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證券 > 正文
 

雙匯與春都殊途同歸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5月04日 17:26 《英才》

  兩個河南的“過時”明星企業都在2006年3月,尋求新的發展之路。

  文·本刊記者 戴璐

  他們都來自河南,都以做火腿腸聞名,都在謀求轉型之路,然而際遇卻判若云泥。

  2006年3月,上市公司雙匯發展(000895) 與ST春都(000885)各傳出一條新聞。雙匯一方,是公司大股東雙匯集團準備將國有產權整體出讓,并到北京產權交易所公開競價。而尚未脫離困境的ST春都仍在積極尋找重組方,并一度盛傳準備引入水泥類業務。

  看來,這兩個河南的明星企業都在2006年3月,尋求新的發展之路。

  相比之下,雙匯集團的整體出讓計劃是在謀求發展中的新機遇。據披露,2005年,集團總資產近70億元,而銷售收入更是摸高到201億元。旗下上市公司雙匯發展的增長勢頭同樣強勁。據公開資料,雙匯發展2005年主營業務收入134.6億,同比增長33.85%,而凈利潤近三年復合增長率達到22%,這樣的業績足以表明雙匯的盈利能力和增長能力。

  一個業績如此優秀的國企,為何要被當地政府賣掉呢?

  事實上,從今年1月以來,市場上就已傳言紛紛,但是雙匯高層很快讓上市公司發布公告,駁斥雙匯集團要出售的言論。當地政府為何寧肯自食其言,也要在新一年的前兩個月內保護住這條消息呢?

  “通常而言,這樣做很可能會有利于提前知情的買家。”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分析師說。

  在雙匯集團對受讓方要求的條件里,有一條是必須要保證上市公司雙匯發展的股改,這意味著收購方要盡快提交有關雙匯發展的股改方案。

  北京

證券的一位研究員認為,從當地政府的角度看,一面解決國企改制,一面解決旗下上市公司股改,可謂一舉兩得,但是,在兩個月前還是“傳言”的情況下,兩個月后要同時提供雙匯發展的股改方案,恐怕對有準備的收購方,將是更有利的。

  或許有人說,雙匯業績增長穩健,為何還缺錢似的賣掉自己?

  據報道,雙匯在國內的主要對手——雨潤集團已經成功地從香港

資本市場融得20多億港幣的資金。財大氣粗之后,雨潤集團在產業內的每一步舉動,都將是重量級的,也有可能給雙匯的市場份額帶來威脅。

  而受到競爭對手刺激的另一面是,雙匯集團也在積極探索轉型之路,據披露2005年雙匯集團,已成為全球最大的PVDC薄膜生產基地,2006年雙匯還要進軍醫藥,這些無疑都需要資金的支撐。

  在這場捍衛市場地位與圖謀轉型的探索之路上,對于雙匯的高管和當地政府而言,最大的挑戰就是如何用好資本,如何既拿到錢,又避免新的資本意志變成集團發展的絆腳石。

  在這一點上,春都的教訓是深刻的。

  早在1994年春都集團就開始了吸引外資之路,遺憾的是,事與愿違,這場輝煌一時的合資,不到四年就已雙方失和,最終合作破裂,春都以集團的名義收回了外資的股權,由此也背上了沉重的償還外資包袱。

  到了2003年負債累累、占用上市公司巨額資金的春都集團不得不將春都股份的股權轉讓給民營大股東。然而,2004年劉海峰被捕事件再一次讓上市公司春都股份失去了重生的機會。

  2005年6月,劉海峰所持春都股權,因為債務糾紛而被拍賣,河南省建設投資總公司自動成為最大股東。分析師認為,由于該公司屬于政策型公司,日后主要還是為春都尋找新的重組方,由此春都又回到了該向哪里走的十字路口。

  有媒體報道,雙匯有意進入春都,這種猜測得到了很多評論家的認可,因為無論從產業整合還是區域關系的角度來看,雙匯入主,對春都和當地政府并無不利。

  但是,春都從當年的老大哥淪落到今天,留給世人太多的警醒。對雙匯而言,在進一步擴張產能、吸引資金的道路上,同樣潛藏著春都那樣的雷區,前車之鑒是否被雙匯的管理層足夠重視,恐怕也左右著雙匯的命運。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 相關網頁共約387,000篇。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