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商務部并購新規引發天威英利上市門之痛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21日 07:28 和訊網-證券市場周刊
9月8日前,天威英利資產必須出境,否則在新政之下,天威英利將再次與海外上市失之交臂,從而失去與無錫尚德一爭高下的資本 本刊特約作者 冀書鵬 李華 董哲/文 天威英利在與無錫尚德的第一場較量中已然落敗。無錫尚德于2005年12月在紐交所上市,募集資金約3億美元,除用于原材料采購和擴產外,無錫尚德旋即展開收購行動。 2006年8月,無錫尚德宣布擬以近3億美元的總價,分兩步收購日本最大的專業化太陽能組件廠商MSK。如果此番收購成功,加上正在實現中的產能,無錫尚德將在2007年達到400兆瓦的產能,躋身世界光伏產業三甲料無懸念,遠超天威英利100兆瓦的產能。 光伏產業不同于大部分新興產業的地方在于,生產環節的研發規模經濟和應用環節的外部性經濟,使之呈現類似于芯片工業的經濟特征:一家廠商率先達到臨界規模后,迅速把自己的產品和工藝變成行業標準,該行業標準反過來進一步強化企業的客戶基礎和行業地位,最終鑄成一家通吃的行業格局。這就是英特爾的故事,也正是國際投資者下注無錫尚德的理由所在。現在,無錫尚德正朝著中國光伏產業“英特爾”的目標昂首挺進。 在無錫尚德到達目的地之前,留給天威英利騰挪的時間和空間已經不多了。國有資本的去留、管理層利益的取舍、資本出入境的限制以及外資收購新規,面對重重阻難,“上市”幾乎成了天威英利不可逾越的關隘。 命懸“上市”一線 無錫尚德的狂飆突進,把國內光伏產業產能競爭底線推高到了400兆瓦電池片/年以上。換言之,如果不能在兩年內把年產能提高到這個級別以上,天威英利只能作為中國光伏產業游戲規則的接受者。 如果僅僅是一個小小不言的游戲參與者,天威英利完全可以避開無錫尚德的鋒芒,坐享中國乃至世界光伏產業高成長之利。但是,作為這個新興產業的開荒者和領軍人,天威英利退出王座之爭的風險和成本亦無法承受。 首先,作為開荒者,天威英利和無錫尚德承擔了絕大部分技術進步導致的產品替代風險。目前的晶硅光伏電池是第一代技術,第二代技術是薄膜太陽能電池。此外,還有其他一些技術,如太陽能熱發電技術、碲化鎘(CdTe)與銅銦硒(CuInSe2)光伏電池等。 如果新技術取得大突破,進展快于預期,現有產品及生產線可能會被淘汰。產能越大,承受的產品替代風險也就越大。尚德一直在跟蹤研究薄膜太陽能電池技術,在這方面的抗風險能力強于天威英利。 其次,作為行業龍頭,天威英利面臨硅原料及硅片供應風險。硅原料成本約占光伏電池成本的15%以上,硅片成本約占光伏電池成本的40%左右。由于太陽能光伏電池產業的迅速發展,硅原料生產線的建設周期(18-24個月)長于光伏電池生產線,故供應相當緊張。 G天威(600550)中報披露,天威英利光伏電池業務毛利率比上年同期下降12個百分點,乃硅原料價格上漲所致。如果在王座之爭中敗北,天威英利勢必墜入既喪失行業定價權,又無法根據供應調節產能的尷尬境地。 最后,太陽能并網發電的成本高達4—5元/度以上。光伏電池的需求量受各國政府的補貼政策影響很大。近年來該產業的繁榮,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歐洲各國(主要是德國)可再生能源補貼法案的推動。據測算,15年以內光伏發電平攤后每度只有1.5厘。因此,企業在光伏產品制造標準上的投入,最終會在光伏發電并網上得到巨大回報。王座之爭的輸家只能在淪為打工仔與退出光伏發電設備主戰場之間做出痛苦選擇。 至此,天威英利在面對無錫尚德開出的產能競爭底線時幾無退路。2006年4月,天威英利三期工程在“糧薪在籌”的情況下毅然動工,宣稱2008年建成500兆瓦光伏電池片/年生產基地,總投資合計30億元人民幣。如此大的融資規模顯然遠遠超出了G天威的承載能力,天威英利首先想到的是境外上市。 30億元融資路線 目前,G天威資產負債率已達65.03%,變壓器以及太陽能景氣高漲帶來的原材料價格上漲,大量采購支出,相應存貨占用現金的狀況仍需要時間進一步消化。而尚德的擴產計劃相對較為保守,投產期也要早不少,且現有募資數額巨大,經營風險要小很多。如果要想與無錫尚德找回起跑線差距,天威英利獨立的股權融資勢在必行。 我們來看一下天威英利開展獨立融資前的業務數據和股權結構。 表1中,2006年數據為預測值。可參考的數據為無錫尚德的同期數據,但尚德規模化生產的時間較長,技術上有一定優勢,規模也明顯增大。我們預計英利在2006年會有14億元的銷售收入,其銷售凈利率應該低于尚德、茂迪等廠商(20%-25%左右)。我們預測尚德2006年銷售凈利率為19%,英利為16%左右。 公開資料顯示,天威英利在1998年成立時,G天威、保定英利集團和北京中新立業各占49%、45%和6%的股份。此后,經過數次增資和股權轉讓,到2005年末,G天威保持對天威英利51%的絕對控股局面,中新立業則出局。 2005年初,無錫尚德獲得高盛、英聯等8000萬美元注資,無錫尚德募資和境外上市步伐的加快給迫使天威英利將上市融資納入議事日程。2005年2月,作為上市的準備工作之一,G天威與英利集團決定按51%:49%的比例對天威英利增資,注冊資本由7500萬元增至25000萬元,后因英利集團方面未能及時入資而作罷。 2006年3月,天威英利啟動第二次增資計劃,擬將注冊資本增至1億元。包括G天威三名高管在內的天威英利管理層以天利新能源的名義入資1000萬元,獲得10%的股份。該次增資后,天威英利計劃在海外上市,對外發售20%的股份。然而,此次增資計劃卻在7月底擱淺,G天威對此公告的解釋是,天利新能源的注冊未獲工商管理部門批準。 筆者認為,二次增資計劃夭折的原因在以下兩方面:一者,天利新能源作為管理層利益公司,以1元價格入股,難獲國資管理部門認同。以天威英利2005年凈利潤計算,增資后的模擬每股收益在0.85元左右,天利新能源入股市盈率為1.18倍;如果按2006年預測數據計算,該市盈率則僅為0.45倍,而高盛在注資無錫尚德時的收購市盈率為6倍。其二,二次增資計劃僅僅解決了天威英利股份制改造和管理層利益問題,距離境外上市的操作步驟甚遠,且為下一輪私募和紅籌上市運作制造了事實上的障礙。鑒于此,利益各方對二次增資方案分歧過大,夭折也在情理之中。 在二次增資方案受挫后的一周內,天威英利迅速公布了第三套境外上市方案。與前兩次增資方案不同的是,第三套方案直指紅籌上市,運作時間成了壓倒一切的考量。 與此同時,我們還應注意到,天威英利融資方案的兩個硬約束條件:一是拿到至少18億元的融資額,這是其三期工程開工的墊底資金需求;二是G天威守住持股境外上市主體至少25%的底線,因為持股低于20%后,G天威就不能再用權益法核算股權投資。公開信息顯示,天威英利凈利潤已經占到G天威凈利潤的43%,如果改用成本法計算這部分權益,G天威凈利潤必將受到較大影響。 這樣,我們就得到了一個帶有約束條件的天威英利融資公式: F=[EPS / (1+K)] * P/E * V * K F:融資額,在18億元-30億元之間; EPS:2006年每股收益,天威英利以1億總股本計算為2.22元。發行主體(英利開曼公司)如果持有天威英利51%股權,則其上市前每股收益為1.33元; K:發行比例。目前G天威持股49%,考慮到未來權益法計算收益問題,天威英利融資主體(如開曼公司)的對外發行比例不能超過90%,否則,G天威對該融資主體的持股比例將被稀釋至20%以下; P/E:市盈率。無錫尚德按15美元的招股價計算,其2005年、2006年的動態市盈率分別為54.35倍、30倍。臺灣茂迪(6244.TW)2005年、2006年的動態市盈率水平分別約為29倍、19倍。我們認為,尚德的基本面情況好于天威英利,天威英利上市主體的發行市盈率取值應該在25倍—35倍之間。 V:當前天威英利總股本,1億。 從表2中看到,按照最好的市場形勢估計,天威英利上市主體的發行市盈率在33倍左右,即便這樣,該上市主體(英利開曼)按照90%發行比例的上限融資,所募集資金仍不足18億元(17.70億元)。此外,公式顯示,在融資總額一定的情況下發行比例與發行市盈率呈反比。按照高盛入股無錫尚德的市盈率6倍計算,當天威英利私募比例在50%時,所募金額僅2億元人民幣左右。因此,在融資總額和發行比例的雙重約束下,天威英利在上市前實施私募的操作余地已經非常有限。 英利揚土迷誰之眼 時間因素,融資總額約束,以及發行比例的限制,把天威英利逼到了死角。可以說,天威英利的第三套融資方案是一個倒逼結果。以下結合G天威公布的公開信息和分析數據,推斷天威英利紅籌上市的實施過程: 天威英利最新版(G天威2006年8月9日公告)海外上市方案與前兩次增資方案的一個重要區別在于,上市運作的主導權由G天威手中轉到了英利集團手中,這么做的一個主要目的是回避內地上市公司分拆子公司上市所需履行的繁復程序。 新方案迂回曲折的設計思路,不但要在最短時間內完成上市沖刺,還要兼顧國有資本和管理層的利益。但是,人算不如天算,《外國投資者并購境內企業規定》(下稱“《新規定》”)無疑又是擺在天威英利上市征程中的攔路虎。我們來分析天威英利新版上市方案的玄機所在: 在步驟一中,原股東增資的結果是使英利集團獲得控股權,從而避開內地上市公司分拆子公司上市所面臨的監管和繁復審批程序,這一步目前已經完成。 在步驟二中,苗連生先設“英利BVI”,再由“英利BVI”設立“英利開曼”。筆者推測,這種連環操作的目的只有一個,即屏蔽自然人股東的身份。按照《新規定》(見附文),在境外設立的操作紅籌上市的“特殊目的公司”,需經商務部審批,并須披露至終極控制人。據悉,“英利BVI”和“英利開曼”已經完成注冊登記,應可避開《新規定》9月8日實施的大限。 同樣在步驟二中,另一個關鍵操作點是“英利開曼”收購英利集團持有的天威英利股份,即資產出境問題。這一操作需經商務部和外管局批準。苗連生個人及“英利開曼”顯然無法按《新規定》的公允定價支付收購對價,唯一之選就是使用過橋資金。但是,外管局已然收緊資本出入境通道,此番操作亦需頗費周折; 在步驟三中,按照《新規定》,“英利開曼”上市需經中國證監會審批,且如果“特殊目的公司”(開曼英利)在1年內無法完成上市計劃,“特殊目的公司”的批注將失效,也就是說,外管局為紅籌上市“特殊目的”所開放的資本進出通道將關閉,天威英利股權結構將恢復原樣。 在步驟四中,按照《新規定》,“英利開曼”作為境外上市公司,可以用換股的方式收購G天威所持天威英利股權,這一步不存在太大的政策性障礙。 我們看到,在新版天威英利境外上市方案中,步驟二是關鍵所在。由英利集團主導的迂回曲折的設計思路,盡數體現在天威英利運營資產如何順利出境的問題上。無錫尚德2005年底上市時機的選擇有如天助,當時,外管局75號文剛剛打開了紅籌上市的時間窗口。現在,這扇窗戶即將關閉,天威英利在9月8日大限前完成資產出境的機會日漸渺茫,留給他的也許只有“瑜”、“亮”之嘆了。 新政決定天威英利“生死時速” “紅籌上市”方式是近年中國企業海外上市的主要途徑。一般操作方式是:企業老板以個人名義在避稅天堂設立空殼公司,再把境內股權或資產以增資擴股方式注入空殼公司;之后以境外公司名義申請在美國、香港、新加坡等地海外上市,俗稱“紅籌通道”。相對于國有企業的紅籌上市,業內也把多見于民營企業的這種上市路徑稱為“小紅籌”。這幾年,網易、盛大、蒙牛、攜程等有VC投資的企業到海外上市,都是采用的這種方式。 國內有關部門對“紅籌上市”的管控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境外公司注冊及相應的信息披露,資本出境限制,資本回流要求。這種管控措施又幾經演變: 2000年6月,證監會要求專為紅籌上市而設立的境外公司必須報其審批,并取得《無異議函》,2003年6月此項規定取消;2005年1月,外管局要求“紅籌上市”的三個環節——注冊境外企業、資本注入、并購境內資產都需要報其審批(11號文),隨后出臺的29號文,把幾乎所有涉及出境的資本運作均置于外管局和其他部委的監控之下;2005年11月,外管局75號文取消了境內居民通過境外控股公司進行境外股權融資的嚴格審批制度,代之以備案登記制度,但境內居民設立或控制境外特殊目的公司之前,應辦理境外投資外匯登記手續。 2006年8月,六部委聯合發布《新規定》,并將于2006年9月8日生效。《新規定》在以下幾個方面對天威英利的上市運作產生了重要影響: 1.第十一條,“境內公司、企業或自然人以其在境外合法設立或控制的公司名義并購與其有關聯關系的境內的公司,應報商務部審批”。 2.第十五條,“并購當事人應對并購各方是否存在關聯關系進行說明,如果有兩方屬于同一個實際控制人,則當事人應向審批機關披露其實際控制人,并就并購目的和評估結果是否符合市場公允價值進行解釋”。 3.第四十條,“特殊目的公司境外上市交易,應經國務院證券監督管理機構批準”。 4.第四十二條,“境內公司在境外設立特殊目的公司,應向商務部申請辦理核準手續”。 5.第四十七條,“特殊目的公司以股權并購境內公司時,要經商務部批準,頒發加注‘境外特殊目的公司持股,自營業執照頒發之日起1年內有效’的外商投資企業批準證書”,如果1年內不能完成這些“特殊目的”運作,“附加注的批準證書自動失效,境內公司股權結構必須恢復”。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發表評論】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