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ST托普不是民企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4月17日 02:05 第一財經日報 | |||||||||
張昌輝 ST托普(資訊 行情 論壇)因欠款不還,日前被四川省自貢市國資委告上法庭。于是有媒體大加贊揚,稱其為“難得的第一次”。 但以筆者之見,自貢市國資委的這一行動并無多少新意與深意可言,因為ST托普是一
不過,假如ST托普是一家由國資委控股的國企,而不是民企,則此舉也許就有了一些象征意味,因為它可能預示著某種體制已開始尋求突圍或自救了。 中國有句民諺叫“親兄弟明算賬”。一般人可能只關注其較真的一面,而忽視其利益明晰與親情增進良性互動的一面。其實,只有分清彼此的經濟關系,兄弟之間的親情才會歷久彌新。 而國資委與其屬下國企的關系與此神似。目前受到推崇的新加坡國資運行的淡馬錫模式,說白了就是這種“親兄弟明算賬”式的制度安排。大型國企上海儀電集團董事長張林儉用五個字概括淡馬錫模式的核心秘笈:“市場化運作”。可謂一語點破。 所謂的“市場化運作”,就是新加坡財政部與其投資的屬下公司及公司之間,一切資源的配置與交換都遵循市場化原則進行。也許正因為如此,國有企業通常難逃低效和虧損的命運,在新加坡淡馬錫集團被顛覆和改寫了。 可見淡馬錫模式的確是個好東西。但也有人說,淡馬錫模式在中國行不通,因為中國的法治和誠信環境尚未完善,經理人市場也不成熟,等等。 但在筆者看來,根本原因恐怕還不在這里。因為,一旦真的按淡馬錫模式運作,則必將演繹出這樣的圖景:國資委下的國企經營的優劣會立顯,其經營者能力的高下會充分暴露,與此同時,政府對大型國企的調控也可能難以插手。所以,從地方政府官員的角度看,他們中的不少人肯定對用得順手的行政配置資源方式會情有獨鐘,而不喜歡推行淡馬錫模式,這不僅是一種思維慣勢,多少也是一些包藏“私心”之人對既得利益的維護。 而繼續維持行政手段配置資源,最容易混淆政策性與市場性風險損失的邊界,同時也就混淆了政府決策與企業決策風險損失的邊界。如此,不僅損失責任難以界定,也使得某些制度安排無法落地,考評獎懲無法操作,隨之而來的是,企業優勝劣汰無法實現。 所以,盡管人們早就期待著國資委能真正推行“市場化運作”,但千呼萬喚之后,就是不見“佳人”登臺,個中的深層原因也就明晰可見了。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