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匯查詢:

國航燃油衍生品凈賺3.3億 鎖定成本至關重要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30日 08:03 經濟觀察報

國航燃油衍生品凈賺3.3億鎖定成本至關重要

  本報記者 袁朝暉 李欣 北京報道

  9月22日,在法國興業銀行集團金融衍生工具論壇上,中國國際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國航,601111.SH)企業管理部副總經理趙坤猛公開了國航2006年1至8月的累計保值收益成果:燃油衍生工具收益約3.3億元人民幣,這相當于同期接軌價格現貨采購量90萬噸(約合710萬桶),每桶減少成本支出 5.9美元。

  “在行業內部全面虧損的時候,國航的成績的確令人艷羨。”南方航空人士說。

  國航H股2006年半年報顯示,燃油衍生工具收益凈額(未經審核)3.38億元人民幣,而去年同期僅為5500萬元人民幣。

  “通過燃油衍生工具最重要的不是可以省多少錢,而是從一開始就將成本鎖定,這對油價異常敏感的航空公司來說至關重要!蹦称谪浌救耸恐赋觥

  國航經驗

  “做了幾年保值,整體感覺,對公司控制油料成本的作用相當大。這個方法在國外是必不可少的控制方法,國航也是在向國外學習。”趙坤猛表示。

  2001年國航首度同法興合作,之后還與摩根士丹利、高盛、花旗,麥格理、摩根大通、美林,德意志銀行、法國巴黎銀行建立了合作伙伴關系。

  據了解,國內航空公司總運營成本中航油是僅次于航材的第二大成本,達30%—40%,所有航空公司的利潤預期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未來的航油價格。

  此外,航空公司還另有一層尷尬。

  在現在的供油體系中,全國所有的航空企業用油幾乎都要從中國航空油料集團處進貨。在現有體制下,國內航空企業只能被動承擔航空油料價格上漲所帶來的風險和損失。

  而資料顯示,國外航空公司航油一般只占成本的8%—12%,遠低于國內同類公司。

  所以,國航的業績為同行所關注。趙坤猛介紹說,2006年國航的保值量達總耗油量的40%。2006年,國航消耗航油約為270萬噸,其中國外航線航油消耗量占總量30%,國內航線航油消耗量占總量70%。

  其實,各大航空公司都在通過衍生品交易進行保值。東方航空2006年半年報稱:與境外銀行達成若干期權交易合約,以控制航油價格風險。截至2006年6月30日,已簽訂航油期權交易合約市值780萬美元。而截至2005年12月31日,東航簽訂航油期權合約市值為337萬美元。

  不過,東航董秘室投資者關系部門周小姐也表示,“航油期貨對成本控制上的影響非常有限,具體還要看公司操作的水平。許多國際著名的航空公司已經在幾年前將80%的成本通過油品衍生品市場鎖定了。”

  政策夾縫

  然而,各大航空公司實際在衍生品交易過程中一直沒有取得合理身份。

  目前我國只有4家大型國有企業獲得境外從事石油期貨套期保值交易的資格,分別是中國化工進出口總公司、中國聯合石油有限公司、中國國際石油化工聯合有限公司和中國遠洋貿易總公司。

  1993年上海石油期貨交易所創辦時,曾開設過石油期貨,但1996年因種種原因被暫停。這也使航空公司在國內進行期貨套期保值的愿望落空。

  “國內航線用油不可以做期貨,國內采購航油主要通過中航油!眹鴥饶澈娇展救耸砍姓J。

  東航集團內部人士透露,主要是通過新加坡市場做。由于國內油品品種還不能滿足國內需求,市場較小。而且從相關性來說,原油和航空燃油的相關性高些。因此主要在海外市場開展。

  參與國際石油期貨交易還要打通國家外匯管理局這一關,因為從事國際石油期貨交易需要航空公司委托中國銀行通過外匯買賣,“如果造成了損失由誰來負責?國際市場上的匯率風險很大,這也是在短期內無法解決的!蹦虾揭晃还ぷ魅藛T說。

  “航空公司可做衍生品交易的只有國際航油用量。從成本看,我們企業國內、國際航空用油比例為2:1,但從安全控制角度,不可能三分之一的國際航油用量全部做相應的期貨和衍生產品保值!绷硪缓娇展救耸恳餐膺@種看法。

  國內三大航空公司中,只有國航在2005、2006年公告燃油衍生品保值收益。

  南方航空董事會秘書蘇亮承認,目前還未開展針對航油的保值交易,處在探討階段!昂娇展咀鲇推繁V担ǔ6紩押挠土康30%-40%作為保值量。這是巨大的風險博弈,我們不會輕易這么做!

  法國興業銀行亞洲區商品交易部董事總經理陳浩認為,保值的最高境界也是能讓公司穩定和安全運轉,并且有利可圖。他以國航為例強調,國航作為目前國內三大航空公司中惟一盈利的公司,其燃油衍生品運用應該發揮了不小的作用。油料成本占國內航空公司運營成本的30%-40%,確實是很重的一塊。如果能很好地控制住,盈利就會很高,否則,在今年油價飆升的情況下,企業的經營可能會艱難一些。

  來源:經濟觀察報網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