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證券 > 股改浪潮系列全面股改之深發展 > 正文
 

吳曉求:深發展方案如獲通過是對流通股的侵害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7月14日 09:55 中國經濟時報

吳曉求:深發展方案如獲通過是對流通股的侵害

  本報記者 尚志新 證券日報記者 秦煒

  深發展(資訊 行情 論壇)的零對價股改方案拋出之后,引起了流通股股東的強烈不滿,但深發展非流通股股東卻無意作出絲毫讓步,并將堅持于本月17日進行投票。

  消息人士透露,最近兩個多月,深發展“拜票”動作頻頻,除發動其工會、員工投
贊成票外,也對“重點地區”的主要機構展開拜票工作,誓要把過三分之二流通股股東搞定。

  中國人民大學金融與

證券研究所所長吳曉求在接受
中國經濟
時報記者采訪時說,深發展的零對價股改方案如果通過,對流通股股東肯定不公平,是對流通股股東權益的侵害。

  吳曉求說,從我們現在看到的報道和材料看,深發展及其背后的大股東沒有深刻理解我們這次股權分置改革的概念和基本原則。這次股權分置改革不能夠有不透明、不符合程序的事情發生,也不能有損害流通股股東利益的事情發生。機構在改制過程中要妥善處理流通股股東和非流通股股東的利益平衡,最關鍵的是不能損害流通股股東的利益。

  從戰略意義上說,通過對價這樣一個原則來實現非流通股流通權,就是要消除長期以來存在的損害流通股股東利益的制度,這個制度就是股權分置。

  吳曉求說,任何非流通股股東不需要付出支付對價的所謂的股改,對流通股股東是不公平的,他是通過這樣一種改革來實現非流通股的流動權,流動權對

股票市場來說是最核心的權利,如果股票這種金融資產缺乏一種有效的流動權,實際上他的生命就已經很差了。非流通股原來是沒有這種權利的,現在要享有這種權利,這種權利本身是可以定價的,從一種股票沒有流動性到它有了充分的流動性,這中間有很大的溢價,市場溢價的收益我個人認為不應該由非流通股股東來享有,所以流通權給資產溢價的部分應該通過一種適當的方式給股東,這個在我們股權分置改革整個的過程中是非常清楚的,好多已經進行或正在進行的上市公司股權分置改革我想到迄今為止都已經實現這個原則了,誰要不用這個原則誰就沒有理解股權分置改革真正的意義,誰也就別想不負任何的成本就使他原來沒有流動權的資產可以擁有流動性,如果用這樣的方式實現了的話,對流通股東是不公平的,尤其在流通股東投票率很低的情況下他通過了,那么對那些沒有參與的流通股股東是一種損害。

  吳曉求說,我們做過一些研究和計算,就中國市場的平溢價來說,30%左右是一個比較合理的取值,我們現在已經推行和正在推選股改的公司平均溢價大約是在30%左右。如果說一開始股權分置改革是零對價支付,股權分置改革不可能有今天的成功,這個改革必須是在一個透明、公正、符合程序的環境下來推進。

  吳曉求認為,深發展說給對價不符合美國法律也是站不住腳的。中國的上市公司有外資背景的不只這一家,還有很多家。首先,要看清楚的是,在中國本土上投資的,就必須遵守中國的法律、中國的規則,從某種意義上說,還要跟隨中國的經營文化。按流通股同等價格來流通實際上就是在侵害深發展在中國的流通股權、流通股股東的利益。所以,監管部門對此要有非常明確的規則。

  針對深發展非流通股東稱“我不想改是別人推著我改”的說法,吳曉求批駁說,股權分置改革是中國政府包括監管部門極力推薦的一個改革,他要造就一個所有股東共同的利益平臺,所有股東在一個利益平臺上運作,如果不搞這個股權分置改革,兩個股東是在兩個利益平臺上運作,所以從中國資本市場未來發展的角度來看必須推進股權分置改革,要推行就要意識到這個東西的重要性,不是說你愿意不愿意,如果你真的不愿意也是可以的,股改之后你承諾:一,我永遠不流通,二,如果我要轉讓,非流通股不可能和流通股一樣的價格,扣除正常收益部分,超額的利潤要充公,交還給公司。

  “‘我不想改是別人推著我改’,這種話還是不說為好,說這種話的人都是因為傳統的制度給了他太多的好處。我們要改革一個落后的制度,那個落后的制度里面的人說我不想改,要改可以必須給我很多好處,就因為傳統制度對于這些人有太多的好處了。本來資產具有流動性,這是很好的時代,原來我不可以隨便賣,現在可以隨便買賣,價格漲了我就賣出去,跌了我再買回來,我至少有獲得市場差價的權力,沒有流動性的時候沒有這個機會也沒有這個權力,必須批發似的把他轉讓掉,所以不能以不想改別人逼著改為由而漠視流通股股東的訴求。”吳曉求說。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