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證券 > 試水股權激勵 > 正文
 

G萬科進入實質操作 高管激勵邊走邊看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6月15日 11:53 證券日報

  雖然G萬科A率先進入實質性操作階段,但是——

  □ 實習記者 熊欣

  G萬科A昨日發布公告稱,受托方深圳國際信托投資公司已將公司預提的激勵基金全部在二級市場購入萬科A股股票。這意味著,G萬科A股激勵基金已經完成建倉,成為首家進入對
高管股權激勵實質性操作階段的上市公司。業內專家表示,盡管大幕已經開啟,由于諸多問題沒有得到解決,而相關規定也沒有及時完善,現階段上市公司股權激勵只能是“騎驢看唱本,走著瞧”。

  事實上,對高管及核心骨干進行股權激勵在西方國家早已盛行多年。有資料顯示,全球排名前500位的大型高科技工業企業幾乎全部施行股權激勵機制。這種有效的激勵機制對造就“硅谷”

神話也是功不可沒。而在我國,股權激勵是隨著
股權分置
改革這個歷史性措施的出臺才被提上議事日程的。自今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上市公司股權激勵管理辦法》,則正式確定了股權激勵機制的“合法”地位。此前,由于涉及到國有資產流失等問題,或明或暗的MBO行為被明令禁止,國企管理層在這方面的被激勵措施一度蒼白無力。

  據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已經有包括G華僑城、G老窖等超過40家上市公司先后公布了股權激勵計劃,對國內首試的股權激勵躍躍欲試。國泰君安資深分析師瞿永祥介紹說,盡管上市公司拿出的股權激勵方案沒有統一模式,但是無非就是以兩種標的物進行激勵,即限制性股票或者股票期權。而按照證監會下發的《上市公司股權激勵管理辦法》,用來實行股權激勵的標的股票來源有兩種,一種是向激勵對象定向增發;另一種是上市公司從二級市場回購。前者以G華僑城為代表,后者的代表則是G萬科A。

  北京首放證券分析師陳志表示,股權激勵機制是全流通體制下的新規則。在新規則下,不僅大股東和中小投資者的利益趨于一致,上市公司管理層的利益也被綁在上市公司的長遠發展上。利益方向的統一才可能帶來皆大歡喜的結果。瞿永祥則表示,從某種程度上說,MBO和股權激勵一樣都把管理層和上市公司的利益捆綁在一塊,有利于上市公司的長期發展,但不同的是,被合法定性的股權激勵操作更規范,也更合理,算是前者的一種進步。

  然而,“皆大歡喜”的工程開局也并非都能一帆風順。有消息稱,超過20家國有控股上市公司此前曾推出過捆綁了股改的國有股權激勵方案,但并沒有獲得監管層的認同。目前,除G萬科A已獲得證監會無異議批復外,其他僅有雙鷺藥業、中捷股份等少數幾家。有市場人士對此分析稱,由于《上市公司股權激勵管理辦法》明確指出“已完成股權分置改革的上市公司,可遵照本辦法的要求實施股權激勵,建立健全激勵與約束機制”,因此捆綁股改的國有股權激勵行為屬于一種“搶跑”行為,從而被監管層叫停。此外,還有消息稱,國有股權激勵涉及國有資產流失的敏感話題,因此被再度擱淺。

  北京證券策略分析師張九輝對此表示,盡管實施了股改,但國內證券市場尚不夠成熟,并不能完全達到西方全流通狀態,因此只能走中國特色的道路。再加上相關法規的不完善,上市公司實施股權激勵只能是在實踐中完善。

  銀河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左曉蕾則稱,推出股權激勵機制,是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的一個制度性改革。但是不能忽視的一個問題是,國有控股上市公司的管理層更接近官員身份,其經營目標和真正的企業家或經理人的追求并不完全一樣。這本身就和股權激勵的出發點不一致。此外,由于國有股東虛位,國有控股上市公司事實上被其管理層所掌控,其股權激勵容易被內部人操縱。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