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王賤賣亞洲資源股權揭秘 一年半損失1.5億元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6月21日 09:02 中國經濟時報 | |||||||||
何曉晴 日前,海王生物(資訊 行情 論壇)(000078)發布公告稱,公司經與控股股東海王集團協商,將間接持有的占9.17%計1.29億股亞洲資源(資訊 行情 論壇)(0899.HK)股權以1.2051億元轉讓給海王集團孫公司——香港健康連鎖店。此樁交易,讓海王生物在短短一年半時間便損失1.5億元。海王生物為什么要這么做?
一連串的賠本買賣 2003年11月26日,海王生物與巨能實業簽訂合同,以3億元將其持有的巨能新技術股權轉讓給巨能實業。按照協定,巨能實業在協議簽訂后30日內支付500萬元股權轉讓款;協議生效150日內支付1.45億元;協議生效300日內支付1億元;其余5000萬元股權轉讓款在協議生效330日內付清。這看起來似乎劃算,因為海王生物既可以退出大輸液這一“惡性競爭”行業,又可以把當年的3億元投資款全部收回,而且3年還賺了5521萬元利潤。 但事實并非如此。2000年7月,海王生物與巨能新技術的原股東簽訂《股權轉讓協議》和《增資入股協議》,控股該公司41%的股份,投資確實是3億元。但收購以2001年1月1日為基準日,該時點巨能新技術賬面凈資產2.82億元,海王生物對巨能新技術41%股權投資差額達到1.84億元。這樣算來,就算巨能實業3億元收購款全部兌現,但三年所獲利潤大大小于投資差額的攤銷,海王生物對巨能新技術股權的購進就虧了近1.3億元。 海王生物對巨能新技術股權不僅買進虧,賣出虧得更多。 公司將巨能新技術股權出手之后,一年過去了,巨能實業一共才付了2900萬元,其余的不還了。 按照常理,海王生物完全可以起訴巨能實業,因為其拳頭產品巨能鈣當時有2個多億的銷售額,仍然在行業前列,拍賣變現問題應該不大。 但出人意料的是,2004年11月24日,香港公民王書慶愿意將其持有的亞洲資源的1.294億股股票過戶給海王生物,抵償巨能實業欠海王生物的2.76億元本金及利息。 當時2.76億元的價格是以亞洲資源股價平均值2.13港元/股計算的。一年半后,出售給深圳健康連鎖店 深圳市海王健康連鎖店有限公司 子公司的價格按照2006年第一季度末亞洲資源股票的最低價0.90港元/股,以及2006年第一季度末港幣對人民幣匯率1:1.0349計算,相差超過一倍。與此相對應,當初的2.76億元也變成1.2億元,縮水1.56億元。 此前,在2005年年報中,海王生物已計提亞洲資源股票跌價準備1.27億元。 以亞洲資源股權抵債疑為設局 注冊于百慕大群島的亞洲資源,原名“永利實業”,1997年10月24日在香港聯交所主板上市,目前主要從事醫藥產品大輸液等的生產和銷售。 亞洲資源從“永利實業”時代起,就頻頻更換董事。2001年11月17日,永利實業宣布以1.26億港元收購國內煤炭巨頭神華集團的出口貿易代理公司——神話晟昱30%的股權,并因此更名為“亞洲資源”。 2002年以前,亞洲資源從事買賣機票、經營飯館、船務運輸事業。它處于巨額虧損狀態,是個仙股公司,用行話說,這是個殼。 2002年2月,33歲的廣東商人黃光苗購買原大股東4.4億股舊股,并定向增購11億股新股交易價都是0.025港元/股,黃最終控制53.66%的股權。一個月后,黃光苗出任董事局主席。 這時的亞洲資源股份多達28億多,而股價也低到幾港仙,同時,它還不是一個干凈的“殼”,需要“刷洗”。 之后,亞洲資源開始大規模的資產、業務及股權重組,逐步出售虧損資產,淡出物流、餐飲業務,并通過幾次對外收購,轉做大輸液生產及銷售,其業績也一改連年虧損。 2003財年截至204年3月31日,亞洲資源營業額約9134.6萬港元,稅后凈利為1243.3萬港元,每股盈利1.26港仙。其資產總額為2.94億港元,負債總額為5795萬港元。 有港股分析師認為,不管亞洲資源如何花樣翻新,其實就是一家屢經換手的“殼公司”。 奇怪的是,亞洲資源股權在抵賬給海王生物之前,股價出現大漲。從2003年6月的0.25港元,一路暴漲至2004年3月的2.5港元,短短半年多時間,漲幅高達900%。此后一段時間,亞洲資源股價一直在2元左右盤桓。而且,其平日成交量僅僅10萬股,莊股特征明顯。 到2004年11月24日,海王生物公告稱,香港公民王書慶女士愿將其合法持有的陸星公司land star100%股權,以及通過陸星公司合法持有的總價值不低于人民幣2.75572億元的香港上市公司亞洲資源的股票,替巨能實業償還對海王生物的欠款及逾期利息。 彼時,海王生物和巨能實業雙方都聲稱不了解王書慶。 香港“活雷鋒”替內地同胞抵賬,這可是頭一遭。 王書慶與兩家公司既無關聯,她替巨能實業向海王生物以股抵債的動機令人不解,其控股的陸星公司也讓人迷惑。 注冊于英屬維爾京群島BVI的陸星公司法定股本僅有5萬美元,注冊時間是2004年10月27日,恰在2003年海王生物與巨能實業股權轉讓協議規定的最終還款期限之前。陸星公司除持有亞洲資源1.294億股不到已發行股本的10%,占亞洲資源總股票數的9.17%之外,并無其他業務、資產或債權債務。 它第一件事就是大手買進亞洲資源。短短一個月后,2004年11月24日這批全部亞洲資源股票為巨能實業抵債。也就是說陸星公司的成立,就是為了替巨能實業償還債! 那么,王女士為什么先把真金白銀換成股票,再拿股票去救巨能實業呢?直接以現金救,豈不更有效率?答案是,她可能根本就沒有現金買這筆股票。她的股票來源只有兩個可能,一是以當時的市價2港元/股左右在二級市場買入,二是直接受讓于其他的股東。 按常識,王大手買入公眾股份1.294億股占亞洲資源公眾股份的1/3,至少付出2.6億港元,并一定會打亂供求關系,導致股價大幅上漲。而事實卻是,股價居然沒有暴漲,也沒有交易量變化。 所以,她的股份應該是直接受讓于亞洲資源的其他股東。而且,這些股票很可能就是亞洲資源某個大股東直接劃來的,根本沒有經過香港股市自動對盤交易系統買入。 成交后,亞洲資源股價便開始大跌。1.294億股亞洲資源抵給海王生物后,亞洲資源就從2港元暴跌至1港元。從2004年11月至今,亞洲資源一路暴跌過半,而海王生物卻堅持一年一股不拋,以至讓昔日的2.76億元現金,如今變成1.294億股已巨虧50%的股票,實在令人生疑。然后,更是將1.294億股以1.2億的賤價挪到子公司旗下,最終使得上市公司數億資金打了水漂。 出爾反爾,前后矛盾 海王生物2006年6月12日公告表示,之所以將亞洲資源全部轉讓給母公司海王集團控制的企業深圳健康連鎖店子公司香港健康連鎖店,是為了避免該股不斷下跌的股價繼續影響公司的業績。 2006年以來,亞洲資源股票呈持續下跌趨勢,最近3個月2006年3月1日6月8日二級市場最低價為0.68港元/股,最高價為1.10港元/股。 海王集團董事長張思民表示,出售亞洲資源股權的原因主要是股價低、波動厲害,與當年收下股票的時候無法相提并論,出售亞洲資源股票等于出售了一塊巨大的不良資產,對股民和上市公司都有好處。 而海王生物接手亞洲資源股票時,面對投資者的質疑,海王生物曾正式復函說:亞洲資源業務發展前景十分可觀,穩定持有這樣“高成長性”的股票,很有前途! 當初,由于亞洲資源在香港股價漲幅已很大,外界曾有輿論認為這是海王生物自己出錢讓王書慶出面給自己還錢。張思民在談及這個事件時十分激動,他說:“王書慶和海王和我絕對沒有一點關聯關系!當時監管部門也來查過,如果有關聯,那么我就是在犯罪。在當時來看,巨能畢竟還了錢,這是當時最好的選擇了!睆埶济窠又硎荆瑫L期持有亞洲資源的這部分股票。 事實如何呢?一年半之后,海王生物不惜血本,拋掉了亞洲資源的全部股票。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