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華書店借殼華聯超市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4月16日 15:27 21世紀經濟報道 | |||||||||
本報記者 李明偉 實習記者 支維墉 上海報道 4月14日,滬市上市公司華聯超市(資訊 行情 論壇)(600825.SH)開盤后一路高走,最終以7.25元報收,接近漲停板。這個價位已然是2005年11月1日股價最低時(3.36元)的2倍以上。
“一家銷售下滑、利潤大幅下降的企業怎么可能這樣不停地漲呢?”證券界認為,市場真正追捧的是日益甚傳的“華聯超市私有化”的傳言,而私有化之后,殼資源將被注入上海新華發行集團(下稱“上海新華”)的資產。 上海新華書店將借殼華聯超市上市的說法,早在3個月之前就已經在投資界不脛而走,現在,這個消息正在被證實。4月13日,百聯集團一位高管告訴本報記者,華聯超市賣殼給上海新華已經基本確定,有關方案已經上報到中央相關部門待批,如無特殊情況,預計在兩個月之內就會進入實質操作。 4月11日,上海新華總裁李權接受記者詢問時不置可否,僅表示:“有關上市的事情不方便透露任何信息! 據介紹,目前正在為上市申請的出版發行集團共有三家,除了上海新華外,還有遼寧出版集團和四川新華發行集團,其中四川新華發行集團的A股上市計劃已經獲得了有關部門的批準。 借殼上市的未來空間 借殼上市是上海新華走的資本捷徑。3月下旬,上海新華以一個禮拜的時間進行了審計,迅速完成了資產評估,接下來就是如何操作買殼了。 據一位證券界的知情人士介紹,華聯超市殼資源的初定售價約在0.20元每股,以華聯超市總股本2.6億股計算,上海新華借殼的代價預計在5000萬元左右,“現在殼資源也差不多就這個價了”。 按照上述百聯集團高管的說法,具體的借殼流程將大致如下:上海新華先將商定的購殼款付給華聯超市的大股東上海百聯股份(資訊 行情 論壇)有限公司,百聯股份出資買下華聯超市的資產(也即實現華聯超市資產的“私有化”),隨后,剩下的殼資源和貨幣資產以及上海新華的資產都注入新的上市公司,由此實現上海新華的整體借殼上市。 “這個方案不一定就是最終方案。”該高管表示,由于上述交易涉及到華聯超市和百聯股份兩個上市公司,最后都必須獲得流通股東的表決通過,“關鍵還是在對價上”。因此即使政府和大股東都順利通過了該方案,最終能否操作成功依然存在變數。 “新華書店的上市和華聯超市的退市是一件事情的兩個方面,這是一個一攬子解決方案,任一方面的失敗都會導致整個方案的流產。”在上海新華積極向各級政府部門爭取時,百聯集團也需要向百聯股份和華聯超市的機構投資者去做說服工作,而當前華聯超市二級市場的強勁表現,正在將百聯方面引入兩難境地:市場看好重組固然是好事,但過高的股價也將使百聯付出高昂的代價。 “以上海新華發行集團的盤子來看,現在的股價的確顯得高了。”中信證券(資訊 行情 論壇)一位資深分析師認為,2005年上海新華的銷售總額是11.85億元,凈利潤是5300萬元,以20倍市盈率計算,其總盤子應該在10億元左右,分攤到2.6億股,其合理價位應當在每股4元左右。 但是也有觀點認為,不能靜態看待上海新華的未來空間,因為當前正值新一輪深化文化體制改革,上海新華正在成為國家重點扶持的對象之一。 華聯超市無奈退市 與出版發行行業剛剛邁出市場化步伐的意氣風發不同,華聯超市已是零售市場和資本市場的沙場老兵了。早在上個世紀90年代,華聯超市就開始了股份制改造,開始了上市等資本運作,也于這個世紀前幾年經歷了行業的大并購重組。2003年,華聯超市大股東華聯商廈(資訊 行情 論壇)所在的華聯集團被合并組成了中國最大的百聯集團。由此,這個中國第二大超市的命運變得越來越不可捉摸。 華聯超市的不幸是它所隸屬的百聯集團還有一個更大的連鎖超市——聯華超市(資訊 行情 論壇),這個在上海的街道弄堂一直與華聯超市對著干的同行,于1997年反超了當時位居中國第一的華聯超市,此后就一發不可收地快速擴張,穩穩占據著行業單體第一的位置至今。 百聯集團誕生的一大使命就是“整合”、“消除同業競爭”,同在一個屋檐下的兩大超市終于要走向合并,但是到底是誰整合誰,卻一直懸而未決,整合的困難也使得百聯高層不得不謹慎從事。兩大超市多年來的對手關系使得其企業文化差異甚大,又因為兩大超市在不同的證券市場掛牌,這使得其不同利益的協調十分困難,且其重組還面臨著政策和法規上的障礙。 于是,整合一拖就是3年,華聯超市也褪去了朝氣,經營每況愈下,最終,曾經多年以兩位數高速發展的華聯超市滑入了銷售下降4%、凈利潤狂降44%的地步。相反,聯華超市則繼續以年銷售382.85億元、3786家網點規模連續第9年穩居中國快速消費品連鎖零售企業第一名。 至此,以聯華超市為主導整合兩家超市的意見開始明朗。2005年2月,原聯華超市商品部部長張國宏調任華聯超市總經理,這為后期聯華合并華聯埋下了伏筆。 需要斟酌的是操作合并的技術難題,百聯集團的總體的構想是先實現華聯超市的私有化,然后再以市場方式將其資產注入聯華超市。由此,華聯超市的退市成為必然,只是其殼資源不會再如華聯商廈當初合并進第一百貨(資訊 行情 論壇)時那樣注銷,而是賣出去謀求殘值收益。 深化行業體制改革 事實上,上海新華的資本運營計劃,因其“空降總裁”李權的到來而突然加速。 李權,36歲,一位儒雅的職業經理人,曾任海爾集團下屬歐海家居營運總監,2005年4月上任上海新華總裁時曾引來一片“轟動”:他是中國圖書出版行業第一個通過全球競聘方式引進的系統外人才。 到任兩個月后,李給上海新華定下了未來5年目標:把上海新華打造成為具備物流、商流、資金流運作能力,具備國際市場操作能力、產融并舉、行業領頭雁的百億級集團公司。李很清楚他被委以重任的使命,那就是要把這個從延安窯洞時期就誕生的老企業真正帶向市場化,做強做大,以應對即將到來的國際化競爭。 實際上,在李權到來之前,這項工作已經啟動。 2004年12月,上海新華通過掛牌方式轉讓集團49%的股權,上海綠地集團以3.48億元價格中標,成為上海新華的大股東。至此,中國第一家混合所有制的發行集團誕生,總資產達12億元,旗下擁有30多家新華書店、上海書城、東方書城、新華書店發行所、音樂和教材書店等連鎖品牌。 這些工作為李權到來后的施展拳腳打好了基礎。李權給上海新華設定了三步走目標:第一步是擴大在上海市場的絕對領先地位,目前上海新華在上海的市場占有率為55%,李權的目標是做到75%~80%;第二步是成為國內同行的領頭雁,市場占有率達到10%,也即年銷售達到100億元;第三步是走向世界。 為實現這些目標,上海新華專門成立了資產運作部,對國內同行分頭調研,跟這些同行的實質性接觸也已經展開。據李權預計,今年將至少會有兩項單項規模在5億元以上的收購;未來3年,上海新華將收購7~8家外省的發行集團,從而一舉做大。 上海新華的一系列動作,正契合了國家推動文化體制改革的步伐。 今年1月初,中共中央、國務院正式發出《意見》,提出了多項指導方針,包括“要大力提高文化產業規模化、集約化、專業化水平。培育和建設一批出版、電子音像、影視和動漫制作、演藝、會展、文化產品分銷等產業基地”;“重點培育發展一批實力雄厚、具有較強競爭力和影響力的大型文化企業和企業集團,支持和鼓勵大型國有文化企業和企業集團實行跨地區、跨行業兼并重組,鼓勵同一地區的媒體下屬經營性公司之間互相參股”;“要大力推進文化領域所有制結構調整,堅持以公有制為主體,鼓勵和支持非公有資本以多種形式進入政策許可的文化產業領域,逐步形成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共同發展的文化產業格局”等。 根據加入WTO的承諾,2006年是我國出版分銷行業全面放開的最后一年,深化體制改革以應對入世,正在成為出版發行行業的重中之重。 “全國有30多家省級出版發行集團,按照中央打造3~5家發行巨子的計劃,跨地域兼并整合勢在必然!币晃恍袠I人士說。 “未來3~5年內國內出版發行行業將完成大洗牌!崩顧嗤瑯尤绱苏J為,主管部門希望打造3~5家發行巨子,“就是要在與狼共舞前先把自己也變成狼,甚至是頭狼”。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