管層遞交文件時對此非常樂觀,因為上海國際集團及其子公司在2005年增持浦發銀行的股權緣于上海市政府打造金融控股集團的統一安排,且上海國際集團在浦發行內屬于相對控股地位,并非實際控制人。 但有了解基金公司審批程序的人士指出,證監會是基金公司的業務主管部門,因此設立基金公司的實質審批權在證監會,而證監會在《上市公司收購管理辦法》中,已就實際控制人的認定明確規定了5種情形,只要符合任何一條,均會被認定為實際控制人。 而對照《上市公司收購管理辦法》的認定標準,浦發銀行也很難說上海國際集團不是浦發行的實際控制人,這也是此次申請被否決的主要原因。 綜合經營之路受挫 此前,浦發銀行在第二批銀行試點基金公司的各項準備工作中,一直處于領先地位。據知情人士透露,浦發行對設立基金公司非常有信心的原因是,在上海市“十一五”的金融規劃中,浦發銀行已作為上海市重點支持的綜合經營試點單位,并著力將其打造成為金融控股集團公司,而成立基金公司是這個金融規劃的第一步。 按照浦發銀行的設想,今年成立基金公司,明年成立保險公司,開展資產證券化業務,初步建立起綜合經營的框架模式。據悉,2005年浦發銀行就已整合其公司金融部、金融機構部、離岸業務部、基金托管部、企業年金部等資源,成立了企業及投資銀行總部,由單一性、非均衡的業務發展模式向多元化、協調型的業務發展模式轉變。 銀監會主席助理、上海銀監局局長王華慶也多次在公開場合表示,支持浦發銀行的綜合經營試點,并有意將浦發銀行塑造成上海金融界的標桿。有了上海市政府的支持,浦發銀行對其綜合經營之路的預期很高,即使有稍許政策的限制,也可以“特事特批”的方式獲準放行。 但種種跡象表明,由于近期上海金融環境形勢的變化,上海金融格局也面臨著重新洗牌的可能,浦發銀行設立合資基金公司被否可能與此有關。 無論如何,浦發銀行年內肯定無望成立基金公司,而且除了中行,其他與浦發行一起申請的農行、民生銀行等的方案也被管理層暫時擱置,最快也要到明年上半年。 據上述浦發行基金籌備組人士介紹,設立基金公司懸而未決,以前的各項準備工作付諸東流,同其他發起人簽署的包括發起人協議、基金銷售協議、技術支持協議等文件也因此存在不確定的因素,如果條件允許重新申請,這些文件是否要推翻重來,目前也是未知數。 “它打亂了浦發銀行的各項安排和計劃,讓浦發銀行處于非常尷尬的境地,至少對銀行的業務創新、H股上市的進程有一定的影響。”上述人士坦言。 社保案陰影未去 10月底,在上海市國資委正式對內部通報上海國資委主任凌寶亨和副主任吳鴻玫被紀委部門帶走后,坊間開始有了浦發銀行董事長金運被詢問的傳言。 一位知情人向記者透露:金運是否被詢問并不得而知。但金運前后任職的兩個銀行都與上海社保案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調任浦發銀行之前,金運在工商銀行上海分行任副行長。金運1999年出任浦發銀行副董事長,2002年任行長,去年正式從張廣生手中接過浦發銀行董事長一職,當時正處在浦發銀行股改啟動之前,與花旗定向增發計劃擱淺之時。 而作為上海社保資金托管方的浦發銀行,上海社保資金進出房地產的數次投資都與浦發銀行脫離不了關系。 在今年8月份社保案爆出之時,上海瑞安房地產旗下創智天地,就是通過浦發銀行獲得來自社保的15億元貸款。瑞安房地產附屬公司上海楊浦中央社區發展有限公司與浦發銀行簽訂的貸款協議中,的確涉及上海社保基金的委托安排。 但瑞安總裁羅康瑞強調,雖然公司通過浦發銀行安排的15億貸款來自社保基金,但瑞安房地產的所有行為均“合法合規”。瑞安在事出之后已進行過全面調查,也詢問過國內律師,并確認該項貸款協議“合法、有效及具約束力”。 羅康瑞表示,在上述15億貸款中,已有8.7億元被用于“創智天地”項目的投資,其余部分相信也不會因此被凍結。 資金通過浦發銀行投向房地產的還有上海安聯投資。上海安聯投資為浦發銀行旗下的大型國有獨資綜合性投資公司。一份工商登記資料顯示,上海申寶房地產公司于1998年1月移交給浦發銀行經營管理,公司名稱變為上海安聯投資,開展浦發銀行受托于社保基金的資產經營管理業務。當年12月,上海安聯投資的注冊資金從1億元增加到3億元。這3億元資金全部以社保基金投入,但到目前為止,該事件并沒有定性的說法。2003年,上海安聯投資獨家出資興建了當時的浦西第一高樓——上海萬豪明天廣場。 但這一項目操作非常隱蔽,直到2005年5月,摩根士丹利房地產基金有意出資32億元對其進行收購,才引起業內人廣泛關注。 浦發銀行第三季度財報顯示,浦發銀行的撥備覆蓋率達到150%以上,很多分析師都對如此高的撥備覆蓋率表示不解。撥備覆蓋率是風險控制的一個主要指標,浦發銀行高額計提準備是否可視作對其貸款風險控制的一種不自信?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發表評論】
|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