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技術反貿易壁壘 長虹電池打贏跨國官司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2月09日 16:59 新浪財經 | |||||||||
新浪財經訊 1月7日,長虹以及南孚、雙鹿等7家中國電池企業打贏了美國勁量控股和Eveready電池公司的“337調查”案件,訴訟方所謂的“無汞堿性電池專利權”被判為無效專利,長達三年的“337調查”案件終于有了結果,中國企業取得了勝利。 案由:以侵權為由調查中國電池
2003年4月28日,美國勁量控股和Ev-eready電池公司就根據美國關稅法第337條款,以侵犯其無汞堿性電池生產技術專利權為由,向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ITC)起訴中國福建南孚、寧波雙鹿、四川長虹(資訊 行情 論壇)等7家電池生產廠商,要求展開“337調查”。 在接到訴訟后,中國電池協會組織相關企業分別對本國和對方產品的技術層面進行研究,然后聘請經驗豐富的美國霍金豪森律師事務所的律師做辯護。經過長達3年的調查審理,ITC和美國聯邦巡回法院最終一致宣判,所謂的無汞堿性電池專利屬無效專利,中國“長虹”等7家應訴企業不構成侵權。 經驗:靠技術來反貿易壁壘 事實上,“337”條款現在已經成為美國企業阻止競爭對手的商品進入美國市場的最省錢、最省時的法律途徑,而中國企業是其最主要的受害者之一。在去年發起的29件“337調查”中,涉及中國內地企業的就有8起。省商務廳公平處表示,除了長虹外,升達也曾經受到“337調查”。 長虹集團電池公司總經理郭龍說,制作無汞堿性電池已是全球環境保護的一種需求,是技術進步的一種體現,根本不存在侵權。以后中國企業還會遇到各種各樣的貿易壁壘,最終還是要靠提高技術來避免不必要的損失。 “我們贏得了美國‘337調查’中最大的一次勝利!”1月7日,長虹公司法務部知識產權處處長代德健表示,長虹與南孚、中銀(寧波)、雙鹿等7家電池企業應訴美國勁量電池起訴的侵害其專利權的案件,歷時3年,經過兩次結論迥異的裁決,最終認定中國電池企業在無汞堿性電池領域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官司以中國電池企業集體勝訴而告終。 我國是電池生產大國,7家應訴企業產量占國內總產量的一半。中方勝訴的最終裁決,為中國電池進入美國市場徹底掃清障礙。 代德健說:“打贏這場官司,對目前飽受技術貿易壁壘之苦的中國企業來說,是一個極大的鼓舞。事實證明,中國企業完全可以通過自主創新擁有核心技術,同樣可以贏得國際認可! 多年以來,長虹就把自主創新放到戰略高度。通過實施技術創新戰略,長虹造就三大核心技術能力:以虹微公司為主體的嵌入式軟件開發能力;以長虹國家級技術中心為主體的集成電路開發能力;以長虹工業設計中心為主體的工業設計能力。2005年,公司研發投入超過億元。長虹企業技術中心申報國家、省、市級技術創新項目23項。公司首次設立知識產權部門,則成為其走自主創新之路的標志性事件。 企業的經營效益最有說服力:2005年,長虹電視的年銷售比2004年增長達35%,其中投影電視居全國市場第一,市場份額達到19%以上;平板電視較2004年增長266倍,躍居全國三甲;長虹空調、電池、通訊、數碼產品市場份額均大幅攀升。 “新一年,我們希望自有知識產權有更多質的提升。”代德健表示,2005年長虹新申請專利已排在全省第二位, 2006年, 發明專利比例將力爭提高到1/3。這意味著長虹將在創新型發展的道路上走得更遠。 背景介紹:“337條款”,最初是出現在美國1930年關稅法第“337”節中,現規定為“進口行為若存在不正當競爭,且對美國國內相關產業造成實質性損害,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可根據美國國內企業的申請進行調查”!337”調查主要涉及專利類的糾紛,后果并非只是交納專利費等那么簡單,有可能影響到所有被告企業產品對美出口和銷售,甚至還會牽連到該國所有同類企業。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