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藥私募減速:靜等華源定局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1月12日 17:06 21世紀經濟報道 | |||||||||
見習記者 沈瑋 上海報道 “原本應該可以看到結果了,可走了兩三年沒想到是這樣一個局面,上上下下的信心都受到了影響。” 時間進入2006年后,上海醫藥(資訊 行情 論壇)集團(以下簡稱上藥)一位
擁有上藥40%股權的華源集團財務危機浮出水面,國資委出面主導重組,此事被認為是上藥私募受挫的直接原因。事實上,如果按照華源集團董事長周玉成的部署,上藥私募如期在2005年下旬完成,引發華源財務危機的“9#zhPoint#16銀行逼債”事件或許就不會上演。 但是,在和危機賽跑的過程中,周玉成慢了半拍。 上藥私募解華源之渴 上藥私募本是周玉成用心良苦布下的棋局。 周玉成為上藥勾勒的藍圖中,作為華源上市計劃的第一步,上藥于2005年下旬完成私募,并于2005年底完成股改,2006年7月整合完畢后赴香港上市。隨后,華源集團也將整體在香港聯交所上市。 華源1992年成立之初注冊資本金僅1.4億元,之后股東也沒有追加過投資。13年來,華源集團高度依賴銀行貸款的支撐,南吞上藥,北攬北藥,持續不斷地并購使其負債水平已經高達80%。擴充資本金、改變股本結構,成為華源當務之急。 “華源的危機主要在短債長投。”一位熟悉華源集團的人士表示,華源的擴張資金主要來自銀行借貸,一旦投資項目的回報趕不上銀行的還款期限,資金周轉必然出現問題。 事實上,面對華源集團資本金不足和負債過高的現實,周玉成一直在積極尋求解決方案,而上藥的私募正是他為化解華源危機而搶先布下的一顆棋子。 依據海外財團對上藥的評估,上藥計劃用以私募的16%—23%股權的價值已經在20億-25億元之間。這意味著,當初華源以11億元收購的40%上藥股份目前已經升值到40億元左右。而一旦私募落實,這筆資金將直接舒緩華源繃緊的資金鏈。 另一方面,按照上藥的預想,新引進的戰略投資者都“非常有國際號召力”,一旦引入,上藥既擁有了一個“好的概念”,也優化了現有的股權結構,對IPO的發行價有較大幫助。 上藥內部人士表示,華源方面非常支持上藥的私募計劃,上藥主持私募事宜的副總徐國雄正是由華源派駐的。 但是,上藥的私募并未順利地按照時間表推進。2005年9月16日以后,華源資金周轉出現困難、銀行逼債上門,這顆周玉成布下的棋子,其功用面臨考驗。 上藥內部人士告訴記者,上藥完成審計的時間比預想慢了一些,“原本預計普華永道能夠在2005年完成審計的”。 一位參與審計的人士告訴記者,在進行審計的過程中,上藥遭遇到了很多大型國企都會遇到的問題:盤子太大,難以理清。“按照國有企業的老做法,不良資產在打包以后掛著,既不核銷也從不去動,這塊最難弄。” 上藥內部人士透露,在2005年9月16日華源生變、國資委介入之前,上藥的私募計劃已經進行得差不多了,“可以說已經走到七八成的樣子了吧,本來大概推遲半年左右就可以做完”。 “9#zhPoint#16事件”之后,華源危機全面爆發,并在國資委的主導下進行重組,而其重組的迷局,也給進程過半的上藥私募蒙上了一層陰影。 私募仍在進行 “我只能告訴你,(私募)這個事的方向還是沒有改變的,總體上還是在往前走。和各家戰略投資者也都還在接觸過程中,如果快的話,今年上半年就可以有初步結果。”近日,上藥方面的人士稱,高盛、花旗、凱雷、淡馬錫和CVC(歐洲最大的私人股本投資集團)都先后與上藥有過接觸,但是目前還沒有到“可以披露的程度”。這也是上藥官方首次對坊間“私募已經暫停”的說法給予回應。 上藥內部人士表示,私募的本質就是股東之間的協議,因此整個過程都是上藥的股東在談判,管理層并無多大發言權。目前華源的重組事宜對上藥的影響雖然不是非常直接,但是“的確無時無刻不感覺得到”。 上藥方面也承認,目前關于私募的工作還在照常進行,但是在華源重組形勢明朗之前難有大的突破。 事實上,如果華源繼續在國資委的主導下進行重組,新加入的股東,無論是誠通,抑或是通用,甚至是突然闖進的第三方,都將對周玉成的決策產生“非常強烈的影響”。 這種說法也得到了華源一位高層的認同。他表示,重組后,人員的變數不大,但國資委影響之下的股東進來以后,上藥接下去的發展思路也許也會受到影響。 值得一提的是,擁有上藥另外60%股權的華誼和上工投均是上海國資委的控股企業。在上藥的發展上,將生物醫藥列入主業之一的上海市政府不會坐視不管。 但華源內部的人士卻表示,作為華源旗下的一塊優質資產,華源不到最后關頭應該不會放棄上藥。而且,在中央國資委介入此事之后,上海國資委的發言權已經被削弱到最低。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