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證券 > 股改浪潮系列全面股改之深發展 > 正文
 

股改方案微調 深發展等待國際投行大鱷參股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6月11日 01:42 經濟觀察報

股改方案微調深發展等待國際投行大鱷參股

  -本報記者 李利明 申興 深圳、北京報道

  完成股改后的深發展(資訊 行情 論壇)將會怎樣?

  不僅僅是GE Capital 會參股。本報獨家獲悉,華爾街的一家著名投行也將參股深發展。

  “深發展即使不是中國最好的銀行,但一定是中國最具有成長前景和轉型潛力的銀行。”深發展高層和董事們告訴本報。

  戰略投資者

  深發展表示,“股改完成之后,將著手通用電氣的注資并開始其他資本募集事項。這一切將推動2006年和2007年公司銀行和零售銀行的健康成長。”

  去年9月28日,深發展與通用電氣金融公司(GE Capital)簽訂《股權認購協議》,通過定向募集方式向GE Capital發行1億美元股份。由于深發展當時還沒有股改,GE Capital入股只能等到股改完成之后。

  知情人士透露,股改完成之后,一家華爾街的著名投行也將參股深發展。隨著這些投資者相繼參股以及接下來次級債發行,深發展的資本充足率有可能達標。

  新橋入主一年多來,“深發展已經發生了很大變化,包括積極改善公司治理結構,調整業務發展戰略,確定了以貿易融資為公司業務主要方向,并注重提高零售業務的比重。這些措施都增加了盈利能力和穩定性。”深發展高層說。

  機構投資者也認同這一點。中信證券有關人士認為,深發展一年以來的變化很積極,要比他們預期的好。鵬華基金公司副總經理殷克勝稱,深發展有一個向好的趨勢,資產質量有很大的改善,而對價高低是另外的事情。

  調整股改方案

  也許是基于發展的理由,6月9日,在公布了股改方案的10天之后,深發展對該方案進行重要調整,派發特別紅利的價格區間上下限分別降低了2元,使得價格區間縮窄到7.25元至8.75元。

  此前的6月6日,深發展副行長劉寶瑞就向本報表示,股改方案不是說不可以調整,但是在現實情況下,調整的空間不會太大。

  5月29日,深發展董事會公告了股改方案,令眾多流通股股東感到意外和難以接受。

  南方基金投資總監王宏遠向本報表示:“我們會合情合理地維護投資者權益。”其他幾家持股較大基金公司的基金經理也表示了同樣看法。他們認為,深發展股改方案的誠意不夠,如果方案不修改,很可能被流通股東否決。

  深發展的高層向本報稱,新橋也有自己的苦衷。與其它上市銀行不同,深發展流通股股東占到了72.43%,非流通股股東只有27.57%,其中新橋持有17.89%,與其他上市銀行情況相反。如果與其它上市銀行同樣的補償水平,深發展非流通股股東的補償壓力將要大出至少4-5倍。

  此外,由于新橋并不是深發展的原始股東,并不像其他上市銀行的非流通股股東那樣以很低價格入股。并且新橋承諾,在五年之內不會售出深發展的股權。“在至少未來三年多的時間里,新橋和深發展是拴在一根線上的螞蚱”,深發展的一位人士稱。

  生死關頭

  新橋的讓步,緣于深發展已到了危急關頭。快速完成股改以爭取時間實現資本充足率達標,已經成為第一要務。

  今年3月底,深發展的資本充足率為3.83%,而

銀監會的最低監管要求為8%。按銀監會規定,2007年1月1日是商業銀行資本充足率達到8%的最后期限。屆時如果不能達標,銀監會可以要求銀行限制資產增速;降低風險資產規模;限制分配紅利和其他收入;嚴格審批或限制銀行增設新機構、開辦新業務等等。對資本嚴重不足的銀行,銀監會甚至可以依法對其實行接管或者促成機構重組,直至予以撤銷。留給深發展解決問題的時間已經不多了。

  在新橋入主后,深發展的經營狀況有所改觀,2005年的凈利潤是3.52億元,今年1季度是2.21億元。但通過利潤轉增資本來實現達標顯然遠水解不了近渴。

  事實上,深發展的補充資本方式只有新的資本注入這一條路,而橫亙在這條路上的最大障礙就是

股權分置改革——
證監會
規定,上市公司在完成股改之前不能進行股權變更。

  用深發展董事長法蘭克#zhPoint#紐曼的話講,深發展如果是一輛開向未來成功之巔的列車,股改就是目前最難爬的一個山頭。

  深發展必須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股改,從而盡快引入新的投資者、發行次級債,趕在今年年底之前完成資本充足率達標。否則的話,深發展將面臨可怕的局面。“退市也是有可能的”,一位銀行業界人士表示。

  從某種程度上講,深發展現在是和時間競爭,因為監管機構對于新的投資者、特別是境外投資者的參股進行審批,以及對次級債發行進行審批,都需要一定時間,并且這些環節都必須環環相扣,不能同步進行。如果在股改上耽擱了時間,那么深發展在今年年底之前很可能完不成這些步驟。屆時,無論是業務限制等常規措施還是接管重組等極端措施,都將對深發展造成致命打擊。或許,那將會是一個多輸的格局,這會是各方都愿看到的?

  來源:經濟觀察報網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